王珊
【摘要】 变“教学”为“为学”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是相对于传统“为数学而教”的课堂提出的. 本文基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小学数学要从‘教学”向‘为学转变的主张,认为,只有实现小学数学从“教学”向“为学”的华丽转变,才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培养会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引导学生高效地向着数学学习的目标前行.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为学;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普遍追求. 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常会不自觉地站在数学的立场上,陷入“为数学而教”的观念和行为之中,致使无法真正发挥数学的认知价值和育人价值.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向“为学”转变,摆正课堂师生位置,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实现从低效课堂向高效课堂的华丽转变.
一、“教学”向“为学”转变的本质内涵
小学数学从“教学”向“为学”转变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师生角色转变和小学生知识构建方式的转变.
(一)师生角色转变
小学数学从“教学”向“为学”转变首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课堂中心中走出来,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教师角色要重新定位,要围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学习伙伴等;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觉地参与数学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二)知识构建转变
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 小学数学从“教学”向“为学”转变,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将知识转化为数学技能. 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通过数学学习体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会学习.
二、“教学”向“为学”转变的教学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向“为学”转变的基本模式
“教学”向“为学”转变的模式主要包括七个基本环节:自主预学-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质疑释疑-拓展变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进行自主预学,完成知识的初步构建;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与释疑,在学习体验中,完成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最后针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向“为学”转变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向“为学”转变需要教师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下面以苏教版“认识负数一”为例,简述“教学”向“为学”的实践探索.
(一)自主预学
自主预学不同于学生的预习,它具有更强的目的性. 学生自主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尚未形成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学”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 “认识负数一”的学习目标设计为:
(1)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预学,能够把握正负数的表达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 在学生自主预学时,教师要发挥“为学”作用,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例如借助教材进行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材示例把握基本概念,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在教材上做好标记;发挥教材后面练习的作用,在自主预学教材基础上尝试完成课后练习内容;要善于借助网络平台,搜集学习资源等. 通过预学,学生形成初步学习成果,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二)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教师要将创设学习情境作为“为学”的重要任务,创设好导入情境与问题情境,紧紧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使小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开动思维.
教师首先通过一个课前游戏创设情境: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一句相反的话. 帮助小学生架构起知识的桥梁;再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三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用温度计的形式显示)大家想不想了解?(投影)
(三)问题引领
在问题情境生成后,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为载体,调动小学生自主预学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问题设计,问题设计要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将教学目标渗透在问题中,形成问题串,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挥问题载体作用,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出示图片1: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
师: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2: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
师: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3: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师:和南京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通过问题引导,一方面引导小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为小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小学生自主预学的兴趣;一方面又以问题推动课堂学习活动,使小学生学习体验不断深入.
(四)合作学习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构建,帮助小学生形成负数的一些基本认知.
师:我们了解了这三个城市的气温情况,那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开展小组学习,明确正负数的读写法:规定零上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或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记作-4摄氏度;“+4”读作正四,在写的时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个“+”(正号),“+4”也可以写成4. “-4”读作负四,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4.
(五)成果展示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小学生用正负数读、写三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完成从理性再到感性的认识. 学生展示成果的过程直接关系着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在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为学”的作用,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的表现,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弥补小学生知识上的不足,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
(六)质疑释疑
质疑与释疑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释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与释疑过程中,掌握学习的重点,有效突破学习的难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生质疑与释疑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堂观察,看一看课堂的教学难点有没有体现出来,教学难点有没有得到突破. 如果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没有达到预期,教师要发挥好“为学”作用,进行深入的引导. 例如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并由此延伸开去,向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延伸,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
(七)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主提出问题,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突出教学重点,全面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学习平台的作用,例如计算机、移动手机等,打造个性化的拓展延伸,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教师从“教学”向“为学”转变的重点在于努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教师“为学”的价值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程. 教师只有树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学目标,实现从“教学”向“为学”的转变,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培养会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者,引导学生高效地向着数学学习的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沈建国.为学而教:探析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9).
[2]罗强.数学教学要坚持“为学而教”[J].中学数学月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