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彤 刘润进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何依据国情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杰出人才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之一。笔者从破除惯性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德育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创新能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师教育,改善教师地位;等等五个方面讨论了培养大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理念;培养质量;教师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25-03
研究表明,当今的“教育”起源于远古时代如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祭祀占卜活动,文化教育与巫术和祭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教育一开始就具有神秘性和下层性,不是专属上流社会的。有西方学者认为最初的“教育”或学校是培训享有特权的少数人或富家子弟如何休闲娱乐的场所。这与我国古代教育一直是对平民开放是不同的。历史证明,我国的学校教育为世界学校教育、为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富有想象力”的教育思想等国外的“先进经验”不过是我国古代就已倡导和实施的“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吾师”的理念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思想等被发展后又引进我国的。
当今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非我国专有。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也均在研究当今教育界存在的根本问题,探索改革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也都在期盼培养出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1]。不容置否,我们都知道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师一味灌输学业知识、学生被迫被动接受;只教书不育人,甚至认为教育就是课堂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教师也知道应该采用诱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等等。但部分教师很多情况是停留在口頭上和主观意愿上,具体方法上并未做到,或做的还很不够。那么,如何依据我国国情进行改革,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杰出专业人才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破除惯性思想,转变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学校就应该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去循规蹈矩学习。形成了以长者言传身教、幼者学习模仿的因循守旧的教育理念。这种习以为常惯性思想的错觉正是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之所在。我们祖先最早创立的教育即是学习,学习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教育的伟大理念。无独有偶,英语“learn”一词不仅有学习之意,也有“教”(育)之意,而“教育”本身也包含学习之意。“活到老学到老”是多么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因此,我们应随时清除头脑中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实现从教育为主向学习为主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与“教师”的概念将成为过去,而分别被“学习者”和“助学者”所代替。即事实上人人都是学习者!作为学校里的助学者的“教师”,更应该天天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助学者的职责和义务。全社会人人都要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工作中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构建学习共同体,树立人人学习和学会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形成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德育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要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理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状态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从精神浮躁到思想迷茫,从私利欲望到贪图享乐,都是不思进取、自私自利与中华民族富有以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追求梦想的精神基因是格格不入的。“中国梦”震撼起人们的精气神、铸就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做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首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其次,是具备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德育的奠基性、长期性和一贯性的内容。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关于道德教育我国各地各类学校已具有很多贴合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收效大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成功经验,在解决独生子女道德教育问题,遏制和防控校园暴力问题,提高学生品格修养、道德理念、诚信友爱等方面均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普遍不够重视德育,往往拘泥于形式和几门课程;教师缺乏自觉的德育习惯;学校与社会和家庭尚未构建有效的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让社会力量和资源协助德育教育。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各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如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应制度化地组织专门的德育活动,根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以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修养的作用。其次,广大一线助学者结合本人所承担学科与课程教育特点,发掘德育因素,将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有机渗透到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等各个环节;充分结合专业技术与职业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再次,学校各职能和服务部门的工作都要体现德育功能,与德育紧密结合,关心学习者发展的需要,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全校员工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感染和激励学生,实现服务育人。
三、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行为受思想的影响,而思想受思维模式的控制。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阶段,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比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更有效地推动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旦社会文明与科技水平进步到一定程度,后者的思维方式就会比前者优越,更有利于创新发展。世界科技史表明在科技积累到一定基础的前提下,“逻辑思维”比“形象思维”更赋予创造创新潜力,更具有发展后劲,更易获得突破。这就是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而进入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落伍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往往按照习惯的、固定的思路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其过程表现为常规性、程序性与僵化性。这一定式思维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抽象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思维定式至今仍制约着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必须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注重运用逻辑思维所具有的动态性、多向性、定量性、逻辑性、抽象性、创造性和预测性,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破除循规蹈矩思想,才能造就新思想。
教育的目标就是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即具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融会贯通能力与创新能力[2]。这同样适用应试教育的目标,这同样有益于各类考试。我国学生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除了与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外,另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就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就一直缺乏思维能力的基础培养与系统训练,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还是仍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堂知识、满足应付考试,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难以符合社会需求。
教育方法、助学者的教育艺术和授课技艺等是影响教育质量、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核心、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则应全面实行“技能化与创新化”教育。即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与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均要全面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我国很多大专院校和学术界在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推广。当前,以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国家和高校开展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另外,可借鉴国外经验,定期召开地区级或国家级大学生学术研讨会,这对于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土壤”、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产出创新成果具有现实意义与科学价值。而且,教学与科研可以构建共生体,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提高创新能力,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战胜自我,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即使在生活困难、条件缺乏、生命不保的恶劣环境下,师生们甚至围坐石头上共同学习,探讨问题,不仅取得了丰硕的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同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和大思想家。然而,在如今和平年代、信息化时代、急功近利的时期,甚至是浮躁麻木的阶段,再加上行政干预、官僚作风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削弱了创新动机与热情。例如,过分依赖SCI收录与引用频次作为创新成果等的评价指标,存在较多弊端,如不利于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和长远发展。应借鉴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等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学术期刊与论文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和勢在必行的。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有效的德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必须有足够的、多元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国家层面、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均要与学校的考试评价体系相配套,相一致;而考试评价体系则应包括创新能力教育的评价体系。从而尽量达到政府、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函数相近。同样,在制定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判断和衡量的标准。在制定德育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考虑到校内德育教育质量、班级德育工作、部门及教师育人质量的考核,还要把家长与社会的评价指标考虑在内。以达到更加科学、民主、全面和系统。
学术界和学校已建立诸多教育质量等评价体系[3]。全国各类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例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内高校开设了“通识课程”。但部分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意识及其“通识课程”的设置存在偏差。开设不同学科的大而全、浅而显的《概论》类课程则难以达到所谓通识教育之目的。“通识教育”的初衷是培养综合素质高、融会贯通的专业人才。通识课程是在数个关键领域内均开设的经过精心挑选、内容深奥、主题专一的一系列课程。旨在通过对经典教材、关键著作及论文原文的阅读学习、课堂讨论、辩论和课程论文写作等学习途径,使学生能对这些精选的材料达到深挖精掘、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掌握该主题的杰出学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体会到凝练智慧与创新思维的愉悦,而不是对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的一知半解,更不是为了淡化专业教育,而恰恰是造就具备创新能力的“融会贯通”之专业人才。
五、加强教师教育,改善教师地位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只有真抓实干,将“教育方法”、“教育质量”和“教师教育”(本文简称“三教问题”)具体改革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我国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健康、阳光与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教育。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这是其一。其二,我国部分教师特别是大专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专业培训,对教育理论、教育规律、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缺乏系统了解,甚至部分教师仍停留在教学就是传输知识的意识阶段,这大大偏离了教育目标。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涉及到语言表达艺术、板书艺术、示范艺术等,只有经常观摩、用心揣摩、继承发展、严谨笃学、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才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其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实施国内外进修培养计划,定期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另外,高校可恢复助教跟班教授上课制度。刚参加工作的各类专业课年轻教师至少经过1~2年的跟班助教锻炼,考核合格才能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而“第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加上近年来学校暴力案件的恶劣影响,对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可谓是“雪上加霜”。只有各级政府把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落实到位,才能激发起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责任感、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
当今全球化对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将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这已然引起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而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必然受到挑战,必将更新重塑。面对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所产生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去为之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只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短期内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Martyn RD. Where will the next Norman Borlaug come from?A U.S. perspective of plant pathology education and research[J]. Plant Protection Sciences,2009,45(4):125-139.
[2]刘润进,翟昆,吴锦淑,朱联勤.培养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实践与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70-74.
[3]刘润进,李长友,李敏.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5,(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