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强
人体艺术起源于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法国,利用古代神话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旨在表现人体本身的美,讴歌了人性的光辉。中国传统美学把神韵气势、意境内涵作为评价艺术境界的最高标准,追求“性灵”的实现。在紫砂艺术异彩纷呈的今天,人体艺术自然被视为是紫砂创新的一个方向。
1 紫砂与人体艺术相结合的历史
以紫砂为载体来表现人体之美历史上不乏先例。历史上早就曾出现直接以人体造型入壶的壶型,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比如“西施壶”和“美人肩壶”。“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言壶之型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美人肩壶”则为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型婀娜多姿、隽秀典雅,若垂柳叶,又似立美人,完美体现出女性窈窕秀美的仪态和风韵。清代初期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写道:“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其中的美人、西子讲的就是两款经典紫砂壶:“美人肩壶”、“西施乳壶”。
从以上两个实例来看,先辈紫砂艺人早就将审美的眼光聚焦在人体之美上,并通过紫砂独特的表现力,将一份独特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着痕迹。面对经典器型,我们不仅丝毫不会有窘迫和不适,反而能够很容易地欣赏到它们所散发出的独特韵味。它们在似与不似、抽象与具象之间达到了一种比较完美的平衡。
近年来,吕尧臣大师的“人体系列”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我自己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曾试图在壶坯上用泥绘描摹出人体之美。但是,长期苦于紫砂壶本身器型与泥绘内容的契合度不够理想,一直未能满意。
2 紫砂 “芙蓉组壶”的创作
对这款紫砂 “芙蓉组壶”(见图1)创新作品的艺术构思,在于既能够适宜表现人体艺术之美,同时又具有浓郁的东方艺术韵味,这既是创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首先要提炼出女性人体的艺术特色,用特有的女性特征表现出人体的曲线之美;其次通过紫砂泥料特有的色彩和质地,以清新淡雅的格调表现出人们所推崇的典雅清逸的文人风采。这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历时近一年,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多次修改,最终的成品基本上达成了最初的设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乳、肥臀代表着一种富足而美好的期冀,属于典型的女性美特征。最终的成品,壶腹呈椭圆形,且左大右小,壶流丰润,把手为倒把,壶钮为珠钮。在正视图中,整体造型呈现为卧姿女体,让人联想到红烛罗帐美人,体态优美,风光旖旎。比较巧妙的是,原本椭圆形的壶腹在左视图中呈现出饱满丰润的乳房形象,而壶流亦为乳房造型。壶体与壶流造型、大小对照成趣,张力十足。壶的底部为圈足,使得整体造型更为端庄沉稳。
其次,泥料的选择上首选段泥,色泽淡雅,也符合中国人的肤色特征。此外,特意选择了目数较细的泥料,以期带给人细腻、光滑的质感。茶壶的成功烧制证明了自己当初的设想是正确的。另外,在配套的杯子、杯托的设计上,杯子根据壶体表现的乳房造型设计,设计出一个“工”字形的杯托,这种杯托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杯子站立的问题,而且造型比较新颖别致,实际制作的效果很好,整套五件作品线条柔和优美,带给人非常愉悦的精神感受。
最后需要处理的一点就是泥绘装饰部分,我选择了双手撑地、身体半裸的女体形象。画面中的人物颔首低眉,神态恬静清雅,双乳半露,肌肤如雪,含蓄而美好。同时画面装饰莲花与书法,整个画面布局疏落有致、清新秀丽,古典气息浓郁。在两个杯子上各画一朵洁白的莲花,或绽放、或含苞,形态清逸、色泽洁白,体现出纤尘不染的脱俗气韵,比较好地起到了烘托陪衬的作用。
这件作品从紫砂壶的造型、泥料到装饰与壶体的契合都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就人体美的主题表现出优美而鲜明的形象,同时也并未丧失传统美学对意境和格调的追求,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这次创作实践,从壶样设计到装饰设计全部由我自己独立完成,既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也比较好地贯彻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3 小 结
人们之所以喜爱人体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借用人体语言来崇拜生命、赞美自然、歌颂青春、讴歌爱情、追求自由,这种创作表现是产生优秀人体艺术作品的内在动因。中西方史前人体艺术并没有多大差别,都具有包括生殖崇拜在内的造型观念,只是因为各自的历史发展,东西方艺术才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渐行渐远。
很多年来,相对于西方千姿百态的人体艺术,中国的人体艺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属于小众,或流于色情,能登大雅之堂者似乎少之又少。这款紫砂 “芙蓉组壶”作品得到业内外很多朋友的喜欢,似乎在告诉我们,大胆构思、勤于动脑,创作出格调清逸、文气高雅的人体艺术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个异彩纷呈的时代,让人体艺术的种子在紫砂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艺术之花,是当代紫砂艺术从业者的一份历史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