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组合电器因其组合性和封闭性使其具有了很多优于传统室外设备的优点,但其容易存在漏气缺陷。本文针对两起GIS疑似漏气缺陷,详细阐述了其分析处理过程,并给出了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组合电器;漏气;故障处理
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GIS)是应用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该装置是将所有间隔内一次电气设备全部封闭在接地金属外壳内,采用一定压力的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因具有优越的开断能力、高度的绝缘可靠性、安装周期短、维护量小、不受污染、烟雾、潮湿的环境影响等优点,在近几年的电网快速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针对我公司龙江变、芦荡变110kV GIS两起疑似漏气缺陷进行剖析,详细阐述了分析处理过程,并给出了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1 龙江变110kV疑似漏气缺陷处理
1.1 缺陷情况
我公司110kV龙江变扩建工程110kV部分采用GIS组合设备,设备为国内某家生产企业生产,生产型号为LWG2-126。2016年4月18日我公司安排进行110kV龙江变扩建工程验收。
验收前已安排对110kV GIS部分法兰部位等7个位置进行了局部包扎。使用定性检漏仪和定量检漏仪分别对龙江变扩建GIS进行了检漏,结果发现有5个位置有稳定报警声及定量信号值超标,存在漏气缺陷。检漏测试结果如上表。
1.2 分析处理
110kV龙江变扩建工程GIS部分2016年1月即组装完成,至4月验收时气室压力表没有发现明显降低,同时使用SF6红外成像检漏仪检漏,也没有发现泄漏点。结合之前的检漏结果,分析疑似漏气原因可能为法兰部位的螺栓腔在GIS组装时存有残留气体,组装完毕后螺栓腔内SF6气体缓慢释放所致,并非GIS气室内的SF6气体泄漏。4月25日对5处疑似漏气的法兰部位进行整改,将法兰处螺栓逐根松出,用肥皂水仔细清洗、擦干、复装。处理完毕后重新包扎检漏,检漏结果合格,处理方法有效。我公司对110kV GIS验收一直坚持局部包扎、定性检漏的方法,从未遇到此类漏气缺陷,此次缺陷处理也丰富了工作人员的现场经验,希望可以为其他单位漏气缺陷处理提供借鉴。
2 芦荡变110kV疑似漏气缺陷处理
2.1缺陷情况
110kV芦荡变GIS设备厂家为国内某厂家,2015年7月21日投运。投运后2015年12月16日、2016年3月23日巡视发现GIS进线套管气室压力表压力降低(额定值为0.5Mpa),进行补气处理。2016年4月27日发现该套管气室压力表漏油,于2016年5月3日对压力表进行更换。
2.2 分析處理
压力表更换前表压指示为0.55Mpa,压力表更换后表压指示为0.65Mpa。新压力表带有合格证,且出厂检验日期为2016年4月6日。套管气室压力过高、超出额定值,放气至0.52Mpa。压力表更换前表压指示为0.55Mpa,而压力表更换后表压指示为0.65Mpa,分析原因应为,该套管气室表压降低原因不是气室漏气,而是该气室压力表存在缺陷、指示不准。两次补气后,气室压力过高导致压力表漏油。
3 防范措施
这两次组合电器缺陷表现为漏气缺陷,但实际上是GIS装配工艺及气室压力表缺陷引起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1)加强与厂家沟通,严格监管,保证工程的安装质量。
2)加强气室压力表校验工作,及时发现缺陷,防止事故的发生。
4 总结
组合电器虽然较传统室外存在很多优势,但其也存在不便与观察、工艺复杂、对工程质量要求高等问题,因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加强员工培训,加强运行中试验等以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这一漏气问题,对其他间隔进行排查整改,确保了设备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处理的应变能力,使得事态未能扩大。不敢想象一颗螺帽错误的安装,给设备安全上和经济上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認识到安装过程中一定按工艺规范要求去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任何差错,保质保量的完成,以保证电气设备在电网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诚良.全封闭SF6组合电器的应用[J].宁夏电力,2009(3).
[2] 宋杲,李伟,宋竹生,等.国网公司系统组合电器运行情况分析[J].高压电器,2009,45(6):78-82.
[3] 王思华.全封闭组合电器结构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电气开关[J].2009年第3期.
[4] 汤铭华.GIS组合电器典型故障分析及改进[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 林梅.500kV变电站GIS故障预防及相应故障分析[J].硅谷,2012,22:125-126.
[6] 郭秉义,葛爱荣.GIS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3,05:101-105+110.
[7] 陈飞.GIS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高强(1982-),男,山东惠民人,工程师,技师,从事变电一次设备检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