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
在体育课上踢足球、做体操、打乒乓球,是学生时代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然而,随着应试教育影响,体育课越来越成为遥远的记忆。部分学校不仅取消体育课,甚至还对学生实行“课间圈养”,严重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将体育升级为主科,考分计入中考成绩,能够提高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客观上起到帮助学生强健体魄、找回失去的童趣的作用。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将体育分数拔得过高,反而可能陷入“应试体育”的窠臼,不仅无助于学生找回乐趣,更无益于身体健康。当下,为让孩子考入“重点高中”,家长都是想尽办法提升其文化课成绩。若体育成绩与文化课成绩同等重要,家长会怎么办?肯定是逼着突击式训练。如此孩子还会喜欢体育课么?
可见,让体育课成主科虽好,但不能让“应试体育”抢了风头。要压住“应试体育”的苗头,首先要放弃“分数杠杆”。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分数就是指挥棒,体育分过高就会撬动体育教育向“应试体育”滑落,让体育课失去强健体魄、放松身心的作用。这显然与提高体育课地位的初衷南辕北辙。因此,体育成主科可以有,但“分数杠杆”要慎用。
可能有人会说,若体育分太低,哪个学校还会重视体育课呢?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从严考,核确保体育的主科地位。比如,明确各年级同学体育的学时数,若不达标,在考核中对学校降档次处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将不合格人数与班主任和学校的考评挂钩;大力招聘和培训优秀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课的锻炼价值和课堂黏性等等。
在国家层面将体育课升级为主科,无疑是应试教育转型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绝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那样注定会让“应试体育”抢了体育教育的风头,不但达不到增强学生体魄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由此可见,摒弃“分数杠杆”,用素质教育的方式确立体育的主科地位,才是加强体育教育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