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彬
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习与实际代数运算并重的学科,教师需要灵活采用高效便捷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数学知识水平. 本文着重探究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帮助教师寻找对策走出误区.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所在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通常以数据计算量大与知识点抽象性高所著称,所以这就给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造成了较大阻碍.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这一困境,可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隐患. 以下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误区,以引起教师的高度注意:
(一)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概念理解不清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理论,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有用的数学学习与方法,从而为他们以后层次更高的数学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可以对其中具体问题进行着重讲解.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教师往往对高中“问题解决”的概念理解不清导致教学误区的出现. 这些教师把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与习题解答混为一谈,使得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发挥不出原有的效果.
(二)不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味地崇拜结果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而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不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接受能力. 同时教师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过程太过粗糙,导致问题解决得不够细致,最终影响了学生的高中数学听课效果.
(三)课堂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具有较高难度的高中数学知识点而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 但是在这其中,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可能会造成学生课堂积极性下降,不利于他们自身的高中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此外,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学生参与度不高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气氛,不利于高效学习课堂气氛的营造.
二、实际策略解决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误区
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运算能力,同时对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起着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实际策略走出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误区.
(一)教师在进行问题解决时注意数学思想的注入
高中数学的问题解决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但是为了避免其与简单的习题解答混为一谈,需要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注入相关的数学思想. 这种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快速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高中数学解题速度. 同时在另一方面这些有用的数学思想作为他们今后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便于其自身数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这一部分的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引入“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不仅避免了问题解决与习题解答混淆的问题,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加快学生解题速度的目的.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一题多解的思想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的问题解决变得更加快捷有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
2.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参与程度
教师过于重视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也是问题解决教学法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一个误区. 在这种形式的问题解决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无法融入课堂并降低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最终不利于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与问题解决效率的提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用实际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步成为课堂问题解决的主导,从而达到高效完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目的. 以下为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供教师进行参考:
例如在学习“集合之间关系与运算”这一部分的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解决,并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解决的主体. 教师向学生设置一道具体的问题探究:已知集合A{0,2,a},集合B{1,4},a为正整数且2 < a < 5,求问集合A∪集合B的值为多少?
教师当学生阅读完成问题之后,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并解决它. 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完善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而且利用自主探究的形式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课堂问题解决效率的目的.
结 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并快速地走出误区,可以采用结合具体数学思想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教学策略,最终把学生整体的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