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05-01
研究生是高校中的一部分,但是研究生普遍年龄为22岁左右,思想更为成熟、独立意识更加突出,传统的“教”和“管”不易被研究生所接受,研究生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成为了制约班级凝聚力建设的不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当代研究生的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如何采用多样、新颖的方式方法来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分析制约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研究生自身特点
1.思想成熟,独立意识强
研究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凡事有自己的见解,遇事知道如何处理。相较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较弱,对老师和班干部的依赖程度较低,对辅导员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上的做法,不会轻易认同接受,有时甚至会有抵触情绪。这些特点降低了他们对班集体热爱程度,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
2.班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
班干部在班级建设和凝聚力增强方面具有核心作用,能有效促进班级凝聚力。而事实上很多研究生阶段班干部仅限于辅助辅导员做好班级日常管理的上传下达工作,对于班级的内部建设、活动开展较少进行主动的工作思考。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已担任过学生干部并且已得到相应锻炼,读研期间继续担任对自己能力提升有限,因此不愿继续。即使少数学生选择继续担任其职,但也是凭着以往经验,工作中不善于思考,热情度不高。另一方面,本科阶段未做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担心在工作中出错而被同学笑话,做起事来缺乏自信,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3.研究生群体构成多元化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报考年龄限制的取消,研究生群体的构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班级成员中,既有应届生也有往届生,并且,无论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读期间结婚、生育已不是稀罕事。既有定向委培生又有全日制学生。既有本校生又有外校生。年龄差距拉大、社会角色变化,生活经历不同,环境熟悉程度不同,势必造成班级成员间的交流障碍,制约班级成员间由同学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化。
(二)研究生教育模式
1.研究生教育以导师为主导,以个体研究为主要方式
研究生教育以导师为主导,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以个体研究为主要方式。这就决定了研究生主要的活动和交际范围局限在实验室或同门之间。同一班级内部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相互的交往、交流并不是很多。因此,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很强,相比之下,班级观念比较淡薄。
2.研究生教育学制短,学生齐聚时间少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为3年或者2年,学生集中在校上课时间一般为1年其余大部分时间为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学生开展实习、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找工作等事项。在这短短的一年齐聚时间里,建设一个团结友爱、追求进步的班集体是一种挑战。
二、提升研究生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学院提高对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重视程度
高校对研究生群的关注度远不如本科生,不利于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学校、学院领导通过走访研究生寝室,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拉近与学生距离,并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学校教育和管理上的改善;参与研究生年级大会、班会、支部生活,面对面的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辅导员精心引导、真诚关心学生
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于研究生的管理,如果单纯采用“管”和“教”的传统模式,学生表面上会认同,但内心或许不接受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辅导员应与研究生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做到真诚、耐心,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三)班级建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
1.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
研一阶段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时期,做好研究生班级初建工作,将会为研究生班级凝聚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开学初可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氛围中互相认识,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让研究生参与到班规制定中,采用以学生为本的內源式管理模式,增强学生对班规的认同度。恰当的应用心理团体辅导方法,将对班级凝聚力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
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关键环节。班级沟通交流方式可以与时俱进的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拉近彼此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学生普遍使用微信、微博,班级的事务性通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送,更有效率,且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3.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辅导员首先应调动有学生干部经历的、有工作能力的研究生担任研究生骨干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勇于承担班级建设的责任;其次,班干部选拔时注重竞选初衷,端正工作态度。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对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研究生进行培训,强调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并且积极引导和鼓励,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4.积极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研究生阶段,一方面应注重学术活动开展,积极开展学术沙龙、读书会、科研讲座等活动,不仅有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增多了研究生熟悉彼此的机会。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文艺晚会、舞蹈比赛、球类比赛等等,竞赛状态下,激发研究生集体荣誉感,同时丰富研究生学习生活。
三、结语
班级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在一个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班级里,大家会齐心协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同时也会不断努力完善自我,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班级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主动性,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增强学生对于归属与认同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