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蔓
摘要:战肃容教授是我国著名东北秧歌二老艺人,现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和大连艺术学院。本文从笔者随战肃容教授的课堂学习视角出发,结合南北方的舞蹈差异和的感受,对课堂教学进行性一定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东北秧歌;课堂教学;南北方;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87-02
2014年9月,笔者很荣幸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王海峰教授学习研究中国民间舞。为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和研究,经导师安排,笔者有幸能够在中国著名的民间舞专家战肃容教授(以下简称战老师)所带的班级中学习和观摩,取得了极为有益的收获与体会。经过一年的学习,使笔者对东北秧歌,这一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的民间舞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通过观摩战老师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这一块有了全新的理解。
笔者从小在南方长大,那里气候温暖、湿润。由于南方地理环境复杂,各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相对隔离,所以民间舞种类较北方地区繁多,就南方汉族民间舞而言主要有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广东英哥等等。表演形式来看,南方民间舞蹈注重舞蹈的体态、注重唱,舞蹈规模小巧和谐,风格上细腻柔美、清新秀丽,表现性较强,多表现秀美内容;而且从伴奏乐器来看,南方一般多用丝弦乐器,而北方则是用鼓的多。这样的话就形成了南方舞蹈纤巧秀丽、形式轻巧的“阴柔优美”的风格。而北方地区则注重舞蹈的技巧,并且舞队规模宏伟庞大,风格简练奔放、鲜明生动,加上惯用鼓乐,所以也就形成了北方“阳刚崇高”的艺术特点。特别是在辽阔的东北地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历史久远,是我国古代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气候寒暑分明,山河壮丽,生活在这里的人受山川气候的熏陶,性格勇敢粗旷,乐观好动。有资料显示,上个世纪50年代来到这里的人民,多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等劳动,他们受到大自然和劳动生活的陶冶,形成了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由于这样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就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旷的审美情趣。那么由于南北方地域环境的明显差异,经济类型,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也造就了汉族民间舞在南北地区发展上风格的明显差异。现在笔者跟随战老师所学习的东北大秧歌,是北方秧歌中的主要代表,在东北三省的城乡各地广泛流传。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等农业劳动,也和古代农祭活动有关,一般的民间传统是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广场表演。在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春、夏、秋为农忙季节,冬季为农闲季节,春节、元宵也在这个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办起庙会、秧歌会,可谓是冬季的盛会。而这个时候正是寒冬腊月,冰雪覆盖大地之时,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正因为这样的气候,人们在大广场上跳东北秧歌时,就要求动作上既要幅度大,又要速度快,所以火爆、欢快、泼辣、热烈也就成了东北秧歌最主要的特征。东北秧歌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那表演上的“艮”、“浪”、“俏”、“逗”、“媚”,也概括为“稳中浪、浪中艮、艮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其中最能突出的就是“扭”,强调在舞蹈动作中“扭得活,扭得浪,扭得稳”,这些都成了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无论是上装美丽俏皮,还是下装热情幽默,加上花样繁多的扇子、手绢、花棍和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都再现了东北人民特有的深沉情感,顽强的意志,豪爽的气质和诙谐的性格。
虽然大学四年笔者比较系统的学习过东北秧歌课程,但是由于当时地处南方,根本无法想象在东北这块冻土上,每当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人们举办庙会,在庙会中由艺人们组成秧歌队,踩着高跷,穿着色彩鲜艳的服饰,拿着手绢和扇子,唢呐一吹,大鼓一响,在那白茫茫的雪地里载歌载舞时的欢快热闹的情景。所以能跟战老师学习传统地道的东北秧歌,笔者真的是感到十分的荣幸。
一般情况下,东北秧歌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在中专时期对东北秧歌有过一定的基础学习,但是在大系教材中,依旧要从最基础的基本动律开始学起,从膝盖的屈伸,到上身动律,再到手巾花,最后的步法,战老师都是从单一动作讲起,严格要求和规范。战老师所编排的秧歌组合取材于秧歌中“上装”的表演,所谓“上装”就是梳长辫子的农村大姑娘形象,要求上身略为前倾,在表演时要“媚”要“活”,动作着重在“扭”。因此“上装”的动态美也被形容为“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要求演员必须演得既扎实又活泼,既敏捷又俏皮,还要有朴实得艮劲。基于以上对于“上装”表演的要求,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求学生将人物的个性特点体现在组合的动作之中,所以在上课讲授动作时,一般都是战老师直接做动作示范,讲述动作的来源、动作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和“下装”的“逗场”是怎样的,再让学生们进行模仿,对风格和情感进行表演上的纠正,最后让学生把新教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目的。这也是战老师在课堂教学部分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了,在笔者的印象中战老师从来没有强调过“这是单臂花”,“这是前踢步”等等,从来不会刻板的教授某个动作,都是让同学们通过模仿学习,观察老师在动作中所表达的意味和情感,从而突出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让东北秧歌中风格的意味得到最完整的体现。笔者认为,对于大学课堂特别是艺术类课程而言,这种教学风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学生的学习从刻意和呆板的灌输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逐步去释放艺术的灵性。而直接的模仿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连贯性,让组合看起来不仅流畅还有身体的韵律也带在里面了。如果教学时过度强调几点几点,节奏什么的,学生也很容易在做动作时也往那方面想,从而忽略了身体的韵味。战老师这么做不管是让学生的身体运用也好,或者包括眼神等各方面等能够达到运用自如,而不是刻意和死板的。在组合表演上,则体现出风格性强,流畅性强。笔者课后在和战老师进行讨论时,战老师也强调了:“这种教学法(模仿教学)只适用于大学课堂,在对于低年级的班级(比如中专中刚接触舞蹈教学的小孩)进行教学时必须讲清方位,进行标准化教学,大学教学则可以放宽,大学的课堂教学组合一切从表演和韵律上来考虑,而中专教学则比较讲究规格,大学的教学中要求从规格中透视着风格。所以在给大学学生上课时,也就特别要求学生再进行模仿时注重一种流线型的动作,一种圆性的动作,强调严谨的身体韵律。”
在学习中,笔者还发现战老师还特别注重脚下、膝盖的动作,强调心里的呼吸。在进新动作时,战老师优先进行脚步动作的分析讲解,比如在教授前踢步时,战老师在讲完前踢步“出脚急,落脚稳”的基本要求后,就特别强调在前踢步中如何体现出的女孩特有的细腻、体态和柔情似水的美感,如何体现“稳中浪”等等,上身的动作一般只进行模仿教学或者讲一点手巾花,很少过分强调动作的过程,要求身体对于韵律的掌握和由呼吸来动带动动作的“小份儿”和韵律。经过学习和总结,不难发现战老师之所以脚下动作讲的多,是因为脚下动作最能体现风格特点,最能够带动你的四肢,能够扎实得掌握脚下的动作,对于学习上身动作和掌握身体韵律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小份儿”和韵律则是东北秧歌扭法韵味的体现,只有用自己的身体学下来,才能体会的深,领悟得透。“声由心生”,舞蹈也一样,舞者做出的动作,动作中的韵律,韵律所表达的情感,全是由心而生,所以可见心灵对于舞蹈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也只有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才能从动作将风格完美的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出来的学生是“活的”,风格是浓郁的。还有一件很有特点的事,就是在舞蹈伴乐上,战老师一般选用的都是东北民歌小调。上课有时还采用歌伴舞的方式,将其融入组合之中。这学期在学习片花组合时,就用的是东北民歌《茉莉花》。上课时边唱民歌边跳组合,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和特色,战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东北秧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一学年的观察和学习,可以看出战教授的教学理念有如下值得学习之处: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不做僵死的课堂教学。战老师在上课时能很好的和同学们沟通,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能够很好的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时。这不仅仅是在教授动作,她是在用心灵感染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懂得将身心融入动作之中,让肢体舞出心声。笔者真的很有幸每周跟着战老师学习,后来才知道战老师年龄已接近80了,但是在教学时的一举手、一台头、一眼神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让人回味无穷。一学年很快就度过了,还真是感觉自己充实了不少,不仅仅让笔者学到了丰富的舞蹈语汇、舞蹈技巧,还教会了笔者作为老师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
从战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舞蹈学与教育学双重专业背景,在两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更要有“学生中心主义”的思维理念,时刻怀有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有效沟通,以真实可感的教学感染,实现舞蹈技巧和艺术素养的双重传达。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瑞林,战肃容.东北大秧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1.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