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评述

2016-05-30 10:03宋贝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宋贝

摘 要:本研究概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已有模式,从应用型、实践性角度的素质拓展视角来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基于素质拓展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期探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二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41-01

据统计,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较少,而明确将素质拓展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更少,具体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内容方面

按照国内普通本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统计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般有:1.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包括健康和心理健康概念,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等;2.学会适应,该部分主要包括新生大学生活的适应以及新环境的认知与态度;3.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相处原则,如何面对人际紧张等等;4.学习问题,这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学习压力,以及科学学习方法的传授;5.恋爱问题,该部分主要针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以及如何科学对待两性问题。6.情绪调节问题,这部分强调科学合理的管理情绪,做情绪主任,提升个人情商;7.认识自己,这部分包括对自己的科学认识,也包括对他人的客观评价。除此之外,还有些学者将职业生涯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范畴,比如,黄晶晶(2015)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坚持教学理念落脚于实践环节、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个体性的三项原则;生涯规划教育不仅适应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规划人生,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张文娟,浦玮(2013)认为,大四学生就业压力大,仍然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尤其是应该把择业就业指导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范畴。大四学生以择业求职产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课程设置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就业心理辅导等为重点,带领学生做“价值观拍卖”“职业兴趣探索”“模拟面试”等项目,将学生面临的就业求职压力模拟化,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实训。李围(2015)则认为,应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范畴。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

(二)教学方法

关于教育方法,国内学者提出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剧、脑力激荡、视频教学、理行为训练、心理测验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领悟心理学的知识和应对技能,再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方法。(2015,张天宝等),同时他也引进PBL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进入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除此之外,大部分国内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为主。

(三)课程设置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时设置从6课时到36课时,国内没有统一定论,但是都是理论学习。

二、素质拓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启示

素质拓展活动是舶来品,起源于英国,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被重视。拓展训练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个体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信任,体会合作。通过信任、合作、分享和任务的达成,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个性品质。对拓展训练发展历史和心理过程的分析发现,拓展训练的实质是提高信任与合作水平,促进人们心理的健康成长。Daniel(2010)认为,拓展训练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情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陈欣,姚梦萍(2014)认为,素质拓展可以加强团队精神,提高个人素质,且发现素质拓展可以减少教师的参与,增强了个体的自力更生能力、自我意识和团体的共同发展能力。青少年个人的“自治”能力也有所提高。2012年,詹海都、施玉青、叶秀枝、李鸥等的研究发现,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对缓解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恐怖心理有显著的作用,且操作简单易行,受益范围广,适合在各大高校作为普及性训练推广实施。2015年,张文娟、浦伟发现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构建以环境适应期、问题多发期、情感冲突期、择业求职期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体系。

三、基于素质拓展的二位一体教学模式

综上,目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方面大多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仍然没有摆脱教室对心理学的限制;另一方面,都是理论教育,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最后,素质拓展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各种行为活动,可以更好的为心理学服务,可以将二者结合,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

为此笔者提出“二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设置理论教育学时,教师可在教室内进行的理论讲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方面设置实践学时,教师学生摆脱教室限制,进行实践教学,将心理现象以素质拓展的活动形式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心理理论,更好的为生活所用。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红敏,赵雷,杨君建.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基于内省文本的质性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07:62-65.

[2]徐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创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15-116.

[3]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的改革与创新[J].学园,2015,28:81-82.

[5]赖运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向——基于近五年文献的分析与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7:93-97.

[6]梅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

[7]郭洪芹.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1:138-140.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