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调查

2016-05-30 08:55闵翠翠夏天亚傅艳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调查分析大学生

闵翠翠 夏天亚 傅艳菊

摘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冲击,高校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本文以贵州大学学生为例进行了实证调查,得出相关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的趋势和问题,力求得出解决的办法和创新的模式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端正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调查分析;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73-03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摇篮,肩负着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实现“中国梦”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培养和发展的青年党员的质量关系着党和国家未来的事业是否能顺利进行。从培养到教育整个环节,如何保证发展对象及党员的纯洁是该项事业的重要内容,而如何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意愿与动机的纯洁性更是党员队伍纯洁性的源头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立足以调查贵州大学学生入党动机与意愿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方式开展调研。涵盖文理类学院(经济学院50名大三学生)、理工类学院(电工学院50名大四学生)、“3+1”模式下的通识教育学院(阳明学院:经济类50名新生)、三本学院(明德学院50名新生)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性别来看,男生110人,占57%,女生83人,占43%;从专业类别看,工科92人,占47.7%,文科101人,占52.3%;从政治面貌来看,群众16人,占8.3%,共青团员158人,占61.9%,党员(含预备)19人,占9.8%。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辅助数据处理。由于调查方式集中、及时,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较大程度上能反映贵州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意愿。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第一,被调查对象的入党意愿比较强烈,相当一部分树立了入党的意愿。在193份有效问卷中,明确表示“想入但不强烈”的有52人,占26.9%、“想入”的有60人,占31.1%、“非常想入”的有33人,占17.1%,一共占总量的75.1%。其中入党动机较强及极强的学生占了48.2%,有入党动机但动力不足的学生也占有相当比重。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持有入党动机,但不容乐观的是,入党动机强烈及十分强烈的学生所占比重未达总量的50%,而仅仅有入党意愿,但动力不足的学生占了相当比例,这给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大部分学生表示入党困难。有99人认为“入党比较难”,占51.3%,37人认为“非常难”,占19.2%,两项一共占70.5%。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大了党员发展的考核力度,从发展党员数量控制到发展党员质量要求较之于五年前都有所不同,加大了学生党员准入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数量严格控制,严格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2)加大群众意见考察范围和深度。在广大学生群众中,展开了范围更广的调查。其次,对考察对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跟踪调查和详细摸查,严把生源质量。(3)加大对党课的教育力度。一方面加强党校、分党校的各项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对课时、课程内容既覆盖党课核心内容,又添加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党的新理论。如:贵州大学2015年的党校课程中新增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等重要会议精神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并将该项内容的实施写进学校对学院年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4)增加发展对象的学习环节。如:贵州大学从2015年举办了两期“发展对象培训班”,该培训班对拟发展的准预备党员进行了专项培训。有自学阶段+集中培训阶段。自学阶段由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学生老党员组织发展对象共同重温党的理论知识,该阶段不低于10个学时。集中培训阶段由学校党委成员对全校发展对象进行集中授课。总之,入党难度加大已经深入学生心里。

第三,入党原因方面,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淳朴、端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入党功利化、从众化、外趋化。被调查对象中,有82人认为想入党的原因是“有共产主义信仰”,占37.3%,有64人认为想入党“有利于以后工作”,占29.1%,有43人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占19.5%,有27人认为想入党是“父辈期望和要求”,占12.3%,有4人认为想入党是“随大流”,仅占1.8%。调查结果显示,有入党动机的学生中,有着朴素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学生单项同比占主流,但是比重并不理想。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比重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国家公务员、基层选调、国有企事业单位在选聘学生时常常把学生政治面貌作为资格申报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以上行业正是大部分学生的意向就业单位,换句话说,就业的导向促进了学生入党的动机,在组织建设方面,动机的功利性将给保持党的纯洁性带来潜在危害。在党员发展中,如何将就业动机与信仰动机分离,将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四,对党校的功能及增加党校修养方面,学生反映党课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121名学生反映党课“能提高思想觉悟”、“能提高理论修养”,占61.2%;77名学生觉得党课“空洞无趣”、“形式主义”,占38.8%。结果表明,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党课的认同感较高,但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党课不能引起个人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期望,党课的教学形式、方法、载体等还有待改革和创新。

第五,对党的理论知识获取及增加党性修养途径方面,学生认为媒体与课堂教育是主要阵地。首先,对党的理论知识获取方面,128名学生认为学习党的主流意识形态途径是“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占38.0%,110名学生认为是“党课、团课学校教育”,占32.6%,99名学生认为是“与教师同学交流”及其他,占29.4%。其次,增加党性修养的途径,学生主要集中在“讲座”、“书籍、材料”、“先进人物”、“实践活动”上,分别占20.6%、27.1%、23.9%、28.4%。调查结果表明,各大媒体及学校课堂是学生获取党的理论的主要渠道,这要求党组织一方面要严把媒体的宣传科学性、正规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课堂教育的功能;同时,师生、生生交流也是党的理论知识得以传播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校的教师应当树立先进育人理念,积极给学生传播正能量知识。

第六,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方面,较大比例学生认为发展力度不够。20名学生认为“过低”、60名学生认为“较低”、73名学生认为“适中”、31名学生认为“较高”、9名学生认为“太高”,分别占10.4%、31.1%、37.8%、16.1%、4.7%。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党员的发展比例较低,不能满足学生的入党诉求。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应在党员数量上严格控制,从质量上把关,不能仅从数量上追求增长,认为目前的发展比例合适。

第七,学生无入党动机的原因方面。14.2%的学生认为“党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35.4%的学生认为“自我觉得未达到党员标准”,14.2%的学生认为“受到约束多,感觉失去自由”,11.7%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参加”,10.4%的学生认为“入党于个人成才无用”,8.3%的学生想“加入民主党派”,5.8%的学生认为“党的宗旨不符合个人信仰”。结果表明:无入党动机的学生对于党的清廉程度比较关注,同时该部分学生决策偏向简单。学生政治意识还不成熟,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因素

1.生源家庭因素。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身上有着不同的政治教育背景。总的来说,近年来学生家长一味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艺术能力,十分缺乏在政治意识方面的教育。到了入党年龄,学生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学生入党便于就业这样功利化的引导。即便是党员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党的理论知识、党的历史深刻系统的教育,流于一般的口号性教育。家庭因素是学生入党动机的形成和根源方面。

2.学校教育因素。近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小学阶段对学生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现状所淡化。特别是中学阶段,学生、家长与学校几乎都集中指向学生的升学问题。学生被框定于固定的应试课程中,而中学政治、历史的理论性教育也远远不够,学校缺乏深层次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对党的理论和历史学习仅限于应试指南下,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教育因素是影响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新思潮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与频繁,特别是国内文化氛围相对宽松,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各式各样针对本国社会现实而产生的社会思潮纷纷传入我国,如个人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这些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青年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与人生道路的选择。当青年人发表一些新思潮观点或者一些学者发表的一些奇谈怪论及其他生活中的具体疑惑时,我们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好,让他们失望,进而影响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①其次,当代网络的迅速发展,QQ、微信、微博等载体让学生不断加深了对网络的依赖,网络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入党动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新思潮因素是影响学生入党动机的根本因素。

4.学生的自身因素。调查中有的学生表现为政治取向的入党动机,有的表现出非政治取向的入党动机,有的则表现为没有入党意愿,等等多元化的入党动机。自身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看是个人政治思想不成熟的表现。首先,随大流的盲目心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攀比心理。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入党动机的决定因素。

三、建议与对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战略思考,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必将成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纲领。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入党意识,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党课、团课教育。

1.发挥好党、团课教育功能。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学生思想情况调研。首先,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党、团员教育与管理方案。从团课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党校,从党校到发展对象,从发展对象培训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导员到党员转正教育,再到正式党员再教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次,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的全面考核和监管。搭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及党员的教育、考核、监督、奖惩机制,使党员发展工作有制可依。

2.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和标准。调查显示,群众学生对党员在集体中的影响力较小,甚至出现一些与党员的身份不符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高校应该尽快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严把质量关,从程序和标准上严格要求。从党员发展的党员干部到被考察的积极分子,都应主动树立公平、公正作风。不仅在党员干部中要坚持民主推进、民主测评,在学生基层党组织也应加强该项工作,真正做到党员监督与被监督。

3.加强模范教育。高校应该加强“树典型、扬先进”的评选和宣传工作,把学生专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设计实践活动主题,在实践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群众学生对党的正确认识。

4.开展党员第二课堂及主题实践活动教育。高校的第二课堂在党员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特殊事件或重大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党员活动,将党性教育融入活动中,不仅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党员自己组织、自己执行、“老带新”(老党员带新党员)、自己总结、自己升华,更深刻将党性教育内化于党员心中。

5.构建新型党员教育平台和模式。高校的党员教育应抓住当下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网络渠道的优势。比如,鼓励师生创建“党员之家”APP终端,一方面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时事政治、党的历史文化,增进党员与党员的交流与互助。其次,还可以建立支部微博、微信、飞信、论坛以更大层面的覆盖党员的生活和学习范围。

6.探索师生党员党建科研新道路。据调查,高校党建科研的对象往往仅限于教师党员,建议高校应鼓励在校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党建科研与实践中。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创建党建科研的新路子,更好的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另一方面,教师的党建科研中也应引进学生党员的新鲜力量,不仅思路更宽,还能培养学生党员的党建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校时间具有流动性,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高校所应对的教育引导存在周期性和延续性的重重困难,特别是在社会各种思潮交织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这需要从内容到形式的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达到帮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和意愿的理想效果。

注释:

①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6.

参考文献:

[1]吴文浩,林敏,陆亚.泰州地区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4,(10).

[2]陈双敏,吴翠,陈蔚.在校大学生入党意愿与动机的现状研究——基于对武汉部分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调查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