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英蓓
摘要:新时期新阶段,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不断上升。从营造先进校园文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不同方面,都逐渐凸显出内涵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浙江省2007年以来开展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评比活动的八十余项成果入手分析,探讨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从中提炼出“文化育人”的规律性启示。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48-02
2007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评比活动,八年来已经举办了共四届。分别在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举行,共培育和打造出精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81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品牌在传承学校精神、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环境、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从探讨分析这81个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主要特点和其发挥的功能入手,提出对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一、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主要特色
综合分析近十年来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成果,在理念、策划、运行、宣传等全过程中集中呈现如下特点。
1.理念上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大学精神相结合。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承载着校园文化具象化的功能,是其主要载体,它的核心价值追求在于文化育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方针,同时,又忌空谈和虚做,坚持将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内涵结合,更易引起学生共鸣,利于开展实施和取得积极效果,使得校园文化熏陶成为大学师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之一。如2010年获奖项目“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求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项目围绕追寻西迁文脉、弘扬求是精神展开,“重走西迁路”一走三十年。浙大人通过“重走西迁路”求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不仅从回顾历史中收获了荣耀感和使命感,还从感悟历史中感受到了百年风雨铸就的大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从中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坚定了理想信念。从而把西迁历史和优良传统内化为精神营养和不竭动力。另如塑“家园素描”之群像,育艺术人才之无痕——中国美术学院“家园素描”项目、“引领时尚,育人无痕”——浙江理工大学时尚文化艺术节项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文化”建设、浙江警察学院的“忠诚文化”打造、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航海文化”建设、中国计量大学的“计量文化”打造项目等,都是各所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及特色所集中体现出来的大学文化精神所在,对其所辐射的社会也带来积极的示范和影响。
2.策划时注重传统传承和时代创新相结合。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重视将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创新不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其中,就要妥善处理好积淀和扬弃的关系,汲取精华,不断完善。如2011年获奖项目:浙江大学“红色寻访”主题活动由5000余名学生参与、开展“参观一个革命教育基地,寻访一位老革命、老党员,采访一位典型人物”实践活动,用青春激情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建党伟业。让青年学子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正能量,进而结合当前要求,转化为实际动力。另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领略浙商风采、感悟成功之道”的独有特色“浙商文化”校园文化品牌、浙江传媒学院“用礼仪点亮生活,让文化涵养心灵”的“礼仪文化”项目,等等,这些校园文化品牌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沉淀、学校的特色和传统,更有对新时代要求的呼应,更易被社会和学生所广泛接纳。
3.运行过程注重主流主导与多样丰富相结合。多元化文化背景必将诞生多元化需求,对高校而言,多样丰富也是其生命力表现之一。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是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又一特点。也只有基于此,才能不断拓展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如2010年获奖项目浙江师范大学阿西剧社,就很好诠释了“立足校园,坚持原创”这8个字。30余年来阿西剧社一直坚持立足浙师大实际开展原创,以普及戏剧知识、传播戏剧文化、开展剧本创作与编辑、专题讲座、舞台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浙师人人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丰富了浙师大校园生活,浙师大校园内将这一团队称之为“阿西人”。“阿西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已发展成为兼具影响力、原创力和行动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另如中国美术学院的“四月乡风”艺术实践活动、浙江大学的“毅行文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诗教”、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神农尝百草,续本草谱新章”的“百草课堂”等项目也都十分注重将主流价值观以多元形式表现出来。
4.重视不断完善与宣传推广相结合。重视媒体的宣传,包括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宣传以及蕴含校园文化品牌的各种活动的报道。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通过广泛而客观的宣传,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让公众知晓并认同本校的品牌文化,提高学校品牌的知名度。这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宣传中通过不断吸引、整合资源,将项目不断完善。如2007年获奖项目宁波大学“做人做事做学问”项目。这是一个由校长发起创立,并一直花大力气推动,并且坚持亲自主持参与的名家系列讲座。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宁波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分享院士、名家、演讲者的人生经历与体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涵育,将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渗透影响一代代学子,最终转化为行动力,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另如浙江大学登攀节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园文化创品牌、回报社会受青睐”项目、温州大学“寻根铸魂,留守圆梦”的“关爱侨界儿童”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绍兴文理学院的风则江大讲堂、温州医学院“倾听名医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项目、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传承红帮文化,培育红帮新人”校园文化品牌等项目也都呈现出边推广边完善的特点。
二、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发挥的主要功能
八年来,通过精心培育、打造和整合宣传,浙江省所评选出来的81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所发挥出的功能十分显著。虽无法量化和具象,但可感知归纳如下。
1.深化、育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最为显著的功能在于深化大学教育理念,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品牌活动能够渗透至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层面,从各方面深化这所大学特有的教育理论,延续大学精神,从而构筑起平等、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2.主导、示范。所评选出来的优秀项目,相当于给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树立了标杆,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先进方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格调,有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品质,起到主导作用。同时,品牌的吸引力还在于它的持续、动态发展,保持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敏感性,与时俱进地丰富与扩充品牌的内涵和外延,起到领跑和示范作用。
3.凝聚、辐射。校园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目标的实现。优秀项目的评选,使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独特魅力与闪光点得到放大,进而得到聚焦,受到赞誉,并将吸引整合到更多资源,一方面促进品牌活动本身发展,另一方面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形成有效辐射圈。
三、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规律性启示
1.树立品牌意识,明确育人理念。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要与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以文化育人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品牌培育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提升、第一课堂成绩提升相结合,使得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实在的受益,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归属感。
2.进行品牌定位,彰显校园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立足学校的发展优势和鲜明特色来进行同步核心愿景的定位。在大学的历史传统中呈现出的大学文化的“历史个性”、作为大学精神重要表现形式的大学“校训”,应成为高校建设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词。要善于从学校的精神中去概括和提炼校园文化特色,进行品牌定位,进而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3.注重文化提炼,做好战略规划。学校要对当前校园文化进行分析评估,重视挖掘特色,力求做好一个品牌,做精一个品牌,以品牌为核心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战略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共赢。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应该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能够使参与其中的人具有自豪感,并且能从中获得实际收益。
4.注重系统培育,切忌单一累加。校园文化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综合体现的结果。它并非贪大求全和活动简单累加即可生成,也不是某一部门的某一次单一活动。品牌构成中包括了活动的设计理念、组织、指导、物质、学科、载体、举措、宣传等各个方面,否则难以梳理有核心内涵和核心价值的文化品牌活动。同时,还需注重将校园文化品牌培育与高校内其他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寻求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立体化保障。
5.重视经验总结,体现传承发展。校园文化品牌还是一项持续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后续工作的规划,使得品牌得以延续性发挥作用。根据“立足长远、立足受众、立足传播”的原则,来建立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使得校内外师生了解品牌、认同品牌、建设品牌、宣传品牌,通过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师生凝聚力,同心同德开展文化育人各项工作。
文化育人于无声。大学校园内品牌文化活动的培育和推广工作,于先进文化环境构建、于大学精神贯彻、于大学人才培养都会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官网[EB/OL].
http://www.zjedu.gov.cn/default.html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