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凡
摘 要:高中数学的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错误、老师授课以及教学能力较差,导致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性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对数学知识的价值了解都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本文就针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涵盖的内容较广,相对于初中数学的立体思维来说,高中数学主要是更加抽象化的内容进行学习,加深了学习的难度。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高中数学要不断的将理论知识与练习实践相结合,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成效。学好高中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好的学习方法,方能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1 ]。本文就主要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探析,现做以下报告。
一、高中数学特点
(一)内容广泛且丰富
高中的数学课程知识内容丰富,且难度也不断的增加,是对初中数学的一个升华。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课堂讲解的内容含量较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不能够消化,若每天都有不能理解的知识,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后复习来解决遗留的问题。高中的数学课程,通常都是进行模板式讲述,每一节都一环扣一环,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严密性。
(二)具有一定的抽象化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是从立体空间转变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的函数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增加了广泛的学习内容,而且增加了大量的运算和难度,逐渐趋于抽象化,与初中数学的学习思维差距也不断的增大,这就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二、探析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改变授课的方式,在授课的时候应用一定的授课技巧,适当的时候讲述关于数学知识的笑话,调节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课堂的活跃性,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根据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差异教学。在数学课程授课时,老师的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既要讲述可以满足好学生的综合内容,还要进行一些数学知识水平含量较低的活动,为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2 ]。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涵盖知识较广,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需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课程的关键步骤。首先学生在上课前,要对当天的课堂内容知识进行预习,以便上课的时候,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提高了课堂听课的效率。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勾画,课堂上要集中精力、全身贯注的学习,不懂的问题,下课就积极的询问同学或老师,当天存在的不懂以及难点问题,课后要及时的注意复习。同时要多做练习题,对于关键的部分要重点练习,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也是再次复习巩固知识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更快的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确保了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
(三)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
在课后,学生不但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不断的思考这个题目的知识点,在进行做题的过程,也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复习和巩固的过程。同时不要一味的只是单纯的做题,想要做出这个题目的答案,遇到不会或不熟悉的题目类型就翻看后面的参考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越来越依赖参考答案,自己没有独立的进行思考,导致以后遇到同一类型的题目还是不会,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的创新独立自主的思维逻辑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学习成绩的效果不明显,导致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的茫然。因此,要应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逐渐摆脱参考答案的束缚,让学生遇到问题独立自主的去解决,可以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绩。
(四)强化学习方法
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好笔记,对老师总结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记录,可以加深印象,老师上课讲述的重点以及难点例题进行重点标记,对同一题型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掌握自己觉得简单的,课后进行知识重温时,重点复习,且这些内容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失。在高中课堂中,老师往往会讲述较多的数学方法,如换元法、归一法以及列舉法等,这些都是较好的学习方法,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供了学习途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式,进行解答,减少了解答时间,节约了学习时间来学习其它知识,培养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快速提高[ 3 ]。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保障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该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智民.浅谈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4,16(07):81.
[2] 丁友荣.浅谈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J].数理化学习,2015,15(02):6.
[3] 黄光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4(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