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华
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堂是中小学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阵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身体锻炼、运动技能、意志品质、精神追求等成长的大平台,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而加强体育教学规范正是为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高一级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的、合格的学生后备人才,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和风险防控则成一种必要途径。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研究浅析
(一)规范的概述
1.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是指在日常的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按照教学规律,针对本堂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的一些规矩和要求,如集队要求、队列要求、纪律要求等。
2.规范管理或规范操作
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按照不同的水平达到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手段,積极进行体育学习、练习、锻炼活动,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教学目标、锻炼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体育教学规范
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按照既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体育教学行为或体育教学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规范
1.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意义
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教师常规规范
(1)课前:①备课,对教学大纲、教材、学生、教师特点进行分析,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备课设计,准备好上课前的场地、器材等。②教师课前对运动场地、所需器材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2)课中:①严禁酒后上课,严禁上课期间吸烟、吃零食、使用手机。②每节课应清点学生人数,登记缺席及不能上课学生名单,检查学生服饰仪表。
(3)课堂教学:①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和处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写好教案。②上课必须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内容。③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和代课,因故应提前请假并提供相关材料。④语言文明,动作示范正确,重点、难点讲解清楚,要求学生严格。
(4)课后:①再次清点学生人数,归还学生物品,检查安全情况。②追踪学生课后锻炼情况,记载学生身体素质训练、能力发展情况。③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沟通学生情况。
(5)处置规范:①善于教育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避免影响正常教学过程。②如出现伤害事故,应及时和校医务室联系,及时处理,及时主管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实施策略
(一)坚持两条主线,体现体育教学规范
1.运动主线
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直接与体育实践活动相关。
2.健康主线
各种目标要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实现。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1.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趣味性、健身性、实用性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
3.根据学校实际条件选择
(三)体育教学内容规范的四种基本类型
1.精教类教学内容多练多排
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
2.简教类教学内容多练少排
如,轮滑、体育舞蹈、网球、远足、游泳、踢毽子、跆拳道、街舞、极限运动等。
3.锻炼类教学内容多排少练
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练习和精教、简教类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项素质练习、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练习。
4.介绍类教学内容少排少练
如,心理拓展训练、攀岩、高尔夫、射击、跳水、柔道、击剑等。
(四)教学重难点确定准确化
1.重点
技术最关键点,根据教学目标,一节课中必须着重讲解、练习、掌握的内容。
2.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学习有困难的地方。
(五)教学方法最佳化
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的教是为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如,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等。
(六)学习方法多样化
模仿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
(七)学习评价多元化
1.评价指标
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等。
2.评价方法
师评、生评、生生互评、个人评、小组评、集体评、及时评、阶段评、总评等方法。
(八)教学结构清晰化
1.生理发展
按照“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进行。
2.身心发展
按照“引起动机、满足运动愿望、保持活跃情绪、发展运动能力、身心恢复”五个部分进行。
3.活动顺序
以教学活动顺序递进“认知阶段、分解阶段、定位阶段”。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实施效果
经过实践,体育课堂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教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提升了准确性,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更具有突破性,教学手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学生活动设计更符合学生兴趣和身体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和锻炼效果。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