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波
【摘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初中数学教育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但是许多教师把研究性学习单纯地理解为一门课程,忽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其先进理念的使命,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处于一种孤立的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性学习”日益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研究性学习是针对当前教育中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提出的。许多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学习中偏重于机械模仿、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为了把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落在实处,就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乐于探究的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开展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挖掘创造潜能的问题,主动地、合作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种学习以学生的行为为载体,有机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及社会化的参与方式。其中“研究”的核心就是探究。研究性学习旨在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和开拓个人生命的价值,从而使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2、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它不仅能给予人们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突破原有的学习方式,提倡并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学生学习数学的优点在于解题能力很强,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脱离,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好,与现代科学技术脱节,学生无法认识到现代数学的力量。初中阶段的学生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再加上细心和毅力,一般会取得较好的数学认知成绩,但未必能够发展高层次数学能力。也就是说,数学知识是形成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基础,但是数学知识井非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充分条件。而“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开展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對数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中感知数学、接受数学、应用数学,从而实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是否可行呢?首先,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和其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其次,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运演阶段向形式运演阶段过渡的时期,各种能力及智力品质也正处于形成期,因而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再次,我国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在对数学、学生和社会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数学教育应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
3、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益处已是显而易见了。但这并不说明研究性学习就是完美无缺的了,看任何事情都应一分为二,在看到它美丽的外表的同时,我们也应认真地思考其中的问题。
①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科学主义取向注重的是“物”的世界,是事物本身内部的客观规律;人文主义取向注重的是“人”的世界,它强调人的主体性,注重情意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和陶冶,注重教育的发展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科学”与“人文”并重。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实际上是强调在学习中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运用,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将会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②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目前,研究性学习比较流行主题式研究,这种研究大都与社会的某个方面相联,这对于增强社会责任感虽然是好事,但每一个研究课题都往这方面靠拢,就显得有些过于牵强了。毕竟处于思维活跃期的青少年的头脑中都充满了幻想和梦想,千篇一律的解决社会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把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哪怕有些荒唐,但确实反映了客观实际的想法,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即使出现错误,也会为成功积累经验。要知道“在人类探索真理的漫漫长途上,通往谬误的路标,与通往真理的路标是等值的”。
③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体现出序列性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由一系列的主题单元构成的。其优点是研究主题选择的灵活性强,有利于不同学校、教师、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实践。但同时也暴露出随意性大,内容不系统的缺点,即不容易体现出学习内容的序列性和研究层次的递进感,且易造成与部分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的情况。因此,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又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层次;既要体现出内容的多样性,又要反映出内容之间的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应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应从绝对权威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说明“教师的权威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学会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学生的活动,充分地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尽可能地让他们多思考、探索,并在他们遇到困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予以及时的指导。
⑤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应学会认识自我
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取决于学习的外部环境,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情况。如何更好地控制、调整自己的情趣、意志,认识自己的弱点,发现自己的专长,在现代社会中就显得很重要了。俗话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有所了解,但不努力调整,那么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抓住认识自我的机会,学会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自己进一步的提高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本文概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从实证的角度讨论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措施。但这些只是初步研究,其中有许多不足之处应进一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