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1/38

2016-05-30 05:00方灶娣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3期
关键词:平均分预设经验

方灶娣

最近参加一次人教版《分数的意义》的教学研讨,其中一个教学环节引起我的思考,现以课堂实录与大家交流探讨。

课堂回放:教师顺利地引导学生分“单个物体”得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饼的1/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6。

这时,教师话锋一转,把手放在一个叫汪思泽的同学身上。说:“刚才我们找到了二分之一,六分之一。你能不能说一说汪思泽是几分之一?”

迟疑了片刻后,一个孩子举手发言“老师,我们班有38个人,把我们班平均分成38份,汪思泽是其中一份,所以他是我们班的1/38。”

教师正想肯定这个孩子的观点,课堂中却出现了别样的声音——“不对,汪思泽不是我们班的1/38!”“我认为也不是!”——(很多同学附和)

“为什么不是?”老师好奇地问。(显然学生的疑问超出了他的预期)

“因为得到分数一定要平均分的,我们38个人身高体重都不一样,所以他不是平均分的结果,也就不是1/38。”这个孩子振振有词的回答。

“对,没有平均分,所以不是1/38”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

老师一下子愣住了,稍后“机智”地引导“那如果,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和汪思泽一样呢?那他是1/38吗?”

“那就是了!”学生都一致说。

“好的,那我们就把大家都看成是汪思泽吧,现在可以这么说:把38个人平均分成38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38。”

“老师,应该是把38个汪思泽平均分成38份,其中一个才是1/38。”

“怎么会有这么多汪思泽啊?”

“哈哈哈”教室里爆发出学生欢快的笑声和教师无奈“呵呵”声……

课后谈话:课后,我拉住旁边的两个孩子聊:“我们三个人,我——能不能说是咱们三个人的三分之一?”两个孩子对视了一下说“不能,你比我们年纪要大。不是平均分成三份,所以不是1/3。”“哦,这样,那如果老师和你们一样大呢?”“哈哈,那也不是。”“啊,你怎么想的?”“因为,你比我们体重要重,身高要高,还是没有平均分啊,怎么会有分数?!”“哦,那老师要怎么样才是咱们三个人的三分之一呢?”“那……除非我们三个人是一样的,哈哈!”孩子们边说边笑着走开了……

一、问题源于何处?——不同视角,预设≠生成

无论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还是课后的访谈,毫无疑问地指向同一关键:平均分。可见,分数概念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平均分”是最为本质核心,又易提取的显性表征,而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所反复、重点强化的结果。

数学学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着眼于“把全班同学看作一个整体”意图引导学生“把学生刻画为数,通过对‘数的平均分,抽象概括,形成分数的概念”。而在学生思考中,“平均分”又意味着什么?不难发现,他们关注的是“外形的大小,重量的轻重,年龄的大小”等一系列直观、可视的感性表征。在他们的思维中,“平均分”等于“一样大小,同样轻重”。而汪思泽无论是年龄、身高、体重在全班同学中都不会是恰好平均分成38份的结果。所以,孩子们异口同声而又振振有词的“汪思泽不是1/38”虽在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二、如何改进设计?——超越经验,理性>感性

感性经验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应然基础,学生的经验——平均分产生分数,提供了他们形成分数意义概念的基础。但是平均分并不能代替概念的全部。如果不能引导孩子们对自身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理性的再思考,那么经验最终只能是经验。因此,要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但要借助经验,而且还理应超越经验。

所以,教师在教学“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时,要特别注意引入变式,即创设“不同外观,不同大小但有共同属性的教学素材”看作一个整体。如新课后的做一做(图一)“12颗不同品种的糖,4颗白的,4颗花的,4颗黄色的,任意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都占总数的1/4”让学生明白颜色、外观、糖的品种并不影响平均分得到1/4这个分数。再如,练习十一的第三题(图二)。通过这样的变式引导,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即平均分的实质不是指各部分之间的外观、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特别是等分多个实物时,可能每份数会有“形”的区别,如苹果的大小等),而是在一个整体中,他们的地位相同,或者刻画成“数”时,“量”的多少相一致。有如此类教学作铺垫,然后,引入全班同学的座位表图,利用课件转换成38个点。引导孩子思考“每个点代表我们班的一个人,汪思哲就是其中的1/38”。利用图形建立具体事物与量之间的联系,实现“物”向“数”的转变。让学生感悟全班虽然有38个不同年龄、体重、身高的同学,但是从“数”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代表“一个人”的量,都是38份中的其中一份,也就是1/38,所以汪思泽理所当然是1/38。

而这种对“平均分”的理性数学认识,其实质是孩子对自己学习经验的一种超越和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

三、有何思考与启示?——教学理解,教材+生本

教材中引导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整体”的教学素材如下图三。

很多教师认为,分数意义教学应该从分实物入手,因为实物是形象的、具体的,而用几何图形表征则是抽象的,学习总是从形象抵达抽象,教材是如此编排的,这位教师也是在“读懂”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如此进行教学。

而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教学中永远有两条看不见的线,其一是教师心中预设的线,其二是学生思维进程中的线。教学中诸多预设外的生成就在于这两条线没有有机整合,没有贴合为一条线。教学中的生成超出预设,实则是教师没有读懂学生的思维。

我们不妨从学生的理解角度思考,实物由于外形、大小等夹杂着很多非本质的因素,往往成了干扰学生学习的拦路虎。正是选择分“不恰当”的实物入手对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造成了更多的认知障碍。事实上,由于图形摒弃了一些非本质属性,孩子有时反而更容易理解。因此,不妨从分简单的图形开始,如把“4个三角形,8个圆看作一个整体”而后再引入“外形同样的实物——如分书”,进而导入变式如“分同质不同形的糖果——图一”和“班级的点阵图”。从而真正实现教师预设的线与学生的思维线合二为一。

由此看来,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其实质是“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教学中既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如何“学”;既要分析“教材”,更应着力于挖掘好的“学材”;既要基于学生经验,更需超越学生经验。如此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学论教,顺学而导。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三益小学)

猜你喜欢
平均分预设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