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5-30 18:36卢翠荣李志远孙冠婴聂佳曼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卢翠荣 李志远 孙冠婴 聂佳曼

摘要: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并应用广泛,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作用凸显。本研究以搭建网络平台为依托,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条件,跟上时代步伐,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便捷性和适应性。在丰富、发展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同时,满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67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①。笔者对河北中医学院800名大学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49%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都在3-5个小时,4%的同学上网达到8小时以上。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困难和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网络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但是网络诞生的使命就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服务,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第一,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信息交流的全球化发展,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浏览天下奇事,联系各国朋友,获取任何资讯;合法信息自由发布,可以将图像、文字、声音等数据融为一体,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第二,网络平台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网络中的交流去除了身份、地位、财富、容貌、年龄、权利等因素,大家彼此平等对待,拥有同样的“主导权”“支配权”和“话语权”。在网络上,信息传播是双向、交互的,不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而且促进了信息提供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三,网络载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网络技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进行完美结合,迅速地将信息发布给用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受各种信息,这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提高了信息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对象的双面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属于客体,以被动接受说教为主。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客体,转变为具有主客体双面性,灌输式的教育转变为双向平等互动的形式,在网络上教师和学生甚至可以隐去身份,对一些问题进行集中的探讨,各自提出见解,表达思想,或者采取辩论的形式,摆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障碍,形成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教育内容的拓展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以书本内容为主,比较单一、枯燥,受教育者没有太多选择权和自主权。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在接受各种不同思想、认知的碰撞后,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可以选择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声音等,还有更加丰富、生动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能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第三,教育手段的创新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课下说教为主,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性,教育者借助网络平台,以大学生喜欢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完全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动手建构一个完美的世界,对现实世界中不可逆转的缺陷进行填补,这就在无形之中了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意识,不会循规蹈矩,墨守成规②。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河北中医学院800名1-4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女生563人,男生237人,年龄在18至20周岁之间。经过调查,总的来看,网络平台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58%的同学在网上学习相关专业知识,74%的同学搜索学习资料,68%的同学进行影视娱乐,36%的同学进行网上购物交易,85.5%的同学参与网络交流、讨论等。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网络环境复杂,监管难度加大

一部分自制力和控制力较差的同学,沉湎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甚至荒废学业,有7.5%的同学在学习时间上网,10.5%的同学认识到上网耽误学习,很懊悔,但控制不了。同时网络信息包罗万象,特别是一些不健康、消极、低极的信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信仰缺失,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都认为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影响,其中56.5%同学认为影响很大,还有85%的同学遇到过虚假信息,20.5%的同学在网上受过骗。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我们不能忽视,不能逃避,要采取多种措施及时予以应对。

(二)网络教育内容枯燥,吸引力不强

网络技术已经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但是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尚有差距,大学生比较喜欢网络语言、游戏和交流互动等,84%的同学希望在网上树立见解引发讨论,50%的同学认真浏览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51%的同学认为该类网站内容相对呆板、滞后,对其关注较少,网络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三)网络教育形式简单,创新力不足

学生对网络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大家普遍认可网络教育平台,83%的同学认为网络平台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8%的同学认为网络技术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91%的同学认为网络技术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阵地,学生比较喜欢的网络教育形式依次是手机APP、微信、网站、微博、博客、贴吧或论坛等,43%的同学还是认为这些平台利用不够充分,形式过于简单,需要进一步创新。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可以正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网络技术,立足实际创新网络教育内容和形式,这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工作。

四、解决对策

(一)建立动态、立体、多层面的教育资源库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和广阔的信息资源存储空间,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建立信息库,给网络主体提供选择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主搜索信息,基本上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有关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库,可以更好地满足网络主体的需要,网络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突出③。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

通过网络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动态,选择学生喜爱的思政教师,将其有特色的授课内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教师也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大学生网上自我学习、交流和教育。

2.建立先进事迹资料库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或者选择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各行业楷模,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在网络平台进行充分展示,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些优秀的“育人”资源,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3.建立大学生原创作品库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原创作品征集,包括诗歌、散文、漫画、书法等各种形式,将枯燥乏味的专题教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创作品比拼,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做好引导,让这些原创作品在网络平台上发挥其感召力,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二)建立多种平等交流、参与互动的教育模式

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平等性和交互性,实现与教育对象的沟通与交流,不仅打破了教育双方的地域限制,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针对性教育,教育主客体之间在平等交流、探讨中,实现思想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认同、相互提高。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基本都建立了相关的网站或开辟了网页,以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但吸引力仍然需要增强,可以运用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优秀故事作品展播、社会热点分析、时事新闻评论等形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进行针对性、渗透性教育,来影响每一个参与者,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2.开辟新媒体宣传教育平台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是超出教育者想象的,其主要有三大阵地。一是微博阵地,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教育者可充分依托微博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优势,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话题讨论、大屏幕展示等,选择合适的机会和情境渗透教育思想和理念。二是微信平台,可发挥微信平台针对性、实效性、互动性强的优势,拓展全面、及时的交流沟通渠道,在校园公众号上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栏目和内容,实现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功能。三是掌上校园,这是一种基于安卓的手机应用程序,学生不仅可以在线报名、关注、评论活动,还可以实现在线投票、接收通知等强大的互动功能,通过线上主题活动,吸引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开发网络“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专门针对特定教育目的而开发的游戏,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通过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场景、案例等模拟到游戏当中,让学生在游戏娱乐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教育形式,将那些痴迷于各种网游的大學生拉回正轨,使他们步入正途。

(三)建立贴近实际、及时有效的教育传播机制

1.建立专业的网络教育工作队伍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网络知识学习,掌握网络应用技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寓教于乐,引起共鸣,启迪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建立网络宣传员队伍,选拔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组建一支熟悉网络语言、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运行服务团队,开展学生喜爱的网络活动,发布各类原创作品,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协同一致的信息传播模式

根据当代大学生网上聚集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捷联系学生为目标,结合高校各部门职责,搭建网上沟通平台,建立“提问”“留言”等专栏或空间,通过“回复”“解答”“反馈”等线上互动渠道,了解学生心声,回应学生诉求,解决学生困难。相关部门间要相互配合,协同一致,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工作目标。

3.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活动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网络虽然给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但他们始终还是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而单纯依靠现实的教育资源和形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我们旨在通过借助于网络的力量,为现实中的教育活动进行服务,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网络,善于利于网络,有效把握网络,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3日.

②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22.

③孟庆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2):85.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Q151150 )。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网络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