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亮
摘 要:“三农”问题是一个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性问题,更是一个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邓小平、江泽民等人在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从中国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为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对两代领导人“三农”思想的异同点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对指导、解决当前及未来可能面临的诸多“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中国梦”进程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三农”问题;科技兴农;“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09-03
一、邓小平“三农”思想概述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基于“文革”的历史教训和建国以来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一)邓小平面临的“三农”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严峻的“三农”问题:第一,历经十年“文革”,国民经济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第二,大集体农业生产机制和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制度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政策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发展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农业方面又偏重于粮食生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种种问题,邓小平、陈云等人从国情出发,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农业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过去的种种错误,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路子。
(二)邓小平“三农”思想内容
1.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精髓。基于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将“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置于能否实现社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的历史新高度。(1)改革事业的突破口和难点在农村。邓小平指出,改革的关键在农村,农村有着80%的人口,能否妥善处理好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是关乎社会安定的大事,必须给予足够重视。(2)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取决于农村的发展程度。邓小平说:“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1]因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应该主要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而不是其它别的东西。(3)农村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邓小平一再强调,农村是否稳定影响整个政治局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事关国家未来。
2.适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方法。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开辟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他提出要尊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规律,适时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1)坚决突破人民公社体制,走出“以粮为纲”的条条框框。邓小平否定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要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对此,他作出专门指示:“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2](2)坚决打破平均主义,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文革”时期,国家施行的“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过于强调平均主义,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结果只能是共同贫困而不是共同富裕。1983年,他严肃指出,“打破‘大锅饭的政策不会变”,“勤劳致富是正当的”,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3]。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开始了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
(三)具体解决措施
1.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因此,适时调整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已成为邓小平等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共识,中央果断废除了旧有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新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基本解决了8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2.适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就是“以粮为纲”,只注重粮食生产,忽略林牧副渔业。对此,邓小平认为,农业翻番应主要依靠多种经营,而不是单靠种粮食。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邓小平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概念打破了传统单一农业概念,为进一步发展农业指明了方向。中央根据这一思路,制定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方针。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搞活了农业,在短时间内就扭转了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短缺状况。
3.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邓小平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势必产生剩余劳动力。而解决和安置多余劳动力的有效办法就是发展新兴中小企业,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通过摸索,中央制定了搞活政策,给予了乡镇企业最优惠的贷款、税收、技术政策,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邓小平等人结合现实需要和历史经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紧扣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和结构,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开创了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邓小平“三农”思想为后来的共产党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材料。
二、江泽民“三农”思想概述
(一)江泽民“三农”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暴露出了许多新问题:(1)工业、服务业伴随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农业发展缓慢成为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2)农业和农村经济依旧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严重影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针对这些新问题,江泽民等人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为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新的历史贡献。
(二)内容
1.实施增收减负农业改革计划,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江泽民指出,必须充分重视、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稳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加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4]为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加快落实减负步伐,从2000年开始,中央在农村开始了新的由点到面的税费改革。通过实施增收减负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干群关系,加快了农业发展速度。
2.建立、完善农业相关保护体系。“解决三农”问题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农业生产。江泽民认为,农业是国家宏观调控必须要关注、重视的产业。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上的一系列保护和补贴本国农业的法规与政策。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5]。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人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建立了农产品收购最低价制度、粮食专项储备和风险基金等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在平衡粮食供求关系、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邓小平、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共同点
邓小平、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共同点,首先,都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都认识到农村、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战略作用和地位;第三,都强调“科技兴农”战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作用。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邓小平和江泽民“三农”思想的首要共同点。1975年8月,邓小平在一次国务院会议上指出,发展工业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能早日带领百姓脱贫致富,都积极发展工贸业而忽略农业发展。邓小平及时地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6]江泽民也一再强调,全党要对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农业问题、粮食问题是国计民生第一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把支持农业发展置于国家战略之中来实施,任何时候都不得松懈粮食生产。他要求党员、干部牢记建国以来农业发展教训,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中的首位。”[7]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要做到全心全意地重视农业、保护农业。
(二)农村、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
两代领导人除了重视农业外,也一再强调要重视农村和农民。农村在革命时期是孕育、培养革命火种的摇篮,是抵抗内部压迫和外来侵略的重要战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处在一个首当其冲的战略地位。而农民更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邓小平和江泽民深知发展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高度重视农村建设,想尽一切办法为农民减负增收。邓小平指出,农民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依靠力量和执政基础。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工业、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原料和市场,才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江泽民则进一步强调指出,在各种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农业,把农村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增加发展的回旋余地[8]。
(三)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注重科技兴农是邓小平和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又一共同点。他们多次强调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走科技兴农之路。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和农业相结合的道路。
1.注重科学研究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1975年,邓小平提出农业发展、国家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9]因此,他十分关注农业科技工作、关心人才,提出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科技兴农”,鼓励农民走农业科研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道路。在邓小平的提议和支持下,1986年1月,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振兴地方经济的“星火计划”正式出台。“星火计划”支持、资助了一批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科技项目,逐步提高了农村经济包括乡镇企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江泽民也指出,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1991年11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抓紧实施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
2.科技兴农的关键在人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农技人才。他指出,为实现科技兴农伟大战略需要一大批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村工作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科技专家等。为此,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为广大农民首先是青年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农业职业中学等,逐步提高整个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切实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应用工作。而江泽民也多次提到,要坚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解决“三农”问题培养一批又一批专门性科技人才。
四、邓小平、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不同之处
江泽民的“三农”思想是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继承,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相同之处,但又有着不同之处。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第一,两者的“三农”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一样:邓小平“三农”思想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出发点则是平衡农工业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第二,两者的“三农”思想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
(一)邓小平“三农”思想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江泽民“三农”思想旨在平衡工农业关系
邓小平“三农”思想立足于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基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从历史原因来看,基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考虑,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筹集工业发展所需的原始资本,在很长时间内对农民实行所谓的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卖给农民工业品的“剪刀差”贸易,农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和提高,长期处于一种半温饱状态,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尚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现实原因来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而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生产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因此,邓小平指出,要牢记农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本,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整个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工业发展创造市场,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立足现实,发展农业,彻底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效益上升而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弃耕经商务工造成工农业关系失衡。为了协调、平衡工农业关系,江泽民提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10]。他告诫全党永远不能忽略“三农”问题,不能只抓工业生产而不顾农业发展,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正是在这种思想、方针指导下,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1996年开始,农产品供求实现了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两者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侧重点不同
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措施“一是靠政策,二是靠科学”[11]。早在1962年,邓小平就指出,恢复农业需要一系列政策,一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工业要支援农业。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依靠科学,工业反哺农业。而江泽民则认为发展农业,一是必须改变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市场内在规律,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二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农业农民加以保护。三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逐步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的素质,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五、启示
邓小平、江泽民将历代共产党人的三农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新内容。他们的“三农”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等人农民思想的继承,更是创新与发展。两者有着不同之处又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提出的一些真知灼见,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启示性意义。
1.必须将“三农”问题置之于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中国是多人口多农民的国家,我们必须始终将“三农”问题放到第一要解决的位置。不发展农业,就无法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原料;不发展农村,就解决不了严峻的城乡贫富差距问题;不关心农民疾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种种问题不解决,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就只能是一个梦。只有加快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构筑中国梦的积极性。中国梦,终究是人民的梦,终究是农民的梦。只有实现了“农民梦”,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2.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只有充分重视科技、重视人才,农业才能得到充分保障,才能持续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虽有了长远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单靠政策不行,还得靠科技。而科技运用于农业最终要靠人才来实施。因此,唯有把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3〕〔6〕〔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23,23,23,17.
〔4〕〔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9,119,524.
〔5〕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1996-7-15.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