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冉
14世纪开始的中欧纸上交流
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早在欧洲接受其统称和身份之前已出现。罗马帝国市场上出售丝绸、陶瓷、茶叶、玉石等奢侈品,这些来自当时贸易中心波斯,中亚和南亚的贸易品后来一直涌入到欧洲其他富裕国家。商人不仅带来了商品,同时引进了技术,哲学,宗教,音乐以及许多不同类型的视觉文化。伟大的文化交流通过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蔓延于世界各地。
直到欧洲大规模发展印刷文化,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局限于根据商人们夸大其词的传说和所带来的贸易品而出现的新奇故事和粗略插图。大多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把中国幻想成一个富饶神秘的国度,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有教养却并不一定文明。而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欧洲疆土广阔原始荒蛮,中国很早就意识到欧洲作为其贸易伙伴和稳定边疆游牧民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可波罗著名的中国传记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的畅销书,它激发了欧洲人对这块富裕之地的丰富想象力,受其鼓舞前往中国的探险家趋之若鹜。然而,这位威尼斯人在14世纪撰写的中国之旅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欧两地贸易蓬勃发展,16-19世纪真正涌现出了大批有关中国的出版物和插图。与陆上丝绸之路不同,从南洋发现的新航线使海上贸易带来的影响更快速更广泛,深受其益也不单单停留在贵族阶层。欧洲市场开始出售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BC VOC)商人带来的瓷器、丝绸、香料、珍珠和漆器。茶叶,起初被视为奢侈饮品,变成了普通欧洲人的生活必须品。如此背景下,一批描绘中国土地,它的人民和传统习俗的书籍、印刷品、绘画来到了欧洲。相同的,作为馈赠给中国皇帝的西方书籍、版画、地图也第一次进入中国。这些有关中国和欧洲的纸上作品成为了两地文化传播和跨文化影响的主要途径。
随贸易一同来华的有传教土。利玛窦、汤若望,他们是第一批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传教士,通常宫廷传教士在皇宫中学习汉语,掌握中国传统知识,同时向中国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如制图学和数学)和艺术(绘画和插图)。在摄影出现之前,普通欧洲老百姓通过书籍上出现的中国插图看见了一个以前只听闻过的世界。而传教土所描绘的中国地图也第次展示了这个皇朝的空间形态,为欧洲和中国观察自身和世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
铜版画和钢版画的演变
中欧两地通过铜版画开始互相了解,尤其是铜版画和后来的钢版画。木版画是中国和欧洲最早大规模生产的印刷形式。然而,木质材料表现不出细致的线条和色调,这使木版画与绘画相差甚远;木版画在数次印刷后也容易损坏。
铜版印刷及其相关蚀刻技巧起源于金饰工术,铜版印刷同时还需要在铜板上推动一种楔形金属工具,以刻画出一条条线条。蚀刻同样使用尖锐的锥形工具来“刮”出线条。最早的铜版画创造于1430年德国,寄希望于铜版画能与绘画相媲美的德国画家舒尔(Schongacer)和意大利画家安德里亚·曼坦那(Andrea Mantegna)在1470年代创作了第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铜版画。阿尔布雷特·丢勒(AIbrecht Durer),舒尔等大师将这项工艺提升到了艺术原创的新层面。他们使用许多各类型的线条创作出质地纹理,明暗变化,以及不同形式的组合效果。这些创新令人惊艳,白色的背景上展现出由长短线条组成的清晰图像。
在17世纪,网线铜版印刷或称为半色调工艺的发明使版画这一艺术媒介又完成了一次飞跃。这个崭新的过程在复制绘画上十分有用,主要因为它能捕捉明暗色调问的细微渐变,同时又能使镌刻师创作出可以媲美绘画精度和细度的图像。因此,许多艺术家也使用铜版画来创作艺术作品。
1792年美国发明家雅各伯·帕金斯(Jacob Perkins)发明了钢版雕刻印钞术。直到1820年代,钢在工业革命期间大量生产,钢版印刷才取了代铜版印刷。相比铜版在数百次按压后即出现磨损迹象,由钢铁做成的模板更耐磨,能承受成千上万次按压。钢铁材质还可以展现更多精美雕刻的细节,而这些在铜板却很快损耗。然而,金属材质改变的同时也使镌刻越来越难,镌刻方法随之改变,另外需要更细致更坚硬的雕刻工具。1820年代,市场对插图书籍需求增大,钢版画艺术达到巅峰。这些昂贵附有丰富插图的书籍,经常摆放于客厅书桌以显示主人的高贵地位,这一类书籍主要由欧洲日益富裕的的中产阶级购买,经常配以“风景如画”的主题,如旅游、历史事件和著名绘画版刻版。2015年第8期《收藏拍卖》刊登了由徐氏艺术空间收藏的二战时期美国宣传海报,这次徐氏艺术收藏带来了珍贵钢版画书籍如芬登的“大英帝国港埠”(Rndens Ports and Harbours of Creat Britian)。对优质买家,出版商还聘请专业水粉画家为钢版画上色,在光与色的点缀后,钢版画更像一幅精美的微型绘画。
铜版画在中国的兴起
并不只有欧洲人着迷于铜版画,清朝皇帝同样如此。大批普及中国书籍和铜版画的出现,在欧洲引领了一股中国风景、传统中式庭院风格的潮流。不仅是欧洲有好奇心。皇宫内的欧洲传教士向乾隆皇帝展示了一批西方艺术和园林的铜版画(如凡尔赛宫),乾隆皇帝看后委托传教土在圆明园里建造西洋楼,这组建筑群主要由传教士建筑师和工程师设计,1747-1783年建造于北京,主要为皇帝享乐休闲之地,同时展示其所收藏的欧洲珍品。一套由20幅作品组成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是唯一记录了当时圆明园建筑外观和自然风貌的档案,保存至今极其珍贵。
在清朝所有的印刷品中,《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尺寸最大,也是第一套由中国艺术家自己创作的作品。满族画家伊兰泰向西方宫廷画家学习并接受了直线透视图训练后创作出了整套作品。
清朝,特别是康熙和乾隆皇帝,尤其热衷于赞助欧洲艺术家;康熙和乾隆王朝见证了中欧艺术积极交流的兴盛时期。宫廷传教艺术家郎世宁(Guseppe Castiolione)、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乔凡尼(Qovonni Damasceno)和艾启蒙(Ignatius Sichelbart),为推动和创新中西艺术形式做出了深远的贡献,其中包括圆明园里的部分建筑。如铜版画将中国形象带入欧洲,现在它同样把欧洲展现于中国面前。
乾隆皇帝十分欣赏由德国艺术家格奥尔·菲利普·鲁根达斯(Ceorg Philipp Rugendas)创作的战争题材全景式铜版画。他委托皇宫内的欧洲艺术家以类似壁画形式记录其在西域取得的伟大胜利和庆典仪式。欧洲宫廷艺术家奉御旨绘图,然后把画稿送回巴黎,由欧洲最优秀的印刷商镌刻、制版、印刷,制作价格不菲。由16幅作品组成的《平定准葛尔部回部战图》是中国史上首次也是最著名的战争题材铜版画,极其独特地展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托马斯·阿洛姆描绘的中国
19世纪,托马斯·阿洛姆(Thomas AIIom,1804-1872)受牧师乔治之托为他的中国书籍创作一系列插图。当时阿洛姆已经是一名跨媒体欧洲艺术家,同时担任画家、陶瓷家和挂毯设计师,他成功地将中国形象带入到欧洲社会。19世纪期间,贸易需求迅速增长,西方帝国主义的崛起,中欧交流愈来愈频繁,更多来自中国的贸易品出现于欧洲市场。抓住当时欧洲社会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伦敦Fisher Sons Co出版商在1843年发布了一套名为《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以下简称“中国见闻”)的书籍,具体描述了中国这个古老皇朝的自然山川,建筑景观和社会习俗。此书内容十分豪华,包含了124张阿洛姆的中国绘画和1805年出版的《中国服饰》插图,均请版画大师制作成钢版画。
受托创作这一系列作品时,阿洛姆已经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和地形学艺术家。他的《中国见闻》系列绘画向19世纪西方世界完整系统地再现了当时晚清时期的中国风貌和民俗文化。内容包含中式建筑和自然风光,主要是中国东南一带(香港,广东,澳门,南京和上海)也有部分北京和其他城市。作为一名旅行艺术家,阿洛姆的纯熟技巧归功于他的建筑师身份。他曾是英国皇家建筑设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的重要项目有英国国会大厦、海克利尔城堡、泰晤土河。阿洛姆不仅仅是一名绘图匠人,他创作的图像讲究自然、人物、建筑三者之间的完美比例和平衡构图。他的中国图像从风光建筑,如“堡垒-东海”,到世问民情和人物主题,如“插秧”和“中国妇女打牌”。阿洛姆不仅描绘出了中国19世纪早期雄伟建筑,同时还记录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在摄影发明之前,这位艺术家亦是历史学家用其独特的西方视角捕捉定格了晚清中国,为我们了解这一段特殊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艺术发展上,作为当时的主要媒介,铜版画的出现促进中西双方了解,为中西艺术相互学习交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