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作者简介:张倩,女,陕西宝鸡人,高等教育学硕士,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和书院制度研究。
摘要:高等学校导师制是我国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尝试,但由于学校办学目标、管理制度的差异,导师制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制度分析入手,提出基于学校定位导向的导师制优化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187-02
近年来,高等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从高校实施效果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①。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受学校功能定位、学生的目标期望、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各校的制度差异较大。
一、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行模式分析
我国高校的导师制多数是从境外高校借鉴而来的,2000年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校率先试行,形成了本科生导师制热潮,出现了多种形态的导师制度。
1.全程导师制
全程导师制指为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每学期都配有指导教师,提供全程的专业指导的制度。导师制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全部学习生活,指导内容除了专业指导与教育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生活等多个其他方面均给予关心和指导,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对学生的全程性指导,师生交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导师与学生的关系稳定,能够建立长期师生情谊。制度的不足是师生指导内容宽泛,关系宜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
2.低年级导师制
低年级导师制指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实行的导师制。主要以大学适应性教育为主,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方法,建立专业兴趣。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一年级学生较顺利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专业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学期学年学习计划,对学生学习、选课等专业问题进行指导。
3.高年级导师制
高年级导师制是一种基于英才教育理念而采取的一种专业性指导。指导方式主要以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等为环节,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年级导师制也有“班级导师制”和“学术导师制”两种模式。目前,浙江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主要采取的是个别指导的学术导师制模式。
4.全员导师制
全员导师制指每一位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均有指导老师为其提供学习、专业指导、心理、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指导的导师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导师的任职资格上要求比较宽泛,包括教学、科研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等,他们指导的学生数量也比其他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要多。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大多以这类导师制为基础,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提出“素质导师制”、“生活导师制”、“学业导师制”等。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面临的困境
高校实行导师制普遍存在师生中的认同度不高、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导师制的实施而明显增强,指导的内容不是很明确,导师对学生面临问题的响应不及时,针对性差,师生关系依然比较疏远,导师制缺乏有效的监控评价机制,导师制形式大于内容等,最终没有完全达到实际效果。
1.本科生导师制与我国高校管理传统不相适应
西方高校的教育过程追求师生平等、教学自由,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反思批判和自我意识。我国当前高校管理仍然是由上而下、规范统一的管理系统,教学及指导工作依然从制定、实施和监督都有着明确的内容和规定,这就决定了,导师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形式次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导师制实行的初衷。根据相关样本调查,学生主动联系导师的比例不足17%,“您在校期间,心理、学习、生活中等出现问题,您最倾向于从导师那里得到指导与帮助”仅有7.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导师制学生显示需求间的不对称性。
2.本科生导师制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协调
导师制本身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师生活动方式。学生、导师有着明确的职业倾向和规划目标。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的培养目标、师生配置比例、学生规模、学生的职业去向,都呈现一种多元、多样性。大众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管理定位于导师制缺乏内在制度相容相彰的基础。
3.现行的导师制与教育教学过程缺乏内生性
就目前的培养过程看,由于学生数量多,师资力量很难进行一对少的匹配,这也就对“因材施教”增加了难度,教师很难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学生角度来讲,普遍反映与导师的见面次数较少甚至见不到导师,对此制度茫然。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一学期并未主动联系导师,没有形成老师与学生积极沟通的良好局面。此外,由于导师制的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对于教师的工作量及效果没有确定的标准,导师制的实行效果很难进行衡量。
4.本科生导师制与现行本科教育教学制度边界不清
我国的本科生教育教学管理分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大系统。导师制实施后,导师指导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课程及学业学习以外的所有问题,这就使得这一制度与原有的制度存在冲突与互容得问题,由于管理边界不清,导师、学生、管理者无法遵从导向规则,必然出现工作的模糊化、不清晰化。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优化的策略
为了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施行,就应当重新构建或者完善当前的导师制度,弥补其不足,发挥导师制的有效作用。
1.立足大学自身的培养目标,合理定位导师制的目标体系
导师制目标应当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如高校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具体来说,低年级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尽快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多给予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高年级引导学生从事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在于导师与科研工作结合等等。为培养高校适应性人才,导师制应引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等,切合学校实际定位设计导师制的目标导向。
2.建立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内在机制
建立“学生自主”的择师机制,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自己或倾向的导师,这样在指导过程中才会使得师生距离更加密切,更能体现为学生服务的根本。
3.重构教学与管理制度边界,让导师的工作任务清晰,责任明确
本科生导师制与辅导员、教学人员以及其他管理行政人员的职责要求不同,因此,导师的职责应当做出明确的规定,避免与教辅人员的职责要求出现重复。
4.建立体系完整、职责清晰的导师管理体系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本科教育制度,必须纳入学校的教学基本制度中,建立一套导师遴选、指导、考核与激励评价体系。因此,要建立一套分专业、分年级的导师遴选办法,让教师既能实现全员参与,又能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特长形成不同的导师角色。学生对导师的选择宜实行“双向选择”,打破固有的以导师为中心,简单的数量化配置方式,建立个别指导与导师组指导的多种制导方式。
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和产物,虽然其模仿和借鉴了西方精英教育的模式,但依然要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施行,尤其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以90后为主,导师制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灵活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注释:
①蒋喜锋.刘小强 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参考文献:
[1]蒋喜锋,刘小强.“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2]黄云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普及阿缇希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6).
[3]范迅等.以创新为载体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5(8).
[4]赵晓兰.尝试抑或捷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5]杜智平.“以学生为中心”——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质量保障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