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改编没完没了,IP“有毒”会被“玩坏”?

2016-05-30 23:25括弧笑
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文学作品内容

括弧笑

年前,因为“猴王”六小龄童没能上央视春晚,不少观众们表示“宝宝不开心了”,但若是观众们知道了2016农历猴年将有23部西游题材电影搬上大银幕,心里又会作何感想呢?

在过去的2015年,“IP热”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制片公司们开始像在菜市场买白菜一样的购买一些热门文学作品的改编版权。而更多赚钱心切的公司们,已经向一些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伸出了“咸猪手”。有业内人士批评说,同一个IP内容,被不断的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甚至动画电影,观众们迟早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IP终究要被玩坏,但笔者认为实际上却并不会这样。

IP有毒,但只会毒死制作行业

说起来倒有几分相似,所谓的IP在当下所受到的待遇,和当初由卡梅隆的《阿凡达》所带来的“3D”如出一辙。凡大公司,必定要有几部热门文学作品的改编权握在手里,就好像现在拍个动作片一定要用上3D拍摄技术一样。而制作公司重金购买IP的心态也和当初“玩”3D的一样,不过是想让观众们掏钱的动作更加爽快一点。

即便观众们带着塑料质地的3D眼睛看完黑乎乎的电影之后,会因为“效果不明显”而大呼上当,但没过几天,当他们看到新上映的电影名字后面的括号里的“3D”,仍旧会慷慨的掏钱买票。IP的功效也是如此,但观众们却并不会因为IP标签的泛滥而遭受多大的损失——要知道,尽管3D技术普及之后贴着3D标签的电影数量明显增多,但影响观众们产生购票行为的关键词中3D的排名却并没有上升。

而对制片公司来说,过度的追求行业“潮流”也是有风险的。一部分“中了毒”的制作公司难免会在IP上投入了过多的注意力,从而在项目上背离了内容创作的基本原则,最终导致改编出来的内容品质存在问题,然后在一个个项目的失败中慢慢地毒发身亡。

别小瞧IP,“玩”不坏的才是IP

目前国内的IP改编大部分集中在文学作品的改编上,从郭敬明的《小时代》三部曲系列电影开始,制片方们算是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市场对于冠着“粉丝经济”光环的IP改编作品的包容程度和强大需求。但在笔者看来,所谓“著名青春文学代表作品”的《小时代》还算不上是真正的IP。

站在营销的角度来看,那些所谓的“著名青春文学作品”不过是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内容在输出至观众时的一个“噱头”。所以,当“早恋-堕胎-分手-出国”等桥段贯穿故事内容的青春电影,披上不同的“IP外衣”,都不过是为了让一个雷同的故事在IP噱头的加持下再卖一个好价钱,相同的故事看多了,观众们自然会心生厌倦,这才有了IP被玩坏一说。

然而,真正的IP是不会被玩坏的。

仅以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为例,结合中国汉代至三国时期的种种历史事实和轶闻传奇而改编的“三国”作品数不胜数,从电视剧、电影到动漫、游戏,从国内到国外,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绝不是一般小众的青春文学作品能够比拟的。而当观众们接触过了无数个版本的“三国”改变内容之后,这个IP依然能够在市场上持续地产生影响力号召力。

这是因为,以文学作品而言,观众们对于IP的“原型”本身已经深有了解,在观众心目中先入为主有了首要印象之后,再接触到贴有类似标签的内容时,观众只会将其拿来做比较——内容与观众心中的印象相符,则会加深印象,不相符,则不产生任何影响。

相反,观众们对于没有在自己心中留下“原型”印象的作品,则只是单纯的比较——这个故事好熟悉,和我之前看的那个一样,那个故事也是一个路数,以后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以上所描述的观众心理的两种不同反应,看上去有点“粉丝经济”的影子,但却有着一些本质的不同,例如粉丝经济总有过气的一天,而IP却是时间越长影响越大,相应的价值也越高。

结语

2016农历猴年,咱们的齐天大圣要在今年閃亮登场23次;而年初,电视历史上的“传奇”IP《星球大战》已经出续作了,票房依旧火爆;最近派拉蒙也宣布未来3年要连续推出3部《变形金刚》——一年一部。面对领先在前的“绝地武士”和“汽车人”,咱们只能希望自己的“齐天大圣”再接再厉,早日归来!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文学作品内容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白马时光”的市场运作模式探析
主要内容
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现状、问题和解决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学批评为考察对象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