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信刚
【摘要】 面对中国广播发展下行的现实,广播人不应气馁。面对新形势,中国广播要转型才能达到上行的目标。转型是观念、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还要打造广播新型智库,培养新型广播人才,提升广播的文化品位等。
【关键词】 中国广播 类型 转型 人才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中国广播的下行、转型与上行”,下行,是可控的下行;转型,是一场广播文化的大迁徙、大转移;上行,是指一定能再创辉煌。
一、中国广播的下行
中国广播开始下行,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两台合并,“台”的影响力日益减弱
截至2015年12月,全国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除吉林、河北、河南、广西、新疆、西藏未合并外,其余已全部合并。合并的省市电台、电视台,包括地州市电台、电视台虽然还采取单独核算或明合暗不合两种方式运行,但原广播电台的核心“台”已消失。“台”的消失带来电台的整体影响力减弱。
(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听众日益减少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4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报纸、杂志,报纸的发行量下滑了30.5%,期刊杂志销量下降了6.98%。2015年,广播、电视也加入其中,电视观众流失严重,广播虽然好一些,但听众流失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新 《广告法》生效后,广播广告受到影响,广告额呈下降趋势
2014年,传媒产业总值达11361.8亿元。其中,广播占2%,略高于杂志的1.5%。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生效后,广播广告收入虽然较报纸、电视还算平稳,有的台还在上扬,但总体趋于下降。广播在传媒产业中份额本来就偏少,现在还在减少,造成下行。
(四)广播人才流失
中国广播从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再创辉煌,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一批广播业内的领军人物。这批领军人物大都经过一线二三十年的磨练,有丰富的从业经历。近年,广播最宝贵的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流失的,即便在台内,也有不少人在互联网音频公司兼职。
(五)广播类型还有许多空白,事业远未达到高峰
加拿大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n,1911~1980)曾把广播比喻成“部落鼓”。其实,麦克卢汉的“部落鼓”用广播的术语来说就是类型化、分众化或社群化。类型化是广播的一大文明配方,它曾把濒危广播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欧美,类型化已经成熟。在我国,由于频率资源分配办法几十年不变,广播类型还有许多空白。如全新闻、谈话、音乐、民族语、校园、社区等类型台,广播远未做到按听众所需而无处不在。现在实施媒介融合,广播媒体创办新的类型电台的热情大打折扣,无力再填补空白类型,广播发展的活跃程度下降。
二、中国广播的转型
中国广播的转型,我们至少已经讲了10年。在这10年中,有培训,有外出考察学习,有尝试,也有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观望多,等待多,投入多,回报少。2015年以来,随着移动应用市场涌现出众多集成音频内容的客户端,音频脱口秀节目不断增多,车联网从概念走向大众的现实生活,加之电视观众人数的下滑,广播人真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广播的转型,首先应是观念的转变。五年前的3月,美国广播电视数字新闻协会凯西·沃克(Kathy Walker)女士对我说:“媒介融合并不是只关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文化观念、工作和生活习惯的转变,这是一场文化的大迁徙、大转移。对广播来说,就是广播文化的大迁徙、大转移。”她谈到的广播文化,主要是指媒介融合,包括融合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所以,中国广播的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
其次是工作的转型。过去我们面对的是听众,现在面对的是用户;过去我们面对的是短波、中波、调频、铁塔、天线,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将带来技术的变革,我们应创新驱动,努力适应这种变革。比如,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短波,怎样转型升级,包括中波,都应系统考虑,而不能固守不变。过去,传统媒体也有互动,但现在新兴媒体互动更频繁,而且还有体验。广播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就应适应这种变化。
还有生活上的转型。过去我们收听广播,主要靠传统收音机和车载收音机。现在不同了,主要靠移动互联网。所以,生活习惯也要转变。
观念、工作、生活都转型了,融合也就比较容易了。
三、中国广播的上行
中国广播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行。中国广播下行,是大势所趋,但又是可控的下行。中国广播下行,继而转型,最终能够实现上行。我们的目标也是要上行。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台、电视台合并,传统广播似乎被人们遗忘。但是,我要说,广播也经历了各种历练,经受住了各种新媒体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有声电影问世到40年代电视的出现,从80年代音乐电视的诞生到90年代因特网以及当今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每一个新兴媒体都声称敲响了广播的丧钟,预言家也预言广播将消亡,但是广播却一再浴火重生,不断创新,在大众传媒中屹立不倒。
这是因为什么呢?
广播与新技术天然契合。现在新兴媒体传播的快捷,广播早已做到;微博微信的短小精炼,全新闻电台也可以做到30秒、45秒一条新闻,甚至更短。所以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并不是那么难。
广播是“部落鼓”,与当下所谓的社区、社群、朋友圈也天然契合。麦克卢汉说这句话时,美国的类型化电台已经成熟。“部落鼓”与类型化有相似之处,也包括部落化、分众化、社群化等。麦克卢汉还有一个公式: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这也可以当成今天广播与网络传播的运行公式。
网络是一个平台,更是传播的天堂。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广播就完全可以重振雄风。
(一)广播要上行,首先要打造广播新型智库
全国广播智库太少,这适应不了广播快速发展的需要。现在,各种各样的智库像雨后春笋般生长,唯独广播智库欠缺。另外,学界、业界对广播学术的研究相比电视、报纸、网络也不太多。这种局面应该改变。在历史上,我们有两次对广播的学术研究不够,错失良机。一是类型化电台理论的研究,如果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加强对类型化电台理论的研究,那今天中国的广播,就不会还出现类型的空白;二是广播文化强国的研究。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时候,如果我们集中力量,研究攻关,那广播发展也会好一些。同样,现在中央已经做出了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研究应该出现一个高潮,从而引领广播的发展。
(二)培养新型广播人才
近8年的时间,我曾经数十次组织对广播员工进行新媒体培训。由于受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传统广播的采编播人员在观念、工作方式上仍然难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我感到媒体融合的人才应该在大学就抓好。近10余年我在高校做兼职教授,也发现原有的教材适应不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媒体应多对高等新闻传播院系作支持,多联合培养广播需要的人才。我觉得我们的学院应办成传播型学院。比如,传播型传媒学院。这类学院要有校园电台、电视台,要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站太大,可先做微信公众号。在学院,院长就是台长、社长、主编;学生就是记者、编辑、主持人。这样,学生跨入社会工作就可以立刻上手。另外,我们的新闻学教授应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讲学,教材应东学西渐。在新闻传播教材方面,应撰写大书、厚书,并“走出去”。
(三)填补广播的空白类型,让广播真正做到无处不在
媒体融合,并不是要消灭传统广播,而是应把传统广播做得更好。目前在全国广播类型的空白点比较多,如前面提到的民族语、谈话、社区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改变频率资源分配的办法,丰富广播类型,满足不同口味用户的需要。
(四)提升广播的文化品位
广播要想在竞争中走出一条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路,应努力提升广播的文化品位。广播的文化品位提升了,内容做好了,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五)大力推进广播融合媒体的云建设,推进终端的多样化、智能化
要构建面向多渠道、各种类型、多种终端的节目制播体系,实现多种手段采编、云平台制作一次生成、多个终端使用的广播制播新业态,从而做好媒介融合工作,做好转型,并逆势上行。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报纸零售量下滑30% 都市报首当其冲》,新浪传媒,2015年4月3日。
http://news.sina.com.cn/m/2015-04-03/101531678706.shtml.
2.崔保国 何丹嵋 《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人民网,2015年7月6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706/c397325-27260690.html.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