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伟
【摘要】第五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旨在探讨广播媒体在融合4.0时代的发展策略与理论创新,涵盖广播“互联网+”的理念创新研究、互联网高度发展下广播传播影响力研究、广播宣传报道的理念与模式创新、“互联网+”影响下的广播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互联网+”影响下的广播人才和队伍建设创新模式、广播大数据与评估创新模式研究、广播与互联网音频媒体的产业竞合研究、广播“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区域化广播建设创新与发展、中国对外广播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研究等十大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一致认为,融合4.0时代广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空间远远大于挑战和困难,广播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成为大势所趋。在融合新媒体的过程中,广播媒体应秉持互联网思维,以自身的优势主导融合进程,坚持内容为王,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和技术渠道的创新。
【关键词】传统广播 新媒体 融合4.0时代 互联网+ 发展策略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媒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重大变革。在我国,从延安新华广播诞生的1.0时代,到全国调频立体声广播网建立的2.0时代,再到广播向PC端网络延伸的3.0时代,广播发展始终与技术变革同步。当下,广播媒体正步入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互联网产品思维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融合发展的4.0时代。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时期,重塑舆论场、实现媒体价值、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商业模式成为广播发展的四大关键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广播媒体的兴衰,也影响到广播在未来媒体格局中的地位。
2015年12月5日,第五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史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中国广播杂志社协办。会议得到了众多科研院校、学术期刊与媒体机构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广电媒体以及新闻院系50多家单位的近百名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与青年师生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通过一场主题演讲、一场主题发言和两场分组讨论,以“坚守与突围:广播媒体融合4.0时代的发展策略与理论创新”为主旨深入研讨,范围从广播行业辐射到广播科研与教学实践,呈现出视角多元、视野广阔和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选择媒介融合与创新发展作为主题,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广播媒体的重大特征,非常必要也值得称道。暨南大学已经连续三年承办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正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教授在开幕式主持词中所言,召开本次会议目的是希望产学研同心协力,为广播的创新、广播的融合发展出谋献策。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揭牌仪式,产生了以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教授为会长的第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出席研讨会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表示,新成立的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将以融合的理念整合该领域的学术力量。
一、融合4.0时代广播发展面临的局面
当今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媒体传播方式、受众接收方式和媒体价值评估方式的重大改变。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平台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法,颠覆了媒体组织生产内容的方式,在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等方面给传统广播带来空前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成为广播发展必须直面的现实,也成为本次研讨会上频频提及的热词。经过深入务实的交流切磋,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对当前广播发展所面临的总体形势认识不谋而合:融合4.0时代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空间远远大于挑战。在融合4.0时代,传统广播和新媒体都有着相同的机会和变革的需要,传统广播应抓住机遇提前谋篇布局,深入内部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兼容、开放的融媒体平台,以迎接传媒格局的重大转变。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台长王求在致辞中指出,传统广播要转型成功,不能没有创新,更离不开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这为传统广播融合新媒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统广播走融合发展之路已是不争的趋势。但是,传统广播如何融合新媒体、融合新媒体之后该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仍不明朗,需要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在肯定各地广播电台拥抱新媒体、取得融合实绩的同时,王求指出了广播媒体在观念定位、规划、体制、经营、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广播媒体融合还大多处于浅层次的融合,更具有媒体结合的意味,以自办新媒体平台和借助其他新媒体平台为主,主要还是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融合,而涉及媒体功能、组织结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融合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合作协作、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性突破,实现从物理融合到深度的化学性反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张振华的发言着重探讨了媒介融合与内容为王。他首先以“冷空气”和“热空气”来隐喻媒体融合的两大主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指出受惠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媒体不仅囊括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而且还具备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其他功能。由于具有这样的优势,新媒体合乎逻辑地重塑了传媒的生态,特别是从传统媒体那里吸引走了大部分的青少年。这种釜底抽薪式的冲击,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已经不是发展危机而是生存危机。然而,对于广播而言,新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而是一个利好的机遇。由于广播具有伴随性、便捷性、及时互动等特征,使得处于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轻松获取信息,人们消费广播的时间也稳中有升。广播的这些特征也恰恰是新媒体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和新媒体是具有相似基因的“近亲”,它们之间是朋友关系,而非敌对关系。因此,广播应该是最容易和新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如果二者能够真正融为一体,那么互联网、手机以及各种无线终端都会成为广播的延伸,广播由此会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
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处王宇教授在题为《移动互联时代广播音频产业发展路径探析》的主题发言中提到,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海量生产,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成为稀缺资源。音频产品的伴随性、便携性和内容的短平快等特征与移动互联网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内容碎片化等特性完美贴合。声音媒介作为人听觉的延伸,解放了用户的注意力。这种对用户时间的非独占性使得音频产业很有可能成为继视频产业之后的另一个新的竞争热点。作为专业的音频内容生产者,传统广播的录制队伍非常专业和稳定,团队作战能力强,生产的节目优质、连贯、有保障,并且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海量的内容库。在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广播可以深度开发和利用既有的内容,而且这个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同时,王宇教授坦承,传统广播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一样,面临着同样的症结,即组织形式和内容生产被严格限制在现行的体制之内。这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多元、自由等特性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广播音频内容呈现出个性化不足、播放形式不够灵活、关注度下降和受众群体萎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广播媒体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
云南广播电视台原台长、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院长覃信刚近年来一直关注广播产业的发展。他的发言史论结合,主要围绕中国广播的下行、转型与上行展开。他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当前广播面临的困境,表示中国广播下行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又是可控的下行。只要广播人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广播完全可以浴火重生,重振昔日的雄风。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党委书记葛向阳介绍了郑州电台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认为融合4.0时代城市广播媒体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而城市广播媒体所受到的冲击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广播媒体转型的普遍问题。他对当前城市广播媒体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如广播电视的行政整合弱化广播地位、新《广告法》对专题广告的禁止造成电台收入下滑、部分汽车制造商改用Applink系统导致调频广播在移动收听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受众分流、机制老化、人才流失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向与会者展现了城市广播媒体在内外冲击下的市场压力和选择。随后,他就城市广播媒体发展重点提出了建议,指出城市广播媒体应发挥本地、服务、互动和娱乐方面的优势,做大优势频率,稳定广告收入,做强新闻影响力,主动融合新媒体。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申启武教授通过展示和比较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传统业务和新媒体业务收入的最新数据和资料,以批判的角度表达了对广播运营新媒体的忧思。他指出,就中国广播产业发展现状而言,虽然广播行业涉足互联网业务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多数的广播网站和网络电台成了无人问津的美丽摆设。绝大多数广播的新媒体业务都是入不敷出,主要依靠母体的传统广播作为经济支撑。他预测,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广播行业领域中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差距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传统广播的主体地位一时难以撼动。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编辑卢文兴在题为《试论“广播+”中增减错位问题及对策》的演讲中对当前唱衰广播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并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诠释。
对于新媒体给传统广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研究视角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对广播的认识充满了理性和睿智的色彩,既清醒地意识到广播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也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中国广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广播学界和业界应有的理性思考和责任担当。
二、融合4.0时代广播发展秉持的思维
面对融合4.0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一致认为,传统广播要实现创新与发展,需要在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进融合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实践,互联网思维已成为新媒体发展规律最重要的体现。行动为基,理念先行。无论是内容融合,还是渠道融合,核心还是观念和思维的融合。广播媒体融合与创新,不应仅是广播外部形态的变革与创新,更重要的应是在思维层面上进行颠覆性或革命性的创新与改变。创新是起点,发展是目的。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如何从自身的角度理解、顺应与运用互联网思维,如何界定和厘清“互联网+”“+互联网”“广播+”等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亦成为本次会议热议的另一个焦点话题。并且,对这一话题的研究更凸显多元化发展方向。
张振华就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同与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互联网的思维价值远远超过其技术价值和工具价值。传统媒体思维将受者当作受众,而互联网思维将其视为用户。新媒体正是坚持互联网思维,既注重内容,也注重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服务,才实现了一种关系型的传播,使内容生产和用户需求达到一种极致性的匹配。而这恰恰是传统广播的软肋。广播完成融合转型的首要前提是思维的转变,也就是跳出传统媒体思维,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遵循新媒体自身的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一场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转基因工程。他进一步指出,虽然目前各家电台在媒介融合的具体设计和执行上存在“互联网+”和“+互联网”两种取向,但都不应该是简单的叠加、拼接、混搭之类的物理性组装,而是要以新技术为驱动,进行包括技术、结构、平台、流程、渠道、内容以及经营等方面在内的整体而系统的化学性融合。
浙江传媒学院院长项仲平教授对广播的互联网思维作了深入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一般路径不同,他引入了“广播4.0”这一概念,并借助工业4.0理论作为理论支点,将广播发展不顺利的机理指向了电台对互联网思维的认知和实践上。
四川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从“互联网+”与“+互联网”两个概念的辨析破题,指出“互联网+”与“+互联网”存在三大差异:其一,占位不同。“互联网+”强调的是“逆袭发展”,是一种侵入式的扩张,结果可能是另一方的消亡。“+互联网”主张的是“顺势思维”,即以既有模式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其二,优势不同。“互联网+”拥有的是互联网技术优势和容易引发社会爆炸式增长的优势。“+互联网”拥有的则是存量优势、标准优势和公信力优势;其三,主导者不同。“互联网+”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其主导着入侵扩张的进程。“+互联网”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传统媒体在主导着融合进程。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强调了“互联网+”并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工具,广播媒体在运用互联网思维时需要具有批判的眼光。他呼吁广播采用“+互联网”思维,以自身的优势主导融合进程,进而发挥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威。欧阳宏生教授还依据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思维方式下的理念转型做出了策略探析,倡导广播从听众理念向用户理念转型,从“单一”向“多元”的跨界理念转型,从提供信息向提供服务理念转型,从“大板块”向“小板块”迭代理念转型。与之对应的是,“广播+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演化将经历集聚、互动、制度厚积、多样化四个阶段。
申启武教授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发言中表示,用互联网思维经营新媒体业务目前非常流行,已为许多经营者所接受。为了适应和满足新媒体时代新兴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消费需求,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广播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广播媒体如果在经营新媒体业务时仍然沿袭传统思维,那显然是死路一条。然而,广播媒体在运用互联网思维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思维的转换尤其是付诸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广播的新媒体业务经营而言,其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所拥有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都与用互联网思维经营新媒体的要求有一段距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此外,他还强调,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广播需要建立在强化内容生产的基础上,传统广播不应该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改造而丧失自身主体的信息传播功能。
卢文兴也阐述了电台在推进“广播+”媒介融合战略中的几点困惑与思考。他设想的“广播+”应该达到三个层次:一是可听,广播的新媒体必须诉诸于听觉;二是可用,广播的新媒体能够带来收入;三是可控,广播的新媒体在舆论导向上不能出现偏差。
东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郑远龙结合东莞电台近期在媒介融合方面的举措畅谈了对互联网思维实践与规律的认知。他认为,业界和学界对采用“互联网+”还是“广播+”思维去融合新媒体是存在争议的。实际上,“+”的主体并不重要,关键是看“+”的结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与“广播+”所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从广播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与“广播+”所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广播人倡导“广播+”主要是强调广播必须主动研究、利用、融入互联网和新媒体。
对于融合4.0时代广播发展秉持的思维,大部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研究认为以“广播+”方式融合新媒体对广播媒体更为有利,即广播媒体应是融合进程中的主导力量。
三、融合4.0时代广播发展采取的策略
广播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广播研究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对广播现实问题的回应,本次研讨会依然保持面向现实、立足实用这一特色。广播的生命在于变革。面对一个媒介生态环境瞬息万变的全新4.0融合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的路径充满了创新的机会和不确定性。目前,广播媒体的创新与发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试验阶段。事实上,创新也是在广播实践的不断摸索中产生的。传统广播如何创新与发展?如何融合新媒体实现涅槃重生?归根结底,这些相关问题都涉及传统广播的未来走向,因而成为本次会议广播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共同话题。对此,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进行了集中的回应,提出了不少兼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建议,为人们呈现了一幅多元动态的广播发展图景。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认为,在对信息消费的过程中,人们喜欢用多种平台来获得新闻和资讯,没有一种媒体形式能占据统治的地位。他提议,在众多媒体都能满足信息需求的情况下,广播媒体要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情感和利益上贴近公众:在时间上,要了解听众什么时候最渴望获知信息;在空间上,要了解听众的分布以及如何将信息推送给他们;在内容上,要与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介保持差异;在形式上,要做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在情感上,广播媒体要培养听众对广播媒介和广播主持人的情感;在利益上,广播媒体要为听众提供专项或特殊的服务。
王宇教授认为融合背景下重塑广播发展新空间的策略包括:在内容方面,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用户为导向,为其提供优质、专业、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实现音频产品的线上线下及时互动,让广播媒体的音频产品好听、动听而且用户喜欢听;在用户方面,细分听众群体,着重培养新生代听众,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打造听众社交圈,变广播为窄播,变被动收听为主动推送,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个性化、社交化特征;在渠道方面,拓展新平台,建立商业模式,或者融入车联网,开发以车载收听设备为核心的渠道资源,或者自主开发音频客户端(App),实现内容与位置的融合,基于用户位置信息进行音频产品的推送,在交通资讯、旅游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申启武教授认为大数据推送服务和多功能跨界产品将是新媒体广播未来发展的主流,而移动人群将是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广播争夺的市场焦点。为了适应这种生态环境,广播媒体一方面要借助媒介融合的发展契机,通过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变革传统广播的节目形态,丰富传统广播的节目内容,拓展传统广播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紧随新媒体的发展脚步,充分利用传统广播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新媒体建设。
当前,传统广播发展遭遇新媒体的挑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不容乐观的形势,国际广播同行的做法及思路提供了借鉴和启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李宏将广播研究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借他山之石探攻玉之道,分别讲解了加拿大纽芬兰岛圣约翰市炮台社区电台(Battery)的《炮台内外徒步探险》( Inside Outside Battery)、德国RBB电台(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的《M10号电车上的乘客》和英国BBC电台的《别挂电话》在创作方面的经验以及自己对这些节目的认识。她认为:广播的优势是心灵触媒,声音虽然没有直接显示的画面,但可以创造想象中的图像,可以超越具象的现实而直抵人的灵魂深处。所讲三个广播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节目的制作者对广播这一优势的深层感悟和大胆把握。广播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但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新技术平台上运作广播,都要传扬广播的基本特质。这样,广播才能具有别的媒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和魅力。
媒体融合让部分省市广播电视台焕发新的生机。广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陈一珠、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樊晓峰等业界人士分别就各自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的经验、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思路等和与会嘉宾进行了有价值的分享,描绘了当下广播电视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4.0时代鲜活的变革实践与憧憬。
陈一珠总编辑谈到,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重建传播新体系,构建起了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优势,在组织融合、事业融合、流程融合上不断跨越,已初步实现了全媒体融合的整合传播效应。广东广播电视台多年倾力打造的南方新媒体产业群和众多的新媒体传播新型平台正加快推进广东广播电视台建设新型传统媒体的步伐。目前,全广东已经形成省地县三级广播电视格局,呈金字塔状,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全省一半的频率频道,竞争非常激烈。借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视听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截至2015年11月,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播频率在广州地区以六成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旗下的广东卫视在多数省级卫视收视份额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逆势上扬。
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和移动互联网的后来居上导致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日益边缘化。就广播媒体如何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增强传播力这一问题,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针对当地听众构成特点及收听偏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樊晓峰副总编辑结合媒介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和第一手的调查资料,认为广播媒体增强传播力的核心突破口是主打音频产品,实现一播三屏,为目标受众做好服务。在樊晓峰看来,受众媒介选择行为已呈碎片化的趋势,广播节目必须采取多媒体化的展示方式,实现内容多终端联动的融合。而一播三屏是指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与广播联动,让节目在三屏和广播上进行鲜活灵动的个性化呈现,进而扩大节目的有效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处理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之间的关系方面,樊晓峰主张广播媒体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做好自己的声音产品,把内容价值和服务价值变现,凡是与声音相关的内容都是可以尝试的对象,凡是用声音展现的节目都是可以合作的目标。此外,他还具体就如何增强广播新闻节目和文化节目的影响力发表了看法。对于新闻节目,他建议从五个向度着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导向的正确性;二是有情有理深入基层,确保事实的鲜活性;三是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的事,确保传播的有效性;四是坚持新闻立台、言论强台,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五是注重叙事技巧,确保事实的真实性。广播文化节目则需要丰富节目形态、注重文化的开放性和满足听众的个性需求。
为更深入探讨广播发展规律,广泛交流学界研究成果和业界实践经验,除了上述主题演讲和主题发言之外,本届广播学术研讨会还安排了两组自由讨论,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编辑卢文兴主持。每个小组12人,他们就各自感兴趣的议题发言。在小组讨论会上,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围绕媒介融合和广播创新发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述:有的着眼于宏观层面的对策分析,从整体上探讨广播媒介的理念更新与战略选择,提出具有普适化价值的应用建议,如 《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坚守与突围》 《“互联网+”影响下的广播运营创新研究》《从广播史看网络广播的发展策略》《工业4.0时代的定制化广播》《“两微一端”下我国传统广播的现状与发展》《“互联网+”时代广播运营模式创新》等;有的聚焦于微观层面的个案研究,针对某个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具有直接现实指导意义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结论,如《广播媒体报道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之声栏目为例》《“两微一端”时代校园广播的生存与发展——以北京大学广播台燕园之声为例》《媒介生态视角下省会城市广播市场竞争策略探析——以西安电台为例》《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媒介融合之路——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媒体融合视域下军事广播节目创新研究》《做有刚需的平台——区域性交通广播电台的生存之道》 《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台广播的主动应变与未来想象》《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三种策略——基于当前国内多家电台融合实践的案例分析》等;有的着力于传统广播借助大数据挖掘的路径探讨,如《广播大数据与评估创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发展应有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时代的影视创作变革:IP转化与多维传播》;有的选择广播从业者本位的研究视角,关注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时期广播从业者的特点与变迁,并基于广播深层次改革的关键在于调动广播人的积极性这一理念提出广播媒体应为新形势下的广播从业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心灵关怀,使得研究具有了媒介批评价值和人本内涵,如《编外广电从业人员从业生态与职业发展研究的现状、问题与路径》《“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身份研究》《融媒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策略》等。此外,公共服务也是广播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对其进行深度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审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次会议的部分学者也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关注,探讨广播媒体与社会、与人们交往的关系,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1931~1949)》《广播新闻与媒介事件:一种社会节奏的温故知新》《浅析“互联网+” 时代电台社交功能的拓展》 《精神交往:互联网时代移动音频的认知传播》等。他们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有争鸣,也有共识。申启武教授和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夏春祥教授对各组发言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认为这些观点将广播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我国传统广播正经历着现代化转型,其传播格局、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次序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媒介不断变革的融合背景下,广播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时代高度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也是当前最为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回顾前四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对中国广播发展与创新的探讨,再关照到本届研讨会基于媒介融合视角的理论解读和学术对话,不同的研究者都在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探寻广播发展与创新的可行性路径,并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和扎实的研究内容推动广播向纵深发展,提高广播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事业的振兴和繁荣。整个研讨会在平等、坦诚、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通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与交锋、商榷和融合,重新审视和纠正了当前广播发展认识上的一些偏颇,为广播业拓路创新,攻坚克难,谋求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和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