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仪
摘要:校园媒体作为高校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目前高校校园媒体在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却陷入了认同度低、资源整合不足、新媒体冲击等一系列发展瓶颈。本文将就如何充分认识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自身的不足,结合现代媒体发展趋势,探讨提高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群体影响力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媒体;大学生;整合传播;微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23-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变得愈发多元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校园媒体作为高校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高校校园媒体在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价值观方面却陷入了认同度低、资源整合不足、新媒体冲击等一系列发展瓶颈。如何发挥高校校园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成为了高校媒体工作者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媒体传播现状分析
(一)传播范围有限
目前,高校校园媒体主要由校报、电台、电视台以及校园网组成。涵盖了信息传播的四大媒体,包括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以及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多样化的校园媒体形式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也为学生接收信息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是,从校园媒体的影响范围来看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大学生对于校园媒体的了解仍停留在刚进入大学时的社团纳新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校园媒体的利用仅限于通过校园网获取学校最新的通知和安排,真正通过校园媒体接收新闻资讯和社会信息的人少之又少。
这主要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手机。手机上的新闻APP,微博、微信以及QQ上的智能推送能够快速、方便地为大学生提供第一时间的资讯报道,满足了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大部分需求。除此之外,利用手机接收、搜索最新資讯时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较少,且在手机几乎完全普及的大学生群体中对于接收端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报纸、电视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介则不再是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首选。
(二)时效性不强和信息内容质量不高
媒体传播信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信息的时效性,尤其是在信息流通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只有抢占了先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则强调稿件内容质量,如果拿不到第一手的材料,那么做好信息内容的深度解析也是媒体吸引受众的一大亮点。而反观校园媒体,其在人力,资源以及专业水平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在信息传播中的时效性和信息内容的质量。
首先,在人员组成上,校园媒体主要是由学生组成采编队伍外出采访和收集素材。因此,常常受到人数限制和课业影响,在大多数时候不能保证随时外采;其次,在运行机制方面,校园媒体采用非营利模式,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资助,缺乏社会资金的注入。因此,相对专业的媒体机构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最后,在专业素质方面,校园媒体的新闻团队主要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以教学和实践为主,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系统的学习。因此,相对缺乏经验和技能。
因此,校园媒体由于资源配备上的缺陷,人员的限制以及出稿周期的限制,播发的信息往往在时效性和内容质量方面处于劣势,难以引起大学生受众的关注,影响了校园媒体的传播效果。
(三)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不能吸引大学生受众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很多高校校园媒体所传播内容都是有关学校的各类会议,新的政策,以及领导的视察等,主要是为了加强学校的宣传和跟进上级的指示,缺乏与学生的贴近性和沟通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校领导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其次,校园媒体的稿件内容也常常流于形式。由于学生记者在撰写稿件方面缺乏经验,于是为了保证稿件的规范性和全面性,在写稿时常常套用传统的稿件模板,或是仿照类似事件的通讯稿件进行仿写。纵观大多数校园媒体传播的稿件是将事件的关键要素进行简单的堆砌和排列,将事件的主要人物,事件,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交待便炮制出了一篇标准的校园新闻稿件。这样的八股文似的稿件写作方式缺乏创新性,也缺乏大学校园该有的生机,必然无法创作出优秀的文稿,缺乏对大学生受众的吸引力。
二、提高校园媒体影响力的途径
(一)加强对“微媒体”的利用
“微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表现为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电台、微社区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群体,相对更依赖于数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进入到大众生活中,大学生更是逐渐沦为手机一族,通过手机进行购物,订餐,付款,甚至阅读。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希望用手机解决。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校园媒体若想扩大影响力就必须要打开手机媒体的市场,通过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及时推送校园信息,同时要在传播的信息中加入微视频,微电影等更具吸引力的表达形式,以此加强校园媒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只有迎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才能有效地扩大校园媒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微媒体的加入还能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微媒体”主体的平民化、“微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微媒体”内容的海量性等优势,使其逐渐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生活之中,提高教育的覆盖面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更有利于发挥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整合传播
要克服校园媒体在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方面的不足应有力推进校园媒体的整合传播。通过对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高校虽然存在多种媒体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信息的传播,但是各类校园媒体之间却没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传播。当前,高校的校报、广播、电视、网络以学生为主的采编队伍分别隶属不同单位和部门,各自接受不同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拥有一套独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队伍之间沟通交流少,对于整个学校的媒体环境来说,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浪费。而校园媒体本身又存在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如何加速推进各种不同的校园媒体之间的整合传播是现阶段解决校园媒体资源问题最直接的措施。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传播首先要求各种校园媒体在功能上融合和互补,将多种传播手段结合起来,借鉴其他媒体之长,拓展自身功能;其次,要求校园媒体之间实现资源上的共享,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情况,做到人力、物力和信息的共享,这样才能突破资源的限制;最后,还要重构校园媒体的管理模式,做到统一管理,最直接的方式是成立新闻中心,实现各校园媒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分工协作,在完成新闻工作时能够合理调动全部资源,进行资源的重新安排,灵活地利用校园媒体的有限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三)信息内容创新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校园媒体在与社会媒体的竞争中若想占有更大的优势则必须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不仅要在在传播方式方面创新,引进数字化,现代化的传播模式,加强对“微媒体”的利用,同时还要注重传播内容的创新,提高信息质量,突出校园媒体的特色。
在加强传播内容的创新方面,校园媒体应该合理地利用其与大学生贴近性好,针对性强的优势,注重挖掘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报道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并且,校园媒体应该发挥其独特的由大学生组成的新闻采编队伍的优势,在新闻素材的采集过程中鼓励大学生从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关注点出发收集更多符合大学生阅读兴趣的信息。同时在稿件的写作中,也应当鼓励大学生进行大胆创作,在文体形式方面可以吸收时下流行的表达方式,更符合大学生的阅读口味,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受众群体。
总之,当前校园媒体仍处于不断摸索,不断转型的时期。进一步扩大校园媒体影响力,完善校园媒体建设是校园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媒体应当发挥其独特优势,加强学生采编队伍的建设,改善传播内容的贴近性和趣味性,引入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推广模式。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并总结才能最终找到一条适合校园媒体的道路,实现扩大校园媒体影响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艳.高校校园媒体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记者,2014,(26).
[2]李星.钟凯.关于高校校园媒体发挥育人功能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7).
[3]徐金超.“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
[4]陈斌.媒介融合下的校园媒体[J].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