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21世纪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在这个新时代,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情况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相应的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了;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上。教师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还决定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化学教师 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69
一、理解化学本质
化学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化学知识、化学过程和方法的层面上,就不是完整的化学教育。一个化学教师,要把化学知识讲活、讲准确、讲全面,讲到位,关键在于该教师对于化学本质的理解和对化学教育和实践的深刻理解,他应该认识到以下方面:
1.化学教育不仅要超越化学“知识”领域,还要超越化学“过程”领域,即要强调“价值和态度”领域;
2.化学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要将学生们已有的经验和认知作为化学教学的起点;
3.认为基础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化学素养的公民。
我国化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化学素养。教学目标着眼于三个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显然,我们已从原来固守于“双基”的传统教育中走出来了,而且还特别关注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明确提出化学素养的目标。随着学者对化学史、化学实验、化学社会与生活研究的深入,对化学本质的认识将不断深化。这些认识包括:化学知识具有可变性;化学知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及理性辩证和怀疑,但这些并非是全部;还有化学规律和理论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化学家具有创造性;化学史揭示了化学发展的情况;化学是社会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探究是化学知识形成的本质特征。初、高中化学课程都强调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的方法是多元的,其中充满着创造性。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化学探究活动,实现知识的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统一,增进对化学文化的体验和理解,化学素养在化学探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化学探究式教学
化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国内外也已经掀起了探究学习的热潮。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对化学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教师不是把化学知识作为结果性知识来传授,而是把化学当作一种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化学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化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实验、推理、假设、解释、表达、交流中探究。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实现。
化学教师要实施探究性教学,必须对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如何进行探究实践的方法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计划,对课程内容进行甄别,并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设计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和各种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探究过程作全面监测与指导,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教学材料。化学教师应该具有进行指导性提问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的能力,对探究结果实施科学的评价。化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探究的指导能力,还必须丰富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研究水平,掌握探究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中顺利地开展探究性教学。
三、化学综合教学
化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加强了多个学科(如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化学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反映了当代科学出现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发展趋势。化学学科这一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地认识生活与化学的关系的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化学教师首先要具备优化的化学知识结构,具有把化学知识整合起来理解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师要发展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社会生活、环境保护等问题联系起来,解释并解决实际问题。化学教师要具备多种教学策略和多种途径,发挥化学课程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尽量利用化学教材的体系与结构,充分体现教材本身对化学内容的综合编排,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要利用知识的前后承接关系,运用化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形成对知识间的整合,这种整合可以实现跨章节甚至跨年级知识间的综合,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知识、能力和态度协调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素养应包含四个方面:化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理解。显然,这四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应该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是分裂的,更不是偏重或者只发展其中的某一部分。要想在四方面都做好,做到位,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完善自己的化学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各种教学技能(包括适应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要认同自己的化学教育工作,从心理接受并爱上这份职业,只有这样的化学教师才能做到四个方面共同发展,在化学教学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在化学新課程的实施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关注;从以前的只关注化学教学结果过渡到既重过程也要重结果的教学。现阶段的化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上的专业素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能力和态度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勇军.论中学科学教师业务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