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摘 要:在旅游方式的选取中,自驾游广受追捧,但如何合理规划自驾游线路始终困扰着旅游爱好者们。本文针对旅游路线设计中的不同实际问题,利用图论、Hamilton 圈和运筹学法等方法建立最短时间问题、TSP问题、动态规划问题的旅游路线优化设计模型,分析求解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路径。
关键字:多目标TSP问题 Hamilton圈算法 最优旅游线路
一、问题的提出
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以旅游方式来放松自己。假设旅游者每年有不超过30天的外出旅游时间,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不超过4次,每次旅游的时间不超过15天。现根据我国31个省201个5A级景区名单,为一名自驾游爱好者规划一条优质的旅游路线,设该旅游爱好者每年从居住地西安市出发,力求时间最短,试确定游遍201个5A级景区至少需要几年,并给出每一次旅游的具体行程。
二、模型的假设
1.不考虑天气变化对旅行路线的影响;
2.在行驶过程中不考虑任何突发事故;
3.行车时间限于7:00-19:00之间,每天开车不超过8小时;
4.景区开放时间在8:00-18:00间;
5.在行车线路的设计上采用高速优先的策略;
6.最优旅游线路的影响因素首先是行车时间或交通费用。
三、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该问题是一个最优动态规划模型,对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以下讨论。
1.目标函数的建立。本文分析思路将多目标TSP问题转化成两个阶段的TSP问题,然后逐个解决,以此提出双目标规划问题,目标函数是:
(1)
(2)
上述模型中(1)表示省与省之间的最短游览路线,(2)表示省内景点与景点之间的最短游览路线。其中,T表示一年之间旅游过程中西安到其他省会城市的行车时间总和,TK表示一年之间旅游过程中在省k的行车时间总和,k表示游客出发地所在城市(1≦k≦31),nk表示省k中5A景点个数, 、 分别表示省k中两个不同景点(0≦ , ≦nk), 表示i到j最短行车时间, 表示游客常住地所在城市到其他省份城市的最短到达时间, =1表示从景点 到 , =0表示不从景点 到 , =1表示从省k0到省k, =0不从省k0到省k。(注:i、j视具体情况省略下标。)
2.约束条件的建立。约束条件如下:
集合S中,第一行用于标记出发点和201个景区数;第二行和第四行式子为行车安排中的时间约束;第三行表示有限的外出旅游时间和外出旅游的次数限制;最后一个表达式用于计算一次游遍省K内所有景点的总天数。
其中, 表示从k0省出发并游遍省k的旅游总天数, 、 分别表示在省k中景点i、景点j的游览时间, =1表示到省k中j景点旅游, =0表示不到省k中j景点旅游,当 , =1,当 , =0。
为了反映出“每次旅游的时间不超过15天”这一信息,还需设计一套方法对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修正。假设通过模型计算出某一可行解,其中 ,这意味着游客至少需要两次机会才能将游遍省k的景点。
3.模型求解。该问题属于多目标TSP问题,即由某地出发,途中不重复的游览完所有的景点,然后回到出发地,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型旅游路线。基于上述数学模型,利用Hamilton 圈算法和lingo 11.0软件,在全国范围内旅游的大致路线和在每个省内部的景点游览顺序。根据大致游览路线,安排每个省内,的景点游览顺序,最终确定游遍201个5A级景区至少需要9年。
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致游路线为:西安→兰州→西宁→拉萨→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天津→北京→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广州→海口→南宁→昆明→贵阳→重庆→成都→西安。
游览路线以第一年为例如下:西安市→华清池→兵马俑→华山→黄帝陵→法门寺→大雁塔→西安市→甘肃兰州市→崆峒山→麦积山→嘉峪关→沙山月牙泉→甘肃兰州→青海省西宁→西宁市湟中县塔尔寺景区→青海湖风景区→青海西宁→西藏拉萨→拉萨大昭寺景区→拉萨布达拉宫景区→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天池→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喀什地区噶尔老城景区→喀什地区泽普县金胡杨景区。
四、模型的改进
1.论文中的最短时间计算,没有考慮到外部因素如车型及速度、天气、道路质量等,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改进。
2.在测量两个城市距离时,采用从百度地图上大体测量路程,无法避免会有一定的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找到一种更合理的统计方法,以降低误差。
3.如何把游客的满意度进行量化,使得旅游路线的设计变得更加贴近实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华.王丽华.旅游规划学[M].东北财经大学,2002.66-70.
[2]刘辉,胡大治.TSP问题的最优化研究及求解实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538-38.
作者简介:
杨 静 (1990- ),女,河南省商丘市,硕士研究生,2013级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市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