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仕文
俗语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来说也是一样的。有效的课堂导入尤为重要,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能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同时还能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传授扫清障碍,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态度、创新思维以及了解和掌握其研究方法等。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教师如何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以至于让学生对其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点。”。“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所以爱学生,首先是教师应该做到的职责。“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其次,注意我们课堂导入的方法和策略。人总是首先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知识获取的先后顺序。如果学生一开始因厌恶而关闭思维的大门,那么教学将注定是失败的。因此教学切入的情境与学生的兴趣是火种和木炭的关系。再者,切忌时间过长,生搬硬套,尽量做到药引的作用即可。结合我个人多年的从教经验,将课堂导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这是一种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所谓“开门见山法”是指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在上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优点是,直接明了,节约大量课堂时间。此方法主要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无联系的新知识传授。因为对于此类新知识的传授,无旧知识可以迁移,所以采用直接切入主题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最为适宜。
二、复习导入,以旧拓新
复习导入法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利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旧带新,达到自然过渡的目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种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不仅能使旧知识得以温习巩固,新知识过渡自然,更重要的是学生易于接受,有一定的亲切感。
三、教具导入,直观醒目
生物教学中的教具种类非常之多,如模型、挂图、标本、实物、课件等,这些教具对于学生理解一些生物体结构和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是很有帮助的。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教具,对照课本的说明,加上老师对教具的讲解,能够获得直接的感官经验,这就给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显而易见,教具在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很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生物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当然,情境创设也包含很多种,比如音乐、视频,学生自己的活动如游戏、小品等,这些场景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就会主动跟随教师去探讨生命的奥秘。例如在讲生态系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小动物狼、兔、蛇、鹰、草、昆虫、青蛙、鸟等。不同的生物根据实际情况投放不同的数量,自由捕食,最后观察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进入到课堂中,而且自己也参与到了课堂,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五、实验导入,身临其境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提高了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实验现象,使新信息产生的刺激超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唤起学生的思考,并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比如我们在讲人体呼吸气体的变化时可以设计实验:取两个试管,里面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学生用吸耳球向其中的一个试管吹气,用口对着吸管向另外一个试管吹气然后观察实验现象,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呼吸时气体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教育学家认为,“引起求知欲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一阶段。”问题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学生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的问题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层层深入”。这样在问题串的指引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不断思考。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些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最主要的是要用得恰当,只有恰当的导入方式才能让学生生奇、质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导入,进而对整节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