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苏梅 易癸晓 何婷 谢云 何俏静
摘 要:文中探讨了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时间节奏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构建了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基于珠三角企业221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时间节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时间节奏对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③时间节奏在潜在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二者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现实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以及在潜在、现实吸收能力与突破式创新关系中均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吸收能力;时间节奏;渐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 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4-0357-08
0 引 言
当前,企业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动荡的环境,技术创新被普遍视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1]。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转向基于知识的竞争,通过吸纳和利用外部新知识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2]。吸收外部知识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手段,促进企业能够有效地预测市场变革和把握顾客的需求导向[3-4]。
随着学者们对吸收能力作用技术创新的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后,逐渐意识到其中需要一定的转化路径。Larry Page在开展Google公司的产品研发创新活动时,认为知识的创新和更新速度在加快,对外部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应用过程中,企业十分有必要掌控好研发的时间流程和关键时间节点[5],以保障企业在充分吸收外部知识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对企业现有产品和技术进行重新思路和设计,能够更好地吸收全新的创意和思维并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实施系列创新活动,同时可以避免脱离市场节拍现象的发生,这实质上是企业有效利用时间节奏的具体体现。所谓时间节奏,它是企业在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力求实现企业自身内部业务流程节奏与外部市场节奏同步的一种组织能力[6-8]。研究认为时间节奏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发挥重要纽带作用。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关于吸收能力、时间节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与相关实证分析研究较少。而已有研究尚存2大缺憾:①学者们已对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9-10],也有学者探讨过时间节奏与绩效、创新的关系[11-12],对时间节奏在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中所起的作用却鲜有关注。事实上,有关时间节奏的实证研究常见于国外研究中,中国情境下的实证探讨较为少见;②以往研究在剖析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时,大多基于单一维度角度分析,没有细化吸收能力的子能力对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不同影响机制[13],这就需要进一步细致的分析和全面的讨论[14]。
鉴于此,研究从时间节奏的视角,探究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机制,丰富和拓展相关理论;在实践上,给企业如何把握时间节奏促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提供启示。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 吸收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的概念是由Cohen和Levinthal[15] 首次提出,认为是企业用于识别、消化和利用外部知识的一种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企业拓展外部知识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16]。随后,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系列研究,其中,Zahra和George[17]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企业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它贯穿于企业系列惯例和路径中。同时,用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这4个维度把吸收能力归纳为2个子能力:①潜在吸收能力,是指获取和消化2种能力,旨在促进企业识别、分析及获取与企业的运营密切相关的各种外部新知识;②现实吸收能力,包括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现有知识发展、细化或者与新转化知识结合,融入企业的运营实现商业化产出。吸收能力的路径依赖性除基于个体成员间的互动,还依赖于企业间的经常沟通和知识分享[18]。吸收能力是企业吸收并利用外部知识的重要方法,更是对知识发展方向甚至整个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核心因素[19]。研究认同Zahra和George的观点,并从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2个子能力展开研究。
已有文献对技术创新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根据创新程度的标准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式技术创新和突破式技术创新[20-21]。渐进式技术创新是企业基于原有的知识和技术模式,对产品、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局部的调整或改进,服务于主流用户需求[22];突破式技术创新是企业开辟新的知识资源和技术模式,对产品工艺或流程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可能暂时不符主流用户的偏好[23]。渐进式技术创新和突破式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创新的商业化价值[24-25],
1.1.1 潜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
潜在吸收能力推动企业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积极作用于技术创新。首先,知识的获取能够扩展和深化原有知识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具有缄默性、复杂性和难以模仿等特点的知识资源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27]。其次,知识获取能够促进企业的战略柔性化,使其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时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组织资源,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保障[28]。另外,学习氛围浓厚的企业总能时刻利用自身的知识消化能力源源不断地吸收外部知识,丰富和拓展自身现有的知识资源,即企业的组织学习,这种自我加强的性质能够提升现有知识基础的利用效率,这也说明了潜在吸收能力可以正向显著影响渐进式技术创新。而突破式技术创新活动则是表现为一种脱离企业现有知识基础和技术模式下的创新活动,其所需要的异质性新知识与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具有一定偏差[29],而外部知识的获取与消化可以避免企业受到现有知识和能力的约束[30],进而有利于实现突破式创新。因此,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a):潜在吸收能力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1(b):潜在吸收能力对突破式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1.2 现实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
基于知识角度进行分析,现实吸收能力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一是知识转化能力能够在企业现有组织运营基础上改善、扩展现有知识和能力,将外部知识转化成创新活动所需的重要知识要素,可以有效避免吸收能力的路径依赖程度[31];二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所获取知识进行核心思想和精华转化和利用,这将极大地提升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一系列惯例和规范都将对企业现有技术、产品以及组织结构进行更新和完善。另外,现实吸收能力对突破式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突破式创新是基于全新的技术知识展开的[32],无论是依托于新知识还是将新知识进行转换并结合现有知识都能实现突破式创新[33]。知识资源都需要经过企业内化与整合的过程,而现实吸收能力决定了知识转化和利用的效率和作用,同时企业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利用能力能够实现知识路径和基础的改变与不断更新,往往能够发现潜在的客户需求和新市场[34],为企业的突破式技术创新提供了极大的潜能。因此,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c):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式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1(d):现实吸收能力对突破式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时间节奏的中介作用
Gersick首次提出时间节奏(Time Pacing)的概念,是指组织在复杂环境中根据一些重要的时间点获取自身内部节奏的能力。Okhuysen基于组织结构视角,认为时间节奏能够促使人们时常搁置眼前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思考,定期评估业务进展情况。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学者认为时间节奏是一种规范,它旨在引导组织成员在正确的方向、恰当的程度付出努力。时间节奏的具体应用常见于新产品的研发与投入、新市场的拓展等都必须按照既定的一些程序化的日程表来进行,使企业的各项组织运营有节奏可循。根据组织适应理论的思想,时间节奏实质上就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增强组织柔性保持企业自身内部节奏与外部环境节奏同步的一种组织能力[35]。
时间节奏具有3个基本要素,即绩效测量、过渡及节拍。绩效测量主要测量各项业务的速度和速率以及流程时间;过渡是指组织运营过程中各项业务的过渡,例如,季节转换引起的变革机制、公司收购兼并或者人员重组、提高生产批量等;节拍主要指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和主要竞争者等外部利益者的主要节拍。企业掌握时间节奏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必须实现各项业务之间自然顺畅如舞步式的过渡。而时间节奏的核心在于构建易于操作的变革节拍。同时,企业需要时刻保持与市场同步以及应对竞争对手等挑战。
吸收能力对时间节奏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吸收能力是贯穿于企业惯例和路径中的动态能力,而潜在吸收能力在不断获取和消化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企业有效克服在组织学习和创新过程中的组织惰性,极大程度地提高员工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由此,潜在吸收能力能促进组织运营在既定的程序化日程表上实现舞步般的转化与过渡;二是现实吸收能力能够不断地促进组织过程和路径的发展,实现企业创新活动过渡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地缓解由时间节奏导致的企业压迫感[36],现实吸收能力与时间节奏交互作用共同提高企业绩效;三是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二者的交互作用能够使企业保持对市场变革的敏锐性,从而使战略管理者采用按照时间节奏所预测的时间表来衡量事件进程,减少不必要的探索,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并加速执行进程,使组织及时调整其内部节奏、转向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否则企业将有可能面临决策失误的危险。因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a):潜在吸收能力对时间节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b):现实吸收能力对时间节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时间节奏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首先,时间节奏要求企业的组织运营依照既定的程序化时间进程有规律地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管理战略资源的流动和能力构建,协调现有资源、创新项目进程并且评估项目进展并做出调整[37]。其次,基于组织适应理论的视角,企业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创新节拍不断调整业务流程,企业通过把控项目的重要时间点有节奏地实现技术创新活动,准确定位产品和流程的研发与投入时间点,实施产品的新性能创新或突破式创新,由此获得优先占领市场份额的创新优势。相关研究也表明,时间节奏有助于战略管理者及时发现重要时间节点,对创新所需资源进行整合[38],协调各部门的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正运用摩尔定律不断地挑战甚至颠覆传统行业,即一切事物“Uber化”,这种现象深刻地体现出时间节奏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作用和指导价值。因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时间节奏对渐进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时间节奏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进一步分析认为,吸收能力积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最为关键的是时间节奏这一组织能力使潜在、现实吸收能力获得了深度应用,也就是说,时间节奏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着中介桥梁作用,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4a:潜在吸收能力通过时间节奏中介作用于渐进式创新;
H4b:潜在吸收能力通过时间节奏中介作用于突破式创新;
H4c:现实吸收能力通过时间节奏中介作用于渐进式创新;
H4d:现实吸收能力通过时间节奏中介作用于突破式创新。
综上,提出如下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收集与样本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对样本数据进行收集。问卷的发放地区范围主要为珠三角地区,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参考已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了原始问卷。在正式发放之前我们首先开展了预调查,随机抽取了20位MBA学员和10家企业,并针对反馈的问题对问卷作了修订。问卷最终的发放方式有以下3种:①通过高校在读MBA学员发放;②借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途径发放;③直接发放给调查范围的各企业。总共发放问卷达600份,最后回收了调查问卷259份,筛选去掉无效问卷38份,获得最终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36.8%(见表1)。
2.2 变量测量
研究中的吸收能力、时间节奏、技术创新变量的测量皆采用Likert五分制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研究中自变量为吸收能力,时间节奏为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为因变量,控制变量有企业的目前销售额、资产总额和所有权性质(见表2)。
2.3 信度、效度检验
研究采用SPSS1 9.0中的Cronbachs α值用以检验各变量的信度,使用LISREL 8.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用以检验变量的效度。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70即表明信度较好。通过数据分析检验发现,各主要变量信度值均大于0.71,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各变量的探索式因子分析显示观察变量的CITC值都大于0.4,表明所有量表皆与原假设一致(见表3)。
在效度检验方面,首先,由于问卷中大部分变量的测量都是参照和借鉴过去学者的相关研究,是一种成熟量表,再通过企业访谈、专家咨询等步骤的修正,因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其次,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变量的区分效度、收敛效度。通过构建一个5因子模型与构建的Harman单因子模型进行比较。采用χ2/df,RMSEA,IFI,CFI,NFI,NNFI这6个拟合指标来衡量模型的拟合效果,通常认为χ2/df<5,NFI,IFI,CFI,NNFI>0.90,关于RMSEA
值,只要不要大于0.1即可,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见表4),各拟合指标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另外,通过与Harman单因子模型比较,5因子模型各拟合指标明显优于Harman单因子模型拟合指标,说明各变量有较高的区别效度。同时,研究中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后的因子载荷在0.58至0.85之间,并且T值显示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表明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相关系数分析
将吸收能力的潜在、现实吸收能力两个维度,时间节奏以及技术创新的两个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各变量间相关性较为显著,表明模型和假设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接下来检验各变量之间内在机理的条件。
3.2 理论模型的检验
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时间节奏的中介效应,表6,表7显示了回归分析结果。表6中的模型2a结果说明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式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65,p<0.001;β=0.324,p<0.001),H1a,H1c获得支持。而模型3a结果表明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时间节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07,p<0.01;β=0.397,p<0.001),H2a,H2b获得支持。模型4a表明时间节奏对渐进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β=0.675,p<0.001),H3a得到支持。模型5a是引入中介变量的影响模型,与模型2a相比较发现在引入时间节奏后,潜在吸收能力对渐进式创新的显著影响变弱,而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由显著变为不显著,此时时间节奏对渐进式创新仍有显著影响。依据Baron和kenny关于中介作用的判断,时间节奏在潜在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现实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H4a,H4c获得支持。
同理,在表7中,由模型2b可知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突破式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34,p<0.01;β=0.321,p<0.001),故H1b,H1d得到支持。由模型3b可知H2b获得支持。由模型4b知H3b得到支持。根据模型5b表明时间节奏在潜在、现实吸收能力与突破式创新关系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H4b,H4d均获得支持。
4 结论、启示与不足
4.1 结论
以221份来自于珠三角企业的样本数据对吸收能力、时间节奏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吸收能力(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吸收能力(潜在、现实吸收能力)会影响时间节奏并进而作用于技术创新(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在现实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以及在吸收能力(潜在、现实吸收能力)与突破式创新关系中时间节奏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潜在吸收能力与渐进式创新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4.2 理论意义
第一,丰富并拓展了吸收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到目前为止,却鲜有研究关注吸收能力子能力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渐进式及突破式创新对企业能力和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需要区别不同的类型研究才有可能完全反映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提供了研究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的新视角。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组织学习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不仅有直接影响,还有基于时间节奏的间接影响,具体而言,潜在、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存在着“潜在、现实吸收能力→渐进式、突破式创新”,以及“潜在、现实吸收能力→时间节奏→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直接和间接2种路径。
第三,回应并充实了时间节奏相关理论的研究。研究认为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时间节奏,渐进式创新依托组织原有的技术轨道和路径进行创新活动,因此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需要把控重要时间节点,并根据技术创新的实际进展及时调节时间节奏,形成更为合理和适合企业的时间节奏;突破式创新则完全依赖新的技术轨道开展,因此创新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并且突破式创新需要消耗企业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因此企业必须调整组织内部的时间节奏,实现创新活动有节奏的过渡与节拍,获取更好的创新绩效[39]。此外,探讨回应和丰富了Gersick[40]和Barkema以及Turner等有关时间节奏整合组织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观点的相关实证性研究。
4.3 管理启示
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吸收能力的培育,有意识地强化内部知识整合与利用以及外部知识的交换、转化。受吸收能力的促进影响,企业应按照技术创新战略的需要对吸收能力进行高效管理和运用。在企业开展渐进式创新时,更多地需要整合内部知识,在原有的技术轨道和组织路径上提供产品、工艺或服务满足主流顾客的需求;当进行突破式创新时,企业需要从外部知识资源吸纳新的信息和知识,对内部知识与新知识的高度融合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企业所形成的创意和理念,往往能发现新的市场或挖掘出新的顾客需求[41]。另一方面,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研发、生产等企业内部组织间实现密切联系与合作,关键在于各部门是否严格遵循节拍的规则,对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等业务进程都必须按照制定的日程表进行,协调时间轴上不同活动的节奏以保持各部门努力方向的一致性,从而避免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干扰。同时,应密切监控关键转换环节并相应地制定高效率的转换策略,实现舞步式地处理好业务流程各步骤间的转换,另外,企业应积极响应供应商、合作伙伴和主要竞争对手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时间节奏,使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实现节拍同步。
4.4 研究不足
第一,研究对象为珠三角地区企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选择更广泛的区域收集样本数据。第二,研究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属于静态分析,但吸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因此时间节奏对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需要更为严密的研究设计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第三,只选取了时间节奏讨论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缺乏对三者之间交互效应的研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特点如何对吸收能力以及时间节奏产生影响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Hitt M A,Ireland R D,Hoskisson R H.Strategic management(4th ed)[M].Cincinnati:South-Western,2001.
[2] Hamel G,Prahalad C K.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3] Laursen K,Salter A.Open for innovation: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2):131-150.
[4] Lane P J,Koka B R,Pathak S.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4):833-863.
[5] Steven Levy.In the plex:how google thinks,works,and shapes our lives[M].Simon & Schuster,2011.
[6] Gersick C J G.Pacing strategic change:The case of a new ven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1):9-45.
[7] Eisenhardt K M,Brown S L.Time pacing:competing in markets that wont stand stil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2):59-69.
[8] Dibrell C,Davis P S,Craig J B.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temporal ori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environment synergy[J].Journal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2009,2(2):145-162.
[9] Cockburn I M,Henderson R M.Absorptive capacity,coauthoring behavior,and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 drug discovery[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8,46(2):157-182.
[10]Lichtenthaler U.Absorptive capacity,environmental turbulence,and the complementaril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ocess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9(52):822-846.
[11]Okhuysen G A,Waller M J.Focusing on midpoint transitions:an analysis of boundary condi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1 056-1 065.
[12]Dougherty D,Bertels H,Chung K,et al.Whose time is tt? Understanding clock-time pacing and event-time pacing in complex innovations[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13,9(2):233-263.
[13]Jansen J,Van Den Bosch F A,Volberda H W.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999-1 015.
[14]Volberda H W,Foss N J,Lyles M A.Absorbing the concept of absorptive capacity:how to realize its potential in the organization field[J].Organization Science,2010(21):931-951.
[15]Cohen W M,Levinthal D 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 & 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569-596.
[16]Deeds D L.The role of R&D intensity,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wealth in high technology start-up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18(1):29-47.
[17]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18]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5):128-152.
[19]Cohen W M,Levinthal D A.Fortune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J].Management Science,1994,40(2):227-251.
[20]Dewar R D,Dutton J E.The adoption of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1):1 422-1 433.
[21]Freeman C,Soete L.Developing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J].Research Policy,2009,38(4):583-589.
[22]Tushman M L,OReillv.Evolution and revolution:mastering the dynmaie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8(4):8-30.
[23]张洪石,卢显文.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辨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64-166.
[24]Henderson R M,Clark K B.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6):9-30.
[25]Millson M R,Raj S P,Wilemon D.A survey of major approaches for accelerat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2,9(1):53-69.
[26]Valle S,V zquez-Bustelo D.Concurrent engineering performance:incremental versus radical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19(1):136-148.
[27]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a(17):109-122.
[28]Von Hippel E.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9]Kimberly J R.Organizational size and the structuralist perspective:a review,critique,and proposal[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6:571-597.
[30]Dyer J 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31]Todorova G,Durisin B.Absorptive Capacity:Valuing a Reconceptual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3):774-786.
[32]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33]Hill C W L,Rothaermel F T.The performance of incumbent firms in the face of rad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57-274.
[34]Dess G G,Beard D W.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ask enviromn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1):52-73.
[35]谢卫红,蒋 峦.组织柔性与竞争优势研究——IT、模块化、时间节奏的解释[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6]布朗,艾森哈特,吴溪.边缘竞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7]Barkema H G,Baum J A C,Mannix E A.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 new tim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916-930.
[38]Turner S F,Mitchell W,Bettis R A.Strategic momentum how experience shapes temporal consistency of ongoing innov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9(7):1 855-1 890.
[39]许树沛.边缘竞争战略的特征与战略方法[J].经济管理,2001(18):27-33.
[40]王 淼.企业的适应性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1]孙永风,李 垣,廖貅武.基于不同战略导向的创新选择与控制方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4):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