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祝
(河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在新科技革命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主基调。而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企业先验知识存量,也取决于企业从外部环境识别、消化和利用有价值的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商业学习和创新战略的能力。厘清企业知识结构发展脉络,协调知识搜索、获取、消化和应用等一系列惯例和过程为形成企业动态竞争优势,提升创新系统开辟了新的道路,也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吸收能力作为企业对外部环境新知识的反应,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证实了Cohen和L evint ha关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理论,认为企业吸收能力正向作用创新绩效[1-3]。但是,不一样的声音仍然存在。国外学者H er at h和Mahmoo d发现,在战略定位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吸收能力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4]。国内学者W ang C和H an Y、Y ong和L i u的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直接关系并不显著,吸收能力调节知识资产、外向直接投资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5-6]。而F er r er as等实证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中介作用创新绩效。[7]
可见,学者们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怎样的关系,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何种作用的认识并不一致。鉴于此,文章采用“W hat(吸收能力是什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有什么关系)”——“H o w(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分析路线对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为学术界深入认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和作用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使研究不再将目光集中于某一作用点上,丰富了创新理论,而且在实践层面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提升企业动态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Cohen和L evint hal首次提出吸收能力这一组织学习外部知识的经典概念,他把吸收能力描述为企业在实践中识别并评估外部知识,积攒这种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的能力[8]。后来学者的研究多以Cohen和L evint hal的理论为基础,一定程度上都是围绕着知识的识别、获取、消化和应用对吸收能力进行描述。如,Mo w er y和O xl ey从国家创新系统层面指出吸收能力指国内企业能够将国外企业知识中不易察觉并可以提升技术水平的那部分内部化的能力[9];而K im从学习层面把吸收能力概括为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是组织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组织创新性学习的能力[10]。L ane和L u b at k in从组织层面提出“相对吸收能力”概念,即企业了解、掌握、整合新知识并达成企业目标的能力。[11]
此后,L icht ent hal er进一步具体化吸收能力的概念,强调先验知识在吸收外部新知识起基础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分辨、内化并将吸收的知识实践于组织学习、商业活动和组织创新的能力[12]。T o d or ova和D ur i si n引入“认识价值”理论,认为吸收能力各个维度受“社会化机制”的影响[13]。P at t er son和Am b or sini从动态组织创新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内部资源的搜索、获取、吸收、转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创造公司知识,提升创新系统的能力。[14]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吸收能力的界定并不一致,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存在一致性,吸收能力是企业以先验知识存量为基础,主动获取外界有价值知识的能力,即企业在动态市场竞争中转移隐形知识、利用实际知识进行组织学习、商业活动,实现组织创新的能力。综合国内外现有文献,本文将吸收能力概括为:吸收能力是一系列惯例和过程,在该惯例或过程中企业通过某种渠道,从外部环境中识别、获取、吸收,并与企业原有先验知识整合从而应用于实践创新和商业开发的能力。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其中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在三大理论层面中均有所体现。
学术界最早检验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当属Cohen和L evint hal两位学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层面,认为企业创新努力通过影响吸收能力使其与先验知识融合,实现企业创新绩效提升[8]。同时共同认知信任、共同语言能够促进企业知识搜索、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一般来说,受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需求差异的影响,不同行业企业创新能力也存在差异。如Scuot t o等分析了来自全球215家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数据,得出社交网站创建用户共享社区与外部行为者互动,识别并吸收有价值行为者信息,从而产生创新并最终用于商业[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科研成果是提高后发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表明,重视科技投入,提升自身知识消化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生产力。
总体来看,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无显著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科研能力、创新产出成果较为严密的信息科技行业。供应商、科研院所、客户和竞争者是企业外部创新知识主要来源,受创新对象和开放程度的影响,企业创新获取信息质量存在差异,导致创新绩效不同。任爱莲以我国109家中小电子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检验,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对创新开放度下顾客和竞争者的创新绩效关系并不显著[15]。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前者侧重于获取动态竞争优势,提升创新系统,而后者侧重于维持动态竞争优势。付敬和朱桂龙探讨知识源化战略下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关系不显著,而实际吸收能力对财务绩效无直接影响。[16]
随着研究的深入,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佐证。高吸收能力国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科研成果能够促进新技术知识和生产率的增长,但超过某一阙值后,吸收能力对技术知识和生产率起反作用[17]。行业层面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也得到证实。国外学者St oc k等以新产品的技术性能表示新产品开发绩效,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对1930—1993年的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吸收能力的回报逐渐减弱[18]。国内学者石娟和刘珍运用泊松回归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130家高新技术企业,结果发现,吸收能力在调节技术接近度的基础上,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19]
探讨吸收能力作用创新绩效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文章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解析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作用过程,以期解决吸收能力作用创新绩效的“黑箱”。
1.国家投资构建和后发国家赶超条件下
知识吸收能力作为后发国家识别、吸收先进国家先进技术的能力,高吸收能力能够实现后发国家快于先进国家创新的速度,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创新绩效的提升,缩小两者差距,达成经济收敛。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均有吸收日韩等后发国家追赶经验从而提升技术实力事例的支持。同时,加大对科技培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等投资构建吸收能力的投入能显著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生产力。
2.组织学习和学习型战略联盟条件下
组织学习条件下,创新绩效是特定学习模式下组织学习的结果,而组织学习与吸收能力相互促进、联系密切,企业吸收外部环境有价值信息实现知识转移增加知识存量后,可以有效促进组织学习,加快创新速度和范围,促进组织创新绩效的实现并带来未来创新动力。L ane等以跨国合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的影响,认为高吸收能力利于企业掌握外界环境有价值信息精准预测技术知识本质。[20]另外,企业搭建学习型战略联盟平台,通过知识共享、资源配置,将潜在知识转化为企业实际知识,借助这些资源有助于促进吸收能力,支撑创新绩效的实现。[21]
3.网络组织单元和网络关系强度条件下
企业占据开发新知识的网络中心位置,在吸收能力推动组织单元内知识、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和网络位置交互作用下,将直接影响创新绩效[22]。而外部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能够加快吸收能力获取社会资本、从而提高创新效率。与此同时,强网络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知识获取动态性和积极性,利于企业加强信任、信息分享、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创新绩效的提升。
1.吸收能力调节作用创新绩效
基于知识溢出的研究。学者研究出发点在于知识本身具备的刚性、隐形和复杂性特点,将以上因素作为验证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变量。企业识别、获取外界环境新知识在短时间内难以内化为企业实际新知识时,吸收能力促进知识溢出的吸收。同时,知识溢出会降低企业对产品的资金投入,高知识溢出利于竞争对手模仿而使产品成为公共物品,降低了企业产品绩效和动态竞争力[23]。Nicol ai等利用丹麦169家非公有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用户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吸收能力在吸收外部环境有价值信息时能够有效调节用户知识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24]
基于智力资本的研究。智力资本的获取以企业强吸收能力的知识获取、实践为依托,但先验知识浅薄,吸收能力弱的企业,智力资本难以直接转化为创新绩效。L e w in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是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总体来看,基于智力资本视角下吸收能力调节创新绩效的研究相对薄弱,论证和实证检验仍需深入。[24]
基于社会资本的研究。网络中心位置主要表现为某一业务单元在组织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网络地位较容易吸收新知识并创造高绩效。企业某一部门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即与其他部门沟通顺畅时,则该部门吸收能力较高。T sai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吸收能力强弱影响网络中心位置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企业吸收能力强时,网络地位和创新绩效则随之增强[23]。而社会组织关系涉及知识输出者与接收者的关系、合作者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关系等多个指标,研究表明吸收能力掌握信息与环境的能力越好,调节社会组织资本和创新绩效的作用越显著。[25]
2.吸收能力中介作用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在第三方因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充当调解员。本文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中介影响效果归纳为三个层面,即资源层面、创新层面、知识层面。
基于资源层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证分析主要从智力资本、内外部创新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方面考虑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智力资本作为静态无形资产,是企业各类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价值创造和创新创造力实现的重要基础,其维度可分为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26]。同化新技术、创造员工掌握技术研发和实践能力、应用技术知识能够有效促进智力资本,而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增强智力资本来促进创新绩效[27]。另外,内外部创新资源作为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和财富创造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交互影响。与此同时,发展培训和投资可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并增强员工吸收能力,为组织创新提供支持带动组织变革。
基于创新层面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从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创新工具三个方面考虑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创新网络是创新主体创造新产品或流程的商业网络,从而调动和重新配置网络价值的系统[28]。开放创新背景下,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与企业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吸收能力的异质性积累有助于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在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间发挥着中介作用[29]。再者,开放式创新工具利于组织资本的积累,提升企业吸收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R ass等调查了吸收能力在创新工具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发现开放式创新工具可创造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关系的稳定。[30]
基于知识层面的研究。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分析知识层面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组织知识网络关系、外部知识搜索策略、外部知识流入。最近的研究中,W ang等构建了吸收能力中介模型,通过调查251家中国企业,发现知识网络关系密切能够强化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存在联系机制[31]。而F er r er as等通过调查西班牙102家生物技术企业,厘清了吸收能力中介作用下外部知识搜索策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提升外部知识搜索策略的政策建议[32]。与此同时,Q u分别从外部知识流入和环境不确定下知识搜索实证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33]
本研究以吸收能力为核心,归纳总结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以及二者关系的作用过程,阐述每种机理对创新绩效的驱动和制约作用,从而打开了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黑箱”。本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1)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表现为:促进作用、无显著相关性和倒U型非线性关系;(2)吸收能力直接作用创新绩效,二者关系显著。高吸收能力可帮助企业识别外部环境有价值新信息和新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应用于创新实践,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动态竞争力;(3)吸收能力间接作用创新绩效,吸收能力调节知识溢出、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同时吸收能力中介作用创新绩效,即第三方因素(如资源、创新、知识等)影响吸收能力,进而通过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为二者中介变量。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发现现有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展望:
一是现有研究没有系统考察吸收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目前,学者们主要围绕吸收能力的“存在性”探讨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是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作用机理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把企业吸收能力分为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那么潜在与实际吸收能力是否对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动态竞争竞争环境下不同行业和市场组织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是否一致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应探讨吸收能力的特征、作用、维度(获取、消化、转化、应用)、权变因素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二是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把吸收能力作为解释变量进行讨论,而对影响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的前置变量,即什么因素影响吸收能力,继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可丰富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影响二者关系是多元的,可从组织内部、组织层面、组织间层面出发,考虑内外部研发投入、创新模式、组织结构柔性、关系维度等前置变量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必要识别作用过程中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总之,厘清吸收能力作用创新绩效路径,提出针对性措施,才能更好丰富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理论研究,并为企业增强吸收能力促进创新绩效,进而提升动态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三是研究层面大多集中于企业层面,对国家层面和个体吸收能力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中大多从单个层面探讨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忽视了各个层面的联系。若研究集中于企业层面,则难以追踪动态环境和市场变化;若研究集中于行业层面,则结果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未来可采取跨层面探讨企业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综合分析、系统考量的基础上重视各个层面对二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