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由主演变成节目主持,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课堂的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当今的课堂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本文我谈谈使用“导学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体会。
“导学案”顾名思义,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教师在课前设计编制设计好学生课堂学习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操作方法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去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用“导学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比较发现”、“归纳总结”、“实践运用”与“拓展延伸”几个环节来实现的。
我们知道,一份导学案主要包括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几部分。首先,教师要编好“设问导读”中的问题及引导步骤,编写时问题不要提得太大,探索步骤的跨度尽量小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能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功感,这就是“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会操作也能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接着,当完成实践操作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过程或结果,发现其特征或共性,这就是“比较发现”。最后让学生根据发现和理解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归纳总结”。例如,初三垂径定理设问导读: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 ,平分这条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 。
如图,CD是直径,CD⊥AB于点M,那么AM= ,
推论:平分弦(这条弦不是直径)的垂直于,并且平分弦所对的。
推广:①平分弦,②垂直于弦,③过圆心(直径),④平分劣弧,⑤平分优弧,这五项中把任意两项作条件,其余三项作结论都 。
“实践运用”是通过自学检测、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等形式来体现的。自学检测题目要涵盖本课所有基础知识,尽量简单。学生完成自学检测后,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小组展示、班内展示、老师评价(老师评价时,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表扬,多鼓励)。例题以本课基础简单组合为主,先让学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评,小组(或班)内展示,教师激励评价(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指出错误原因)。巩固练习题目要涵盖本课所有基础知识,学生独立完成后,及时纠正错误,组织全班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展示做得好的练习本,表扬完成得好的同学。
“拓展延伸”是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高级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方法的迁移和串联,同时要引导学生归纳题目的基本模型。例如,初三数学圆心角,圆周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拓展练习题:【如图AB是⊙O的直径,过半径OA的中点G作弦CE⊥AB,在上取一点D,直线CD、ED分别交直线AB于点F和M.求∠COA和∠FDM的度数;】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时可以给学生指出:①题中条件“AB是⊙O的直径”会联想到“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或垂直于弦的直径,或OA=OB=OC”;条件“半径OA的中点G”会想到“”,结合条件“弦CE⊥AB”,很容易就联想到“Rt△COG中,”,所以立即就转移到“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0,或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OCG=30°”从而求得∠COA=60°。②求∠FDM的度数,可转换为求其补角∠CDE,而∠CDE是一个圆周角,所对的弧是CE,结合条件“弦CE⊥AB”,会想到垂径定理,和“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就得到∠COA=∠CDE=60°,从而求得∠FDM=120°。这就是通过对已知的联想、知识的串联、数学模型的转移等对学生拓展延伸学习能力的培养案例之一。最后,再强调一点,在使用“导学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环节——激励评价。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石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