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必成
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比例高,数量大。残疾人口总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所以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起步晚,难度大,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基础仍然薄弱,存在着设施不全,资金不足,师资短缺,入学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陕西省靖边县特殊教育事业为例加以分析,阐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策略,供同行商榷。
靖边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靖边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靖边县特殊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位于靖边县南环路。
2010年,市县两级联合在南环路落实土地17亩,规划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靖边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2015年9月该校迁入新校区后学校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教室、办公室、语训室、感统训练室、康复训练室、体能训练室等教学用房和食堂、宿舍等生活用房一应俱全。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完善。现以成为一所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可容纳300多名各年龄阶段残疾学生上学需求的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入学率低。靖边县现有残疾人共计20130人,其中7~14岁385人在上学,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只有75人,且大多来自外县,入学率不足30%,远远低于国家要求的80%以上的标准。
(二)专业教师短缺,无编制,教师队伍老龄化。靖边县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职工29名,一线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2人。分听障和培智两个部,听障部有语言训练班和一至九年级10个教学班,开设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美工、体育、律动、语言训练、劳动技能、计算机等12门课程。培智教学部开设语文、数学、康复、音乐、美术、手工、生活指导等10门课程。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学历都普遍偏低,很多教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成为制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发展靖边县特殊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加大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少年,关心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领导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专业化水平。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对校级领导以及管理干部进行定期、专业的培训,学习最新的特殊教育理论、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外特殊教育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发展。特教教师应积极学习,自觉更新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客观地认清特教教师职业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轻松驾驭特教专业知识,服务特殊教育事业。
(三)加大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
1.由于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于普通教育,靖边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资质比较低,这是影响特殊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的特点,合理地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充足的教师。
2.加大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以便特殊教育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特殊教育的发展。
3.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制定普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学习需求,使大多数任课教师能够接受正规的培训,不断掌握新的特教理念。就是要用公平、公正的原则支持和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
4.在骨干队伍形成、职称评定、荣誉评选等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适当的倾斜,增强当前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的信心。
5.多种形式吸引一批富有爱心、有志于从事特教事业的优秀人才来特殊教育学校中任教。另外,可适当聘用有志于且有能力从事特教的外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