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英雄故 追寻信仰力量

2016-05-30 01:59陈宁王晓方孙昶陈艾迪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4期

陈宁 王晓方 孙昶 陈艾迪

土城古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的发轫之地。

红军曾在这里借助小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势,打响了青杠坡阻击战。至今,在土城镇周边,还留下了战地医院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许多珍贵的革命遗迹。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这天采访组走进古镇,在青堂瓦舍和酒馆茶楼间辗转寻觅到了那段历史的遗迹和见证者。

“青石板上还有红军的体温”

从四渡赤水纪念馆后门出来,到达土城古镇时,已经是下午。走在光洁的青石板上,习水县委组织部干部向小东告诉我们,这条长约2500米的长街就是土城最著名的“长征街”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沿街很多家门楣上还挂着“红军驻地”的小牌子。

向小东介绍说,中央红军1935年1月到达土城时,天寒地冻,红军却身着薄薄的单衣,衣衫褴褛。尽管这样,为了不扰民,红军也没有进老百姓家休息,而是借用老乡家的门板当铺板,顶着寒风互相拥靠着,露宿在了这条老街的青石板上。即使时间已经久远,土城的老居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老街的青石板不是普通的青石板,“不信你摸摸看,上面还有他们的体温!”

记者在一家茶馆找到了土城长征街的老街长92岁的罗明先老先生。寒暄过后,记者问及红军初到土城的往事。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提到81年前的一幕幕,老人仍然记忆犹新。“1935年,我才11岁。红军来之前,白军谣传红军‘共军共匪,共产共妻。镇里老乡们都很害怕,除了走不动的老人,大多跑到了后山。我家只有大我3岁的哥哥留下来看家。”撇开茶碗上的茶沫,罗老接着说,“山上心惊胆战地躲了一天后,哥哥喊我们回家:‘红军既不共产也不共妻,好着呐!”就这样,罗明先和将信将疑的百姓们开始陆续回到镇上。

渐渐地,他感到这支队伍确实不一样。“小时候家里有间小杂货铺,红军从来不拿百姓的东西,我卖香烟,他们给的票子都是苏维埃的票子。怕我们用不了,等他们再回来时,又用银元、铜元把纸票子换回去了。” 因为纪律严明,红军得到了土城百姓的信任。“现在想想,要是不换回去,留个纪念该多好啊。”老人喃喃自语。

不仅不拿东西,红军还把没收来的地主家的财产分给老百姓,还把盐帮里一两百斤的大盐块拿出来,砸小了分给大家。“那时,盐是稀奇货。”罗老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乡亲们都说,红军是我们干人(穷人)的队伍。”老人朴素的话语,让记者深深感到,荏苒的时光抹平了许多记忆,却没有抹掉耄耋老人心中那份最深沉的情感。

“红军哥哥教我把歌唱”

告别罗明先老人,采访组一行接着向前走。走到街边靠石坡的一侧,发现了一条狭长里弄,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毛泽东当年居住过的防空洞。这栋已经改造成土城卫生院职工宿舍的木屋,过去是一个很浅的岩洞,上有木屋瓦顶,下接岩穴,是最好的防空安全所。触摸墙壁,我们仿佛还能从这简陋的木屋中感受到红军的那段峥嵘岁月。

现在,这栋木屋是张邦珍老人的家。来到老人家中,看见老人正躺在摇椅上休息,接待采访组一行人的是老人女儿何仕丽。她告诉记者,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多年,一直不愿离去。很多时候,老人会看着墙上满满的主席照片,给孩子们一遍遍讲述红军到土城的情景。

何仕丽缓缓给我们讲述母亲提起过的一幕幕。那一年,张邦珍年仅12岁,生得又瘦又小,红军在外面搭锅煮饭时,她总馋得流口水。“红军看我们家穷,妈妈又没饭吃,就把自己的口粮省下一些给母亲。有时,还把锅巴铲下来给她当零食,妈妈在这之后一直叫他们‘红军哥哥。”

何仕丽接着说,妈妈那时最高兴的莫过于看红军宣传队表演节目。“每次演出,她都要挤到前排去看,也学会了几首歌曲。一次,朱德总司令的女儿朱敏,表演了号召大家斗地主分田地的节目,有趣极了。直到1972年,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和朱德的女儿朱敏来访,母亲才知道家里竟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住过的房子里。”兴之所至,何仕丽还哼唱起了当年母亲教她唱过的红军歌,依旧是那么动情……而老人浑浊的眼睛中,仿佛有亮光一闪而过。

离开老人家中,还能依稀听见“红军纪律要严明,行动听指挥……”的动人歌声。几十年来,这首歌老人唱给子孙听、子孙又唱给来访者听。那简单易懂的歌词和旋律,就像扎根在当地百姓心中红色的火种,延绵不断直至今天。

“ 红军门板”见证鱼水情

从老街一家家走过时,记者在不少老宅的门板上都找到补过的痕迹,一户江姓人家的两扇门板甚至有9个地方修补过,其中左边一扇還比右边一扇短约15厘米。向小东告诉记者,当地人把这样的门板亲切地称为“红军门板”,因为它们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军民情。

1935年1月29日,红军开始一渡赤水。为了支援红军,土城人采取了特有的方式——捐木板。罗明先和邻居们毫不犹豫地拆卸了自家门板和床板。20几个土城镇的年轻人还捐出了自家唯一的渔船,并跟着战士们学搭浮桥,帮红军一渡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

一月的河水冷得刺骨,“那时赤水河水流很急,中间还有石头。红军教老乡怎么搭桥,搭一座桥花七八个小时,务必搭得很结实,这样,人、马还有炮才都能过去。”提起过去的事情,老船工钟华青的后人在街边回忆着长辈讲述的历史细节。红军过了河后,用刀把岸一头的绳子给砍断,木板顺着河水又漂回了这边。“他们从水里捞出板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捞了板子修修补补就往门上装。”正因如此,直到现在土城镇的一些老宅的大门还保留着七拼八凑、厚薄不一的模样。即便这些门板已破烂不堪,长征街的居民们却很少有人舍得把它们换掉。“看到这些门板,就仿佛看到了红军!”一名镇里的年轻人边摩挲着门板,边说道。

走出土城街巷,已是暮色低垂。一边是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镇上,述说着红色记忆的古迹;另一边街巷两旁稍宽阔地段,则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一派闲适画面,采访组一行不禁有时空交错之感。沿途的见闻足可以让我们相信,历史虽已远去,却并没有被遗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居,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讲述者、守望者和记录者,英雄可以安然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