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的新媒体传播研究お

2016-05-30 01:09孟达曹若�オオオ�
当代音乐(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彩调生态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达 曹若�オオオ�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桂林彩调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困境,网络新媒体以其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关注的研究内容。本文论述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间的关系,实地调研了桂林彩调当下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从新媒体的角度提出其传承保护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45-02

一、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从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有利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从目的上来看,两者的目标基本一致。

二、桂林彩调概述

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百色河池等地,用桂柳方言演唱,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形式。桂林彩调又称“采茶戏”、“调子戏”、“大采茶”等。相传是由广西桂林永福的歌舞说唱演化而来,后发展过程中又融入其他民间戏曲元素,其中包括湖南的花鼓戏、云南花灯戏、江西采茶戏及桂剧等。彩调由清代发展至今,优秀代表作品层出不穷,如清道光、光绪年间的《王三打鸟》、《瞎子算命》、《双看相》,辛亥革命时期的《二女争夫》、《一抓抓磨豆腐》,后期脍炙人口的彩调剧《刘三姐》。

桂林彩调多取材于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其音乐唱腔分为腔类、板类和调类。桂林彩调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为调胡、扬琴、琵琶、三弦、唢呐、笛子等管弦乐器。武场则多为打击乐器如锣、钹、鼓,情景较为诙谐幽默。

三、桂林彩调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桂林几所彩调表演场所了解到,桂林彩调的关注人群多为老人,很少有年轻人观看其表演。桂林彩调的专业剧团也越来越少,其保护和传承面临以下的困境:

1内容题材较为陈旧,表演形式单一

桂林彩调距今发展已有两百多年,但现在被人们所传唱的依旧是一些老的剧目和旋律,表演形式依旧是“台上演、台下看”的传统模式,没有突破和创新。这些远离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无法与当代青年人产生共鸣,远离年轻人的娱乐、恶搞的消费审美要求。如彩调剧目《王三打鸟》,讲述的是王三在打鸟途中,趁着女主人公毛姑的母亲去亲戚家喝喜酒,偷偷地在门外与毛姑以对唱方式进行对话交流。双方产生好感后,毛姑的母亲处处为难王三,后来经过毛姑妹和王三的努力,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该剧目是桂林彩调中的经典剧目,但其故事情节及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完全背离现代社会发展,更是与年轻人的娱乐、生活方式相差甚远。

2专业传承人日渐减少

桂林彩调传承人都年事已高,也有很多传承人迫于经济压力而选择其他职业,导致桂林彩调传承人日渐减少,桂林彩调的专业人士青黄不接,人民大众越来越难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桂林彩调。笔者在田野采风中统计到,彩调中不乏有一些退休后仍志愿为人们群众表演彩调剧的,但表演过程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均为老年人,一些年轻的演员也表示将来可能不再从事这一职业。桂林彩调传承基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如今的年轻人都没有从事专业学习彩调的意愿,各个彩调表演团队中老年人占大多数,桂林彩调的传承人群急剧减少,传承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宣传力度小,关注度低

桂林彩调仅是通过传统的剧场剧院方式进行面对面式的演出,缺乏数字化的信息采集与编码解码,更缺少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与推广,没有相关的门户网站,更没有专业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推广,仅是一直任由其“自生自灭”的发展,关注度低。

四、生态文明视野下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的新媒体策略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音乐口传的传播方式,流行音乐数字化的程度较高,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的速度、广度以及传播效果较为理想,而传统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平台运用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認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

明确采集的内容,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从声音、图像等多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彩调剧《刘三姐》广为人知的原因正是因为一部电影《刘三姐》,电影中将彩调剧《刘三姐》中的传统剧情和传统旋律经过数字化采集和加工,使人物形象变得生动鲜明,歌曲旋律变得直观入耳,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2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工办法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根据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的进行改造加工,有步骤、有计划的根据受众的反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运作,邀请知名作词人、作曲人撰写新作品、开发新形式。

3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门户网站,由文化部门或者科研官方部门进行维护管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会化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培养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可寻找高校专业人士、文化艺术届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达到二次传播效果,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平台。

4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参与机制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网络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教育机制和科研机制,强化从学校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促进全民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指导人们树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健全民间相关公益组织的规范和引导机制,鼓励民间组织积极、理性、合法、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其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持续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草案中,生态文明都摆在了重要位置,全国政协委员、诸城派古琴传承人高培芬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是最好的保护”。有效利用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能带来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更能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

[参 考 文 献]

[1]何飞雁.广西彩调研究现状及展望[J].戏剧之家,2014(04).

[2]朱竑,韩亚林,陈晓亮.藏族歌曲对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0(08).

[3]边吴丽.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困境与机遇[J].北方音乐,2015(06).

猜你喜欢
彩调生态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典彩调进校园
期待山花更烂漫
娃娃彩调扬名声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广西桂林彩调的生存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