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涛
我们常常说向40分钟课堂要效益、努力创设高效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我认为做好有效备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这些天的网上研修,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做好有效备课。
一、研究课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老师应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备课,转变传统“格式化”备课,重备教材,更重备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备课中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讨,总结如下,以与大家交流。
二、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是地理备课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要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与难点,而且要着重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这样把“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在实处,才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为地理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灵活恰当地根据教学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争取让地理课堂活泼有序,这就要求我们对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理解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确定教学重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得到什么,作到心中有数。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这并不说明教师的课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就觉得一节课内容太少,没什么可讲的,也没什么可学的。这样的课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去准备,不但要备教材内容,还要备自己、备学生,通过反复钻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潛在的东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最大限度的向学生展现知识。
三、揣摩教法
教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教育科学有关理论等等。因此高效备课,必须要做到准确分析学情、符合教育教学有关原理、掌握地理教学方法与模式、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适当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一章前,我提醒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并自觉养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学生在收看天气预报的过程中,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天气符号,这样学生在家里无意当中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为学习新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对地理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相互探讨,启迪思维,得出初步认识,再由学生归纳总结,说出正确答案,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加深印象。这种思考、讨论、求证、解答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既使学生有效获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备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科特点要突出
在备课中,要利用一些插图,凸显一些知识,既直观,又形象。教师要学会画简图,用简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以上是我在地理备课中的几点体会,我认为,即使我们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在教学中,重视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中,我们还要加强研究,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