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源
摘 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手持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学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差别,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技能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岗位对口率低,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离职率高,跳槽频繁,岗位就业竞争力不强,情况不容乐观等方面。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近些年来总体上毕业生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2003年有20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2003至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年增长率高达44.27%,2011年至2015年间虽增速放缓,但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步突破了700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了745万,人才供应关系中供过于求矛盾凸出。十几年间,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几乎翻了近三番,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专科生的增幅最大。广大毕业生由于受到宏观就业形势所面临的经济放缓、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制约,使得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正在不断降低。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的今天,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生数量多,竞争压力大
近几年,高职毕业生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加上本科毕业生、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技校毕业生等,社会经济萎缩,工作岗位减少,竞争压力明显增加。
(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除供给大于需求外,结构性矛盾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区域选择不平衡现象凸显。绝大多数大学生就业更喜欢去东部沿海经济完善的地区以及大中型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地区,而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配套资源相对薄弱,对毕业生没有太大吸引力。随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向中西部的倾斜,中西部的人力资源需求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相对饱和;二是就业方向选择的不平衡。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进入传统的“好岗位”,如公务员行列、国企或者大型企业。但是目前只有近四成的大学生毕业后能进入这样的岗位。
(三)大学生自身不能准确定位,导致就业困难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就业总量也会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而保持平稳,但每年的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位,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正确择业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尤为重要,但许多大学生对自身估计过高、盲目自信,追求职业的标准仍然是体制内、高薪安稳等,导致小单位、基层岗位不愿意去,放不下身段,就业困难。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才开始考虑就业问题,面对就业前景茫然不知,寄希望于家庭的人际关系,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严重。一部分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还存在“盲从心理”,对未来就业前景只有模糊概念或者没有目标,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促进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树立灵活就业新观念
灵活就业指的是以个体创业、工作时间弹性化以及经营方向广等特征进行就业的一种择业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方式。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相对文化素养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更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的契机,不再局限于某些传统的经济组织如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等“香饽饽”,积极进行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学校也应通过报告会、分享会等讲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及基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等。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就业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二)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学习理论知识,也应该加强自身实践历练。经过社会实践可以很明了的看到自己与社会上的差距,更好的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的增加自身阅历,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早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校期间就应该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选择更加适应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人生自我价值奋斗的阶段贯通你的发展之路,所以有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前,要首先认识自己,更准确的定位自己,确定职业生涯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很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到方向后坚定不移的奋斗成长,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必不可少。
(三)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也随之出现了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以学生为本,面向企业和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积极修订和调整教学方案,和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基地,相关教师也应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提高教师素养,主动探索校企合作的发展途径。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应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检验和升华,通过深入企业学习,把握企业用人需求,提高自身的沟通协作能力、业务技术能力、抗压性和稳定度等,尽量缩短自身素养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把自身培养成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企业也应主动探索校企合作的发展途径,帮助学校制定明晰的项目培训标准和要求,给教师提供实地调研和学习机会,并给学生提供企业的一些实际工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在某一个具体真实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了解此岗位对应聘人员的技能和素养要求。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远且复杂的工作,就业问题作为影响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因素,需要高职院校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全社会都参与和行动起来,才会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孔令声,王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74-76.
[2]张永欣,白玉翠,孙秀梅等.开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9):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