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拉
语文的教学目的,有人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当然就是指具有良好读书习惯,能从书中吸取丰富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喜爱阅读,产生阅读欲望,以至品尝到阅读的快乐,语文教学工作首当其冲。作为语文老师,要意识到:学生要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得到感情熏陶。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我们真正追求和努力的。
一、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若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量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兴趣。
二、营造书香氛围
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意识,产生热爱阅读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有理由相信“环境育人”的道理。学生必须得到良好情境的影响,布置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班级是关健。
第一,在班级的墙壁上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学生容易理解的、接受的),选择一个板块粘贴学生摘抄的好词佳句(学生每周一句,选优秀的),在班级的后面建立一个“书香阁”,在上面贴上全班学生的名字,然后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上其“书名”、“大概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作为评比依据。第二,老师范读课文时,一定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语文老师,为了做到自己的“范”,我总是不断加强自己的范读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更直接,有效果。第三,每上完一篇课文,我都会在网上搜寻课文优美的阅读语音,利用课堂或是中午时间在班级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氛围和美感,激起他们阅读的涟漪。
三、閱读形式多样
每当语文早读时,参与其中不能少,一是监督,二是“下水做样”。齐读中,督促全班都能读,且要读得好。读得好的,及时发现,立即表扬,并让他们到讲台上来领读。有时可让学生自由大声地读,遇到课文中优美的句段,反复读。只有鼓励孩子们多读,在阅读中感悟,最后才会产生品读的“特效”。
除了在班级阅读外,空间可扩展到学校的阅览室。每星期安排一次开放阅读,就如同自助餐。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读书的类别及读书的方式,从自己的阅读兴趣出发,任自己翻阅。总之,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发掘阅读兴趣,班级里的阅读氛围和兴趣悄然间被带动、被感染,就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也都慢慢地喜欢上阅读了。
四、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阅读,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五、分享阅读成果
阅读习惯非一日之功,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也是煞费心机,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读书效果引向深入,评比奖励密不可分。
首先,以每周故事会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从中推选出1-2名学生参与到讲故事中来,学期结束后,保证每位同学至少讲1次。这样一来,充分展示同学们阅读的收获和带来的乐趣,并公平、公开评选出班级里的故事王。
其次,创设班级之星。在班级中分阶段评选出阅读进步之星、读书之星、辅读之星。总之,为激励学生的读书兴趣,营造班级你追我赶的读书态势,有时一句话的肯定或是一张小小的奖状,给孩子们送去的是莫大的荣耀和动力。
阅读无止境,并非一蹴而就,低年级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必须抓牢抓实。试想,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孩子,阅读基础何在?若不在一点一滴中努力积累,一旦到了高年级,再抓阅读,确实有难度,所以不得不下功夫,不然的话,真的来不及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教育渠道,为学生寻找到一个支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让他们尽情地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到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发现真谛、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