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晓奇
早在1961年,在王天眷先生创立了磁共振波谱学科后,磁共振技术有了规模化、系统化的实验阵地。50多年后的今天,磁共振与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学科无限交融,逐渐作为一种精确的影像诊断工具备受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青睐。
“我们研发的各项磁共振医学影像技术,最终还是要为临床服务”,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慧军说。
未名湖畔 铺就磁共振之路
作为一名“80后”,陈慧军与医学结缘已逾十年。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陈慧军即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了生物学工程方向博士。回溯到2003年初的北大,这一研究方向成立不久,他算是较早一批的“拓荒者”。也是在这里,他开始对磁共振技术有了模糊的概念。
怀揣着对磁共振更深一步研究的理想,陈慧军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快速地理解磁共振成像原理及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就这样,陈慧军开始深入钻研磁共振成像技术,主攻生理量化成像,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医学科研之路。
磁共振成像 探究血管壁的奥秘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多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血管造影成像方法来判断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而陈慧军认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管腔变窄了,你得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它变窄”。研究过程中,陈慧军发现,炎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机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中肩部和纤维帽区域的炎症是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还无法对这两个关键部位进行炎症量化成像。
回国后,承接之前的研究成果,陈慧军申请主持了“可涵盖肩部和纤维帽的动脉斑块炎症量化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斑块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方法。
量化肝功 为肝脏护航
抱着为祖国人民服务的理想,陈慧军瞄准了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肝脏疾病。在我国,肝病和肝癌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已经引起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治疗肝癌,首选切除术。但若切除部分肝脏后,剩余肝脏功能不足,极易出现衰竭症状,危及生命。因此,量化局部肝功能就成为临床所需。
陈慧军表示,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中多使用血清学指标、代谢性肝功能定量评估、综合评分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在术前全肝功能均匀一致的情况下,尚可准确。但面临诸多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肝功分布并不一致时,怎么制定肝切除范围呢?又如何准确评估术后是否存在肝衰竭症状呢“以前有学者利用传统成像技术来解决这一局部肝功的量化问题,但我觉得在此问题上还可以向前走一走”。
为开发在体量化成像肝脏储备功能上具备更高精确度的技术,他又踏上了新的科研征程。2015年,陈慧军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交替采集高时空分辨率動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肝脏特异性造影剂药代动力学模型的肝脏储备功能量化成像技术”,为量化肝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进入清华园以来,陈慧军就开始了研教一体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是利用信息智能化技术,研发出医学影像技术及进行图像处理,为辅助临床做准备”,他这样评价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表明了对团队成员的要求。“若拥有电子学或信息技术学科专业背景,能够与医学类、生物类科研人员进行联合研究,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视野开阔、交叉学科研究能力强的科研学者,为人体健康护航。”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与疾病展开了拉锯战,成功过,也失败过。正因医学的快速发展,延年益寿已不再是一句空谈;正因陈慧军这样的科研人员的孜孜不倦,身体健康才不仅仅只是一句祝福,而是演变成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