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为什么能在宋代成为茶盏的代表

2016-05-30 10:48吴小飞
收藏与投资 2016年5期
关键词:茶法窑口建窑

吴小飞

如今,青花瓷、青瓷、白瓷、彩瓷占据审美主流,而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朝,建盏是皇室御用瓷器,当时上至九五之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建盏为建窑所烧制,建窑即建州窑,遗址位于如今的建阳水吉,属于古建州辖区。建盏是黑瓷代表、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后传到东洋,成为日本贵族口中“无上神品”,到了现代,建盏仍被日本奉为国宝,并频频出现在中外拍场,成交价也不断攀升。

从陶瓷史来看,青瓷是瓷器之祖,始于商代,历史最为悠久,因其釉料简单易得,用草木灰就能烧制而成。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蓬勃发展,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到了宋朝,陶瓷工艺更上高峰,区区南北之说已不足以概括各窑口的盛况,取而代之的是“五大名窑”和“八大名窑”之说。

宋代著名窑口基本产单色釉,产品涵盖青瓷、白瓷、黑瓷。其中青瓷、白瓷都是基于隋唐五代的积累而进一步发展的,黑瓷则像一匹黑马,在宋代突然与青瓷、白瓷呈鼎立之势。在已发现的宋代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窑址都能得见黑瓷,其中黑釉盏的产量更甚。而生产黑釉盏的窑口,又以建窑为尊。众所周知,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青瓷与黑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釉中含铁量越高,烧出的釉色就越深。由此可知,古人烧制白瓷时,需要将釉料的含铁量控制得很低,是有一定难度的,烧制黑瓷只需增加含铁量,相对更为容易。黑瓷的烧制从东汉开始,于唐朝时期就已不存在技术障碍。在烧制技术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黑瓷直至宋代才开始绽放光彩,是由于宋代斗茶文化的兴起。

说起“茶”,中国的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而不同朝代的饮茶风尚是不同的。唐朝以前,盛行煮茶法,即茶叶加水长时间熬煮后饮用,比较原始简单。唐朝中后期,陆羽引领了煎茶法的潮流。当时茶客们对茶器的釉色已经颇为讲究。陆羽从茶碗与茶色的关系出发,推崇青瓷而贬低白瓷,“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一并解释了为何越窑青瓷茶具受到推崇的原因。唐代煎茶法所出茶汤颜色偏黄,若用白瓷、黄瓷、褐色瓷器盛装,茶汤会呈现出红、紫、黑等不良视觉效果,而青瓷碗盛茶汤颜色发绿,更加有美感。所以煎茶法盛行的时代,青瓷茶具自然最为受宠。

唐末至五代时期,点茶法代替煎茶法成为主流,北宋则达至巅峰,相应的斗茶法也开始盛行。宋代斗茶:一斗汤色,即汤色鲜白者为上;二斗水痕,即汤花皎盏时间长、水痕出现更晚者为上。这样的茶文化推动之下,再使用青瓷就不合时宜了,反观黑瓷更为合适。而黑瓷茶器中,建盏最受推崇,对此有诸多论据、论证。宋朝时期,建窑初为默默无闻的民窑,后转变为青史留名的重要窑口,皆因当时的茶风与审美,以及宋徽宗等贵族阶级的盛赞。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建窑生产的“供御”款、“進琖”款茶盏不断进贡至北宋首都开封,为皇室所珍爱,引起北方窑厂的注意。于是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名窑与四川、山西等各地窑口均仿烧黑釉盏,福建省内的遇林亭窑、茶洋窑等窑口也竞相仿制黑釉盏,因此也都被划为建窑系窑口。

而在诸多窑口争相制作黑釉盏的环境之下,建窑的黑釉盏独尊的地位却丝毫没有被撼动。宋徽宗在位期间,宫中所用茶盏皆为建窑所制,是从1200多公里开外的建窑运贡瓷到京城,开封附近的北方窑口所产茶盏则多为民用。这正是由于建窑茶盏最为适合斗茶,上乘茶盏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其一,盏色须足够黑,方能衬托出汤色洁白;其二,盏的保温性能好,方能使茶粉上浮,易形成汤花;其三,盏的器型需要经过专门设计,防止茶汤在击拂时溢出。而最符合以上要求的,就是建盏。首先,建盏釉色纯正,施釉较厚,且为结晶釉,每只盏的花纹都不重复,不失变化之美,摆脱了传统的单一黑色釉阶段。其次,建盏胎体厚重,含铁量高。建盏采用水吉当地采集的坯土烧制,含铁量约为7%~10%,吉州窑产黑釉盏含铁量约为2.7%,胎色呈灰黑色,被称为“铁胎”,保温性能非常好。另外,建窑盛产束口盏。束口盏盏底够深,且盏口下方有一圈注水线,能有效防止茶汤在击拂时溢出,极适合斗茶。

由于建盏作为斗茶器具有诸多优势,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为建盏代言,“斗茶茶色白为贵”、“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也在《茶录》中为建盏备书,“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胚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建盏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都得到官方的认可,地位自然高于其他窑口的黑釉盏。宋人对建盏的尊崇亦影响到邻国日本。日本将建盏划为天目茶碗的最高等级,珍而重之保存几百年,并于上个世纪将数只建盏定为国宝。宋代的青瓷白瓷,在当世与后世都极为受欢迎,不过单论茶具,建盏在宋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因为那时候几乎所有饮茶方家,从皇帝到士大夫,都推崇建盏,宋徽宗不仅将建盏写入自己的茶书中,还钦定建盏为贡品。全国上下,仿兔毫盏、黑釉盏的窑口也很多,一度令建盏真实产地成谜,建盏之盛可见一斑。此外,于水吉建窑遗址发掘出的数十座龙窑,有数座长度超过百米,最长的一条长达135.6米,创下国内已知龙窑最长记录。如此规模宏大的龙窑更能证实宋代斗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建盏市场的火爆。

其实茶客对于茶具的审美,与茶文化密不可分,是随着饮茶习俗变化发展的,唐朝越窑青瓷为尊,宋朝建盏为尊,到明朝开始,就是白瓷为尊了,因为明朝盛行泡茶法,白瓷能够显示出不同茶汤的颜色。建盏可谓是宋代茶具的魁首,就和越窑青瓷是唐代茶具之首一样。这个结论不在于抬高建盏,贬低青瓷、白瓷茶具,而是对宋朝饮茶风尚的一个客观描述。

猜你喜欢
茶法窑口建窑
人文天地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明清鱼纹瓷器装饰研究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元代出土瓷器鱼纹装饰研究
浅谈延长窑口浇注料寿命的措施
宋代“窑系”概念考辨
我国古代茶法演变规律研究
论清史馆《食货志·茶法》对清代“茶法”的重新定位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