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而言,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培养幼儿主动建立规则的意识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订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再是一个规则的制订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培养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并自觉遵守。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通过幼儿制订并遵守规则,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通过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入角色实际训练,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让给其他小朋友了在这样的情境中,良好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三、在环境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教室的墙面、空间都蘊含着教育价值,可以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比如在地板、墙壁上贴上标识符提醒幼儿该把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像本学期我们的美工垃圾桶一样,老师并没有向幼儿正式地介绍垃圾桶应该放哪些垃圾,但是小朋友们都能根据垃圾桶上贴的标识进行有序有规律地扔垃圾。另外,我们对各个区域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张贴不同标识,这样,幼儿就可根据标识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区域,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幼儿因为无事可干而吵闹,也避免老师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多了一些自主,相互不干扰,活动才能更有序、更有效地进行。
四、充分发挥榜样教育作用
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去了老师很多工夫。孩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身边的同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孩子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礼仪宝宝”“健康宝宝”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这学期,我们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设立了评比表,具体内容可以自定,有学习、生活能力、劳动意识、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我们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五下午让孩子们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一次,对于有进步的孩子以及孩子们有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并奖励,号召全体幼儿向其学习;而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孩子们喜欢围着评比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用一生。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