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2016-05-30 10:48李占江
心理与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贝克小张负面

在20世纪,有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的贫寒农村,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一个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对抑郁症母亲的安慰。事实上,他后来真的成了这个家族的荣耀:他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念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克。

认知行为治疗(以下简称CBT)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有很多的循證医学证据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在很多国家,该治疗被官方纳入医保范围。

那么,认知行为治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治疗方式呢?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有关理念。

在认知行为治疗里常常会出现的一个名词叫“认知三角”,这三角分别是“想法”“情绪”“行为”。CBT的基本假设是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内心会对这个事件产生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引发相应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之后,会随之产生相应的行为。但“想法”“情绪”“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逐层递进关系,而是会产生很多交互影响,形成循环作用。

以前面所提到贝克本人来做例子,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比如他内心的想法是“我是来给这个家庭带来改变和生机的”,那么,他的情绪可能就是积极、快乐的,可能产生的行为就是做出很多尝试来进行创造和改变,并获得成就。而这种行为的成功,让他更加相信他是给这个家庭带来改变和生机的人,然后又强化了他的正性情绪和行为。如此循环反复,贝克就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贝克看到母亲的抑郁状态,产生的想法是“是我做错了什么才会使她心情不好”,那么,他的情绪很有可能是沮丧的,而由此产生的行为可能是“逃避困难的局面”。若如此,结果可能是他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由此可见,CBT的理念其实不仅仅只限于我们所认为的心理治疗中,它其实也遍布于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中。

CBT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针对思维进行工作,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自动思维/想法”,是指在大脑中自动浮现的想法。人们对自己的自动思维的觉察和识别,有助于发现我们头脑中的不合理或不符合现实的想法。识别负性自动思维之后,再通过认知修正的方法进行调整,则有利于提高人的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水平。比如我们常常会说到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认知灵活度非常高的想法,拓宽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视野。“一切皆有可能”就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动思维的一种修正方式,它提示了可能存在很多种可能性,而不仅仅只是我们心中所认定的那个想法。

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故事“杯弓蛇影”的例子,也是一个很好的CBT的案例典范。故事中的人认为自己喝下的是蛇,感到很痛苦,以为自己要死了,躺在家里等死。而后来友人告诉他,他没有喝掉蛇,他看到的蛇只是弓在水里的投影,自此他便松了口气,人也好了。在这里,很重要的是,通过了现实检验以及朋友的劝导,改变了他原来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不药而愈。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通过重新评估周围的环境和想法的真实性来拓宽当事人思维的视野,从而达到客观合理评价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培养自己的觉察能力,反观自己的自动思维,对自己的自动思维进行重新评估和现实检验,以使自己不轻易掉进负面思维的陷阱中。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便是这个道理。

在CBT的治疗理念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是针对情绪进行工作。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也有科学证据表明,轻度焦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考试发挥。这提示我们,太强烈的情绪是“洪水猛兽”,而有情绪也不一定是坏事。其实,喜、怒、哀、乐、悲、恐、惊是人的基本情绪属性,所以,它们是必然会发生的。随着现在“幸福学”“正能量”的流行,人们对负面情绪产生了更多的排斥感和羞耻感。事实上,情绪本身并不是有害的,它的出现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提醒,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学会察觉它,聆听它的需要,会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自己,达到自我和谐。相反,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压抑它,久而久之,情绪就会产生反作用力,成为你生命的顽疾(比如很多强迫症患者在疾病形成之初就是对抗不愉快的情绪或体验)。所以,在CBT的治疗理念里,情绪是很重要的线索,可以通过情绪来探测我们的内心世界。当然,如果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频繁出现,则需要一些专业的方法来进行应对,如情绪急救箱、深呼吸,正念冥想等。

CBT还有一个层面是针对行为进行工作。王阳明有一句话叫“知行合一”。其实,思维能影响行为,行为亦能影响思维。在CBT里有一个特定的术语叫“安全行为”。所谓安全行为,是人对想法所产生的保护性策略反应,然而,往往就是这样的反应,维持了对于情境的负面认知,从而使症状“固化”下来,因此,CBT需要通过改变和减少安全行为来松动负面认知。

在生活中也会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小张见到领导紧张脸红,怕领导看出来觉得自己很糟糕,不喜欢自己,因此回避去见领导。回避的结果可能让小张暂时感觉到轻松,但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他的工作以及对自己的感觉。“回避去见领导”,这就是小张的安全行为。因此,在和小张进行认知层面的交流和疏导后,治疗师鼓励小张在认为自己可以有勇气尝试的场合不回避。继而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人的反应来重新评价自己内心的态度,也许就会慢慢发现,其实领导不是自己想象得那样,对自己有那么强烈的负面评价,从而逐渐减少恐惧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和思维。

扩展阅读—

自我训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CBT?

回想一天当中所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及愉快的事情,写下来。分别写出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境下自己所产生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也许在写下来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积极思维模式和消极思维模式,如果比较其中的不同,你会有意外的收获。另外,对于负面的思维情景,可以试着采用我们在上面说到的方法,来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想法的现实性以及其他可能性,比如:它可能对情绪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想法和态度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好一些?然后,再观察不同的行为反应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这样的自我训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从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中逐渐获得自由感。

李占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临床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杂志编委。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11篇。

猜你喜欢
贝克小张负面
贝贝克Populist餐吧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巧妙的奉承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有缘人
呜嗷,怪兽登陆
谁逗谁
迷你贝克街
爱冒险的贝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