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思
1
50多岁的李阿姨患糖尿病5年了,血糖控制得一直比较平稳,但最近两个月,不知为什么,血糖总是不稳,门诊医生给她调了两个月了,血糖还是高。住院也有一个星期了,也打上胰岛素了,可是血糖却变得忽高忽低。医生觉得她的血糖波动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于是请来了心理科的王大夫会诊。
王大夫详细了解了李阿姨的情况,得知两个月前李阿姨的一位邻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了,李阿姨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不停地看各种有关糖尿病的书和节目,想好好学习怎么控制好血糖。可是在她查找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她却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书上说了好多糖尿病的危害,什么皮肤发痒、眼底出血、肾病、皮肤溃烂,看得李阿姨心惊胆战的。她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每天走5公里,增加运动量。可是这么做了以后,李阿姨的血糖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更高了。
李阿姨白天晚上都在想自己以后该怎么办,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悲观,心情郁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了,整天在家唉声叹气的。而且,她觉得自己的糖尿病一定会越来越重,也会得严重的并发症的。来到医院后,已经使用了胰岛素,可血糖还是忽高忽低的,这让李阿姨觉得与其那么痛苦地死去,不如自己做个了断。
王大夫听了李阿姨的叙述,心中已经有了数,大概知道了李阿姨血糖不稳的原因。其实,李阿姨患糖尿病后情绪一直比较稳定,每天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调节生活习惯,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一位邻居的突然去世,让李阿姨开始变得焦虑,加上李阿姨从书上和电视节目中了解了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碎片化的知识,比如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各种或轻或重的并发症等,这一切引起了李阿姨的极度焦虑。这些焦虑反过来影响了血糖的稳定性,血糖高和焦虑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李阿姨的状况越来越不好。这就是李阿姨的血糖不稳很难用生物学原因去解释的原因。
2
明白了这些后,王大夫先向李阿姨解释了血糖不稳与焦虑的交互作用,李阿姨听后觉得小王大夫说得有道理。那么,应该如何帮助李阿姨克服焦虑情绪呢?
王大夫认为,首先应从纠正李阿姨的不良认知入手。通常焦虑情绪的背后都藏有大量的不良认知,正是这些不良认知引起了焦虑,因此,纠正这些不良认知,焦虑情绪就可以减轻。
例如,李阿姨认为她的血糖不稳长达两个月,很快就会得各种并发症,这一观点中就隐藏着两个歪曲的认知:一条是李阿姨认为血糖一有波动就会得并发症,另一条则是认为多种并发症会同时出现。可实际情况是:通常只有血糖长期不稳定才会出现并发症,而且少见所有并发症同时出现。如果能够帮助李阿姨重建对糖尿病的合理认知,那么,李阿姨的焦虑就能减轻。
其次,王大夫决定帮李阿姨找出应对严重后果的办法。对一个问题极度焦虑的人通常是因为不能接受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我们能帮助患者找出应对这些严重问题的方法,患者就会觉得这些最严重的后果是可控的、不可怕的,那么,焦虑就会减轻。
例如,李阿姨认为糖尿病足、死亡是糖尿病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她觉得这两件事无论哪一件发生了,都是很可怕的。当王大夫帮助李阿姨一起找出了应对糖尿病足的方法时,李阿姨的焦虑就减轻了。
3
可是另一个问题来了,李阿姨说:“死亡是最坏的结果之一,而且无法解决,我不能接受。”王大夫并没有反驳李阿姨的话,因为他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该如何帮助李阿姨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呢?
1试着接受最糟的后果。王大夫随后帮助李阿姨认识到,如果一味地担忧一个不能改变的结果,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比如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死亡没有发生的时候,如果你一直担忧,只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糟,加剧身体状况的恶化。相反,如果减少不必要的担忧,自然有利于身体的康复,降低死亡的风险。既然过度的担忧让我们更加接近无法解决的后果,那我们当然不能作茧自缚。如果能認识到大自然循环变化的规律,坦然接受人类生老病死的命运,我们就能破茧成蝶,摆脱过度焦虑的苦恼。
2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中医的治疗原则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用在李阿姨身上尤为恰当。与其担忧还没发生的事情,不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它的发生。于是,王大夫与李阿姨一起商量该怎么做,才能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除了生物学上的、生活习惯上的预防措施,王大夫特地强调了心理调节。因为情绪会影响血糖,那么,保持情绪的稳定自然是预防糖尿病发展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