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相似,为何结局迥异?

2016-05-30 10:48郑迩遐
心理与健康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魏糖友医生

郑迩遐

患病之初,茫然无知

2005年6月,在例行体检中,老王的空腹血糖值达到6.7mmol/L,看着化验单上的“↑”标志,老王心中忐忑,来我这儿做了个全面体检。葡萄糖耐量试验提示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12.77mmol/L,再结合老王有口干、乏力的症状,他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这病怎么控制?老王茫然无知,只是道听途说,周围的谁得了糖尿病导致肾衰竭要经常透析,谁因为糖尿病突发急性心梗提早离世,谁因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半身不遂了……老王感到非常焦虑、害怕,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

积极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获益良多

我告诉老王:要战胜糖尿病,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很多医院都有关于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大课堂,除了获得知识外,还能免费检测血压和血糖。于是,老王积极学习,风雨无阻,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与医生积极沟通。在课堂上,他还结识了不少糖友,互相交流,得到了许多启发。譬如,糖尿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必须坚持“五驾马车”并重;既要防止高血糖危害血管产生并发症,更要预防低血糖危及生命等等。

患病前两年,老王仅靠饮食和运动就将血糖控制在了正常范围,没有服用任何降糖药物。随着病程的延长,他的血糖逐渐上升,体重也持续下滑。这时,他及时接受了医生的建议,给予胰岛素+口服药的强化治疗方案,血糖很快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收到控糖和稳定体重的双重效果。同时,他还综合了专家建议和病友的经验,调整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和运动强度,告别了矫枉过正的“苦行僧”般的日子。老王收集了自己10年的病历资料,整理和装订了5册健康档案,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方案,定期绘制图表、总结归纳,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不仅熟知了许多医学术语和检查指标的意义,也为“久病成医”奠定了基础。老王如此的的健康档案做得认真细致,连专家看了都叹为观止,老王也因此成了公认的控糖明星!

糖友互助,硕果累累

2013年,老王参加了北京糖尿病协会的“8760项目”,还被任命为“糖尿病互助小组”组长。为了跟上时代潮流,老王特地让女儿给买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使用微信,加入了好几个糖友群,尽己所能地回答糖友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各项指标全面达标,与“糖”和谐共存

虽然老王患病已超过10年,但在医生和老王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下,他的糖化血红蛋白不仅从来都没有超过6.5%,而且血脂、血压、尿酸、体重全面达标,其间没有出现任何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医生看了老王的化验单也不得不感叹:“您的检查结果比现在好多年轻人的还要棒啊!”

和老王年纪差不多的老魏也是个糖尿病患者,对待糖尿病的态度却大相径庭,结果令人唏嘘。

出镜人物:老魏

患病之初,无知无畏

10年前,连续2年体检,老魏的空腹血糖都在6-7mmol/L之间波动,这本来是个危险信号,但老魏忽视了。因为他并不知道“糖尿病前期”这个概念,甚至认为年龄大了血糖高点没啥了不起,况且自己也没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老魏依然每天喝酒吃肉、搓麻聊天,于是,疾病在失控状态下不断发展。3年后,老魏忽然瘦了10多斤,走路也没劲,还经常口干,起夜也多,尿中有很多泡沫,有时候还有股怪味。到医院一查,空腹血糖高达12mmlo/l,糖化血红蛋白9%,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建议老魏开始胰岛素治疗,以后依据血糖和胰岛功能情况再作调整。但老魏却拒绝了:“一上来就打针,我的病没那么重,而且打针又疼又不方便。”最后,老魏选择了吃药。对于医生的“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教育,老魏拒不执行,还说:“与其战战兢兢地过日子,我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去死!”

掩耳盗铃,我行我素

每次复诊取药的时候,我都会关切地询问老魏的血糖情况,叮嘱他定期复查,他都一笑置之:“我现在没啥不舒服的,不用查啦,天天扎手多麻烦,老得惦记着,您就照方给我抓药吧!”老魏心想,这药也吃了,也没啥不舒服的感觉,这糖尿病也不过如此……看到别的人因为并发症瞎眼锯腿的,他虽有些害怕,但觉得离自己还很遥远,依然继续以前的逍遥日子。

并发症缠身,悔之晚矣

就这样,7年过去了,老魏家也拆迁搬走了,很少来我这儿取药就诊了。再次见到他时,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只见他面色苍白、脚步虚浮、全身水肿。他老伴向我哭诉,原来老魏2年前诊断得了肾功能衰竭,现在每周透析三次,不仅人受罪,每次透析恶心、呕吐、没食欲,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可又该进行下次的循环了;有时候心衰发作,一个透析循环都无法坚持;家庭经济负担也非常重,一个月加上其他的药费,至少一万多元。老魏说自己真是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覺。可是悔之晚矣。半年后再见到他老伴,她泪眼婆娑地告诉我,老魏已经去世了,急性心梗。她喃喃地说:“走了也好,省得受罪。”

同样的疾病,同样的病程,不同的态度,带给老王和老魏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其实,战胜糖尿病很简单,糖友们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病,在战略上要藐视它,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它。糖尿病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要明白糖尿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只要各项指标控制达标,既不会缩短寿命,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2充实知识,做到“知己知彼”: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定期体检,早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患了糖尿病的人要赶好治疗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及教育”的五驾马车,实现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就可以与病共存,怡享天年。

3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管住嘴、迈开腿,保持营养均衡,远离肥甘油腻;保持适量运动;亲近蔬果,远离烟酒;食品宜原汁原味,不宜过度烹调等。

4既要遵医治,又要重自治:遵医治就是要与医生沟通,听取专业的建议,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该打针时就打针,该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医生能治病,不能治命。”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对症治疗于一时,而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变化是难以完全了解和控制的。治疗虽然离不开药物,但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病来说,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自治也是有效的良方。“重自治”就是对饮食上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以及用餐时间、用餐次数、进食分量等,都要进行科学的自我调控与把关。

5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灵活: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血糖过高,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糖。对血糖控制要达标,这是一个原则。如果达不到要求,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而不是我行我素。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为了将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范围内,不惜经济支出和肉体痛苦,遍访名医,求购新奇特效药,吃饭按书本,多一克不吃,少一克补上,运动按公式步步计算……这样就有些矫枉过正了,也会导致事与愿违。同时,那些为了达标而进行的过度治疗也是不可取的。

猜你喜欢
老魏糖友医生
我不后悔
最美医生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老魏是谁
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