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航 徐尚巧
[摘 要]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新鲜血液,在心理健康方面显得尤为敏感。应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自己所学的专业,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学习与恋爱的矛盾,还有毕业后将要面临的许多现实的问题等都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事情,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引起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34-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成熟的心理行为。心理适应能力与现实条件能够保持统一,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
大学与初中高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都是自己的,没有老师的辅导和督促,这无疑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进入大学后,我们所面临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大多数事情都需要靠自己去承担,这种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正因为在大学里可能遇到各种诱惑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而当面对它们时,大学生很多情况下会难以抵挡或难以抉择,从而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二)主观方面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意识被忽略,以至于大学生在校独立面对困难、挫折或棘手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容易形成心理压力;有的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后,工作生活就不用发愁,以致在学校整日萎靡不振,不思上进。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一)学校方面
1.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我们展开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校应该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措施。
2.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深刻体会心理教育的内在意义,教学方式要有自己的特色,善于将课程以学生利于接受的方式灌溉给学生,使大学生从内心强化自己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和人生价值。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对于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地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学校应不遗余力地将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让学生感受到。
4.学校应该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摇篮,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砺,更能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正确认识自我。高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应该对自己有个明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对挫折的自我承受能力,在活动后积极反省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取得进步。
2.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
3.学会倾听,并学会向别人倾诉。经营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做一个聆听者,其次要学会向别人倾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高效率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动力。现在的社会复杂多变,大学生日后的挑战会更加严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心理素质基础上,而如果现在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更好地面对所处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强,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会使学生刚进入社会时产生局促感,难以平静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断通过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大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反之,潜能的不断挖掘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均达标才是大学生发展的保证,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大学生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坚实可靠的内在条件。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舒为清,董强,曾琳,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
[2]黄希庭,徐风妹.大學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齐平,安莉娟.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析[J].教育探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