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丽
摘 要: 文言文的学习比较困难,文言文晦涩难懂,而且乏味,学生总是提不起兴趣。学好文言文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厚学生的语言功底,丰富学生的语言库。但是现今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虽然师生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是无效学习。
关键词: 文言文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老师强调“字字落实”的观点,要求学生把每个字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再把每个句子翻译过来,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因此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如何有效学习文言文,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学习文言文的策略。
一、培养兴趣,不要让学生厌恶文言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现在古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策略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学习文言文之前,通过小故事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比较感性的,如果小故事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他们肯定会关心中间的过程或后面的情况会如何发展,这个时候引入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例如:《木兰诗》这篇文章,可以先讲述巾帼英雄花木兰是如何代父从军的,如何英勇作战的,激起学生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再学习这篇文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2.学习文言文之前,可以用成语开头,成语比较常见,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例如:可以用“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引出《木兰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木兰诗》中有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就是这个成语的来源,学生就更容易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艰辛,别人已经分不清楚是男是女了,就会对花木兰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语感,熟练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语感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策略之二。对于文言语句读第一遍时很迷茫,完全不懂其中的意思;读第二遍时似乎可以对其中的含义有模糊的理解;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一次比一次理解清晰。通过熟读,进而背诵,这就是语感的所在。通过重音、停顿、抑扬顿挫,培养学生的语感,读得越多,学生就会发现朗读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比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有了语感之后,读起来就会很轻松。
三、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文言文的意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文言文中提到的景点或相似的景点旅游,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策略之三。比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登山,登高望远,给学生讲述其中的意境和情怀,让学生体验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也了解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境。再让学生结合登山的体会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写一篇登山游记,他们肯定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融入到游记中,更加体会到范仲淹当时登岳阳楼的心情。这就是亲身实践体验文言文意境的重要性。
四、通过日常对话更深层次地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通过日常对话的形式温习文言文中的内容,可以把文言文中融入到生活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可以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此为学好文言文的有效策略之四。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知道方仲永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方仲永的故事是广为流传的,学生家长也应该给学生讲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可能会七嘴八舌:“方仲永是一个天才,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了;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小时候聪明,长大以后就不聪明了。”这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先天的聪明是父母给的,但是如果后天不努力,就是天才也会被抹杀。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自己,要好好学习,不做方仲永这样的孩子。这样既学习了文言文中的内容,又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五、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句运用到交流中
文言文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很多,用到现代语言中,也能很好地表达其中的意思,把这些词句用到平常的交流中,是学好文言文的有效策略之五。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用于劝慰遇到不顺心事情的人不要伤心难过,这也许是好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用于安慰离别的人;“室外桃源”可用于形容环境优美、不受外界打扰的地方。这些词句在交流的时候很容易被理解,也很容易被接受,而且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能想到的学好文言文的五个有效策略,其他方法肯定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不要拘泥于现在的教学形式,只要能让学生学好文言文,那么任何教学方式的改进都不为过。
参考文献:
[1]翟朔颖.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探讨.2014.
[2]何艳梅.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