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35-01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们的成长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学生的情感、思想及知识储备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因为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应尽量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产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置“小小图书馆”,放置课外阅读书目,专门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小小图书馆”里的图书可以是教师自己捐赠的,也可以是学生带来与其他同学分享的。图书资源得到丰富之后,学生的阅读选择自然也就更多了。有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好奇心和新鲜感的驱使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同时,学生之间的阅读习惯也会互相“传染”,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与“定点阅读”的做法相比,教师还可以尝试“定时阅读”的方法,定期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共同阅读,形成阅读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如笔者规定每周星期五最后一节课为“美美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的前40分钟先独立阅读,再利用最后的5分钟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或者是谈读后感等),这样就能够带动其他学生也参与到阅读队伍中来。而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展示的机会,也会用心阅读,如此一来,阅读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各个学科教学均需要遵循的一个教育法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教授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阅读水平。
与课堂阅读教学的细致不同,课外阅读更多的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思考。若学生只单纯地以“看完书”为目标而不知道书里究竟表达了什么,那么,这样的阅读是无用的。笔者认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方法之一为“读思结合法”,即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如阅读课外读物《小蛋壳历险记》时,学生看到题目时就可以思考:小蛋壳为什么会历险、都会经历哪些危险呢?脆弱的小蛋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如果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阅读就会更有效果。在阅读中,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批注与摘抄,将优美的句子、词语摘抄下来,在摘抄中仔细品味语言之美。对于引发感悟的部分,则可以进行批注。批注可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对整个阅读文本的思考等。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整理成读后感或阅读笔记,以进一步加深阅读印象,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细致的课外阅读,相信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少触动,自然也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其他文本的兴趣。
三、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健康阅读
当前,市面上的课外阅读书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尚在成长初期的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物的辨别能力较差,如果没有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指导,他们通常不知道选择何种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物。因此,教师务必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阅读水平等情况,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健康阅读。
如学习了《海伦·凯勒》一文之后,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既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起到不错的辅助作用。再如,学习了《林冲暴打洪教头》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水浒传》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章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等,扩展阅读范围。又或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相关的书目,对于喜欢历险故事的学生可以推荐《海底两万里》《金银岛》等书目,对于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则可以推荐《格林童话》《绿色童话》等。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做好课内阅读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工作,才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