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勤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命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52-01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一道有质量的作文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写作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教师在出作文题时,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学生看过、体验过、有感悟的题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师应如何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作文命题。
一、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写作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会无话可说、无从下手。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应尽量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学生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写之有情、言之有物。
语文期考、中考、高考中的作文命题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来看看2015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大多数作文题有深度、有广度、有内涵,关注社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陕西省高考作文题却让一些考生无从下手,这个作文题为“给违反交规父亲的一封信”。考题公布不久,网上就出现一篇作文:
尊敬的老师:您好!看到试卷上的作文题目,我不知道如何提笔给我父亲写信,只好给您写了。我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一年到头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开呢?当然,他有车,那个爷爷留下的木头车。平时,推着木头车他老远就给别人让道。
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一辆汽车,“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这种事情也并非每名学生都遇到过。在命题时,我们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能否根据我们提供的材料写出个人的感悟和见解。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明白: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在生活实际中寻找命题素材,学生才能言之有物。
二、作文命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学生因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的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语文教师经常以“我的烦恼”为题让学生写作,笔者经过细心对比,发现这道题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偏难。三、四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生活的喜怒哀乐还没有深切的体会,学习的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什么是烦恼?他们对此没有具体的感受,因而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烦恼确实有困难,写出来的文章一般不会很出色。而五、六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长大了一些,也更懂事了,明显地感到了学习的压力。特别到了六年级,即将面临人生第一次统考,有些学生会感到压力增大,感觉有烦恼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写这道题就会有感而发了。同样,写“我的理想”这篇作文题,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会不一样,初中学生的作文可能比较稚嫩,只能从表面体现出感情,从表面论观点。而高中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更为丰富,因而写出的文章情感更含蓄,阐述的观点和看法也常有新意。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就要考虑命题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
三、作文命题要顺应学生的需求
当前作文命题的方式基本上是统一命题,教师给全班、全年级乃至全县、市的学生布置同一道作文题,按统一要求写,统一评价,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学生心所能思。”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命题时,要顺应学生的需求,捕捉学生情感的触动点,唤起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获得写作的乐趣,倾吐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写作文时经常存在写空话、写假话等现象,很多时候就是教师出的题目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和感悟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与需求,知道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需要什么,想表达什么,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再选定题目。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布置作文课习作训练任务,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书信、读后感、观后感、生活随感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作文命题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心声,写出好作文。作文命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差异和需求,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命活力。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