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佐治亚州立!

2016-05-26 09:28张慧杰
美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佐治亚州亚特兰大脸谱

张慧杰

悠长的国庆假期已经过去,西北的秋日气息日渐浓厚,大大的落地窗外,那一抹阳光正好,温暖得如同两年前的那个十月初。

2013年10月6日凌晨四点,我正坐在前往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随身只带了一个背包和一个装着生活必需品的行李箱。至今仍然记得,那是当天最早的一个航班,从北京先到东京转机,然后一路飞往那个我即将生活一年的地方——亚特兰大。那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在达美航空拥挤狭小的机舱里,什么样的坐姿都不舒服,我在日夜颠倒的十几个小时里辗转难眠。于是,我一面忍受着颈椎和脊椎的极度不舒适,一面憧憬着心驰神往的美利坚和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我所赴任的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位于美国东南部大城市亚特兰大的市中心,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交织错落地分布在市中心的不同角落,我们戏称它为“马路大学”。来此赴任之前,父母曾不止一次表达过他们的担忧:“你看你,自己还是个学生,你能管得住美国的大学生吗?”我心里也有一些隐隐的担忧:都说美国社会极度开放自由,美国学生更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是我被五大三粗的学生欺负了,那可怎么办?带着这种担忧,我开始了在佐治亚州立大学的汉语教师生涯。

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已经和佐治亚州立大学课程中心达成了协议,由孔子学院为当地大学生提供汉语课程,包括学分课和非学分课。由于我拿的是实习签证而非工作签证,因此学院为我安排了初级汉语和中国文化两门非学分课程。

这门初级汉语课,第一学期,班上只有三个学生,一位是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学生,一位是已经工作了的单亲妈妈,还有一位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头儿。对,佐治亚州立大学的非学分课程是面向社会的,而不仅仅针对在校大学生,这就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学习汉语的平台。开始我有点失望,因为我幻想的汉语课堂,最起码得有十几个学生吧,现在只有三名同学,怎么上课呢?见我没什么热情,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告诉我:越是人少,我们的工作就越有挑战性,因为我们要通过很少的几个人,把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出去,吸引更多人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于是,第一堂课上,我向班上这位唯一的在校大学生Matthew咨询,为什么没有人来报名汉语课,他告诉我,一方面大家觉得非学分课没有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修一门学分课,或者去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汉语难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不如去学习与英语相似的法语,或者在美国更常用到的西班牙语。而那位单亲妈妈Kate和退休老头儿Edgar则完全是出于兴趣来学习的,Edgar更是孔子学院的忠实粉丝,已经连续学过两个学期的汉语了。在后来的学习中,Matthew一直在努力学习汉语,并且告诉我,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有意思,没有传说中那么困难;单亲妈妈Kate因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三个孩子,所以一学期的课程上得断断续续;我们的铁杆儿粉丝Edgar由于年纪大了,学得很吃力,但他一直在努力。

短暂的秋季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春季学期开始之前,我们在校园里大范围地宣传非学分课。Matthew在春季学期升入了中级汉语班,而老Edgar在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初级汉语之后,也转去了中级班继续学习。最让我开心的,是我的汉语班壮大了,6名同学!而且这次,来自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学生就有5人。可能因为我的年纪和学生相仿,再加上班里两个活跃的小伙子,第二学期的课堂气氛总是非常活跃,这就给课堂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虽然初级汉语课堂里都是汉语零起点的学生,但他们一个个都学得非常起劲儿。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那股认真劲儿感动得不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备课,好好教课,要对得起他们的认真和努力。课堂上,我带领大家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从最简单的一撇一捺开始;课后,我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能为教学服务的影音资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YouTube上发现了一个非常棒的视频教学资源Hello China,一共100集,每集两分钟都会介绍中国文化或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虽短小,却内容丰富,或动画或写实,生动有趣,画面唯美,配乐也富有中国特色,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播放。快到学期末的一个周末,我带着班里的学生去亚特兰大的中国城,有个非常敬仰毛主席的美国学生买了一幅中国地图和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还买了一条红领巾,迫不及待地就让我教他怎么系红领巾。现在,我的电脑里都还保存着他系着红领巾,手拿五星红旗,笑容满面的照片,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开心。

我所承担的另外一门中国文化课是非常令我骄傲的一门课程。我自己对各国文化都非常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看一些讲述文化的书刊和纪录片。大学期间,又曾选修过美国文化概论等课程。文化本身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如果只是老师在讲,那么文化就会变得干巴巴,失去了自身的养分和魅力。根据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和兴趣点所在,我在开学之初定好了一整个学期的课程计划,即每周的课程内容安排。我在出国前通过看书了解到,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学生无法接受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起死板的教科书,他们更喜欢在玩乐中,或者通过有趣的方式来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我想起美国实用主义大教育家约翰·杜威早在上世纪就提出的“在做中学”,即主张把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中的活动联系起来。赴任前在国内选修的中华才艺课这个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我利用开学前的圣诞假期,在家里练习剪纸和水彩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为新学期的文化课程做准备。开学了,我按照本学期的课程大纲,文化课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在第一节课介绍春节的时候,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讲解完春节的基本知识后,我向班里的学生介绍了饺子,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带着孔院提供的擀面杖教他们包饺子。学生们玩儿得很开心,这节课的成果就是一堆花花绿绿的橡皮泥饺子。再比如,在介绍京剧的时候,我提前为学生们准备好毛笔、水彩和空白的脸谱,让他们自己动手画脸谱。画完之后要根据我在课堂上介绍的不同颜色脸谱的人物性格给自己的脸谱编个故事,性格要与他们的脸谱颜色一致。学生们画得起劲儿,编故事也是五花八门,有学生把美国的超人与中国京剧脸谱结合起来,还有同学把非洲原始部落文化与中国京剧脸谱结合。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在动手和动脑中就掌握了京剧的脸谱知识,而且他们的故事还让我大开眼界,惊叹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在美国大学两个学期的工作,我不仅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对美国文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读大学期间曾看过很多美国电影和美剧,最常看到的场景,就是身穿修长晚礼服的金发女郎挽着西装革履的男士走进餐厅用餐,烛光摇曳,刀叉交错,举止优雅,连waiter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彬彬有礼的……读研期间,学校地处有着“宇宙中心”之称的五道口,每天华灯初上的时候,街边的酒吧就会聚集一堆外国人,好不热闹繁华。那个时候我在想:美帝人民就是优雅啊绅士啊,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纸醉金迷,这些外国人一定是习惯了在自己的国家天天泡酒吧,所以来中国以后才会经常出入酒吧。想必很多人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吧!可是,等我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是无知的,是幼稚的,电影里看到的或是书本上学到的美国,跟现实中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除了在公司上班的白领,美国普通人大多时候都穿着很随意。我在美国任教的十个月里,利用假期游览了美国大大小小很多城市和乡村,见到的大部分美国人都是穿着T-恤、帽衫、牛仔裤、人字拖或运动鞋的,只有在纽约,见到了稍微多一些妆容精致,穿着时髦的“洋人”。而我们在电影和电视中看到的晚礼服和西装皮鞋,只会出现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如我所经历过的中美商贸研讨会、香港新春招待会等。其次,美国人的夜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丰富。你能想象,天黑之后大街上除了来往的车辆而看不到一个人影吗?在地广人稀的美利坚,情况就是如此。我刚到亚特兰大的时候,中外方院长就告诉我:天黑之后大街上除了流浪汉几乎就没人了,所以晚上最好不要一个人外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大多数美国人下班后就回家陪家人了,即使是外出吃饭,也是全家一起出动。到了周末,在公园或是大片绿地上,总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野餐游玩。至于酒吧,我想说,很多美国小城镇和乡村是没有酒吧的,哪怕在亚特兰大这样的大城市,酒吧也是零星地散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而国内旅游城市动辄就来的酒吧一条街,我只在纽约、圣迭戈和旧金山等超级旅游大都市见过,由于在其他城市匮乏,这些地方的酒吧一条街就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平日里没有夜生活的美国人去疯狂一次。反观当今国内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国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工作、应酬、社交……于是忽略了自己的家人,甚至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对于这一点,我想我更崇尚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家庭至上,有时间就多陪陪家人,多陪陪孩子。

2014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大洋彼岸的国庆节。那天,我在亚特兰大市中心奥林匹克公园的草地上欣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还有满天的绚烂烟火;那天,奥林匹克公园人山人海,我从未在城里看到过那么多人,感觉整个城市的人都来了。我在当天的朋友圈发了一组当晚的图片,配文:后天就要回国了,烟花欢送会;谢谢亚特兰大人民的热情,我会想念你们的。那个时候的心情,如今已经忘了,大概一半是归心似箭,一半是无限留恋。如今两年过去了,每每翻看微博或者微信里的照片、状态、分享,都会异常想念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那些蓝天、那些人……

现在,我在祖国的另一所大学里,继续着自己的教师梦。窗外,太阳已经落山,校园里两排整齐的白杨树,叶子已发黄变干,映衬着渐渐降下的夜幕。这些泛黄的树叶让我想起了亚特兰大五彩斑斓的秋天,只是不知道,今年亚城的秋天,是不是还同两年前一样温暖……

猜你喜欢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脸谱
美国佐治亚州青年学徒制:历程、策略及启示
画脸谱
好莱坞要抵制美国反同性恋州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社交网络巨头“脸谱网”:我们如何浪费了时间?
《脸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