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语

2016-05-26 06:14孙春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用语投篮动作

孙春艳

科学而合理的教学用语会有助于引导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告白性用语——严肃、有力、简练

教学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向学生宣布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任务及要求,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注意事项等。尽管要表达的内容不是太多,但却比较零散,再加上此时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前的状态进入课中状态,思想和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应避免拖沓冗长的解释和说明,而是在严肃而有力的基础上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即可。

教师要以严肃的态度向学生传达一个鲜明的信号,那就是本节课已经正式开始,大家要进入状态;而语言的力度则是为了让学生从听觉上的感受中迅速凝聚注意力,明晰教师宣布的内容和任务要求;语言简练主要是准确把握与概括宣布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避免随意性的说明与解释把学生的思想带到游离状态,影响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影响学习进程和效果。

二、讲解性用语——精炼、准确、到位

讲解动作要领的时候最好结合教师的直观示范进行,不宜因过于追求精细而反复,防止学生感到教师的啰嗦而烦于理解。教师动作要领的强化表述应在学生体验后进行,即在学生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后进入体验练习并产生问题的时候,教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适时地重复表述动作要领。这里的重复是相对于学生体验前的第一次表述而言的,仍然要求表述精炼不反复,即使在后续个别辅导中也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当学生经过一定程度的体验练习并逐渐对动作有所感悟的时候,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把动作要领的解释性陈述简化为程序性表述,让学生能在前一种表述的基础上强化理解并付诸于进一步的实践。例如,把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时接球,接着迅速上左脚起跳,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当身体跳到最高点时,右手臂伸直,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柔和投出。”简化为“跨步即把球接牢,一大二小三起跳,托球展臂拨球巧”等。

三、过渡性用语——自然、承上、启下

过渡性用语应保持自然流畅,并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述,明白刚才学习的进程以及效果,并期待着解决问题或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进入新的学习中去。例如,在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自由体验,并根据体验的感受讨论发现的问题,教师为了学生能带着问题的讨论顺利进行下一轮学习,可以这样表达:“刚才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球总落后于人,可能是因为用力方向不对,说得好。人要向前走,球也必须要向前走,但向下用力球只能在原来位置弹起,当然跟不上人,那么手向什么方向运球才能保证球也与人一起向前走呢?请大家小组内讨论并练习体验一下,然后我们再一起分享体验的成果。”这样的表述,内容既包括上次练习体验中发现的问题,又提出了可能存在的原因,而教师没有完全给出答案,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为让学生自主学习埋下了伏笔,提出分享再次的体验成果则为学生此次学习的目标定性,收到了过渡自然、承上启下的效果。

四、评价性用语——真实、有效、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性评价和学习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及时性的评价用语应让学生接收到教师传达出的真实信息,即学习中存在问题或成功的具体之处,以便学生能及时地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很快地投入到进一步的学习中去,尽量避免诸如“好、很好、真棒”等空洞的语汇,尤其是对学段较高的学生更是如此。例如,针对学生的行进间低手上篮练习可以用“很明显,你能恰到好处地控制出手时的手指力量而将球柔和拨出,如果你能在跨越第二步的时候注意脚步制动,那么你就一定能向上跳起来完成投篮动作了”等。很明显,这样的描述用语在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好在哪”,在知道存在问题的时候也能明白“为什么”、“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评价用语包含着真实的内容,避免了含糊不清的表扬或指责,评价的效度自然很高。

相对于即时性评价用语的即时性、多变性而言,教师的总结性评价用语则因为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点评,所以它更需要一定的严谨性和程序性,既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又要考虑到激励性功能的因素,语言表达要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切勿语无伦次,更不能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总之,教学用语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素养。只要从不同性质教学用语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七雄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用语投篮动作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比投篮
动作描写要具体
礼貌用语大家学!
网络用语“控”的流行及其修辞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