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25 12:05顾宗磊康与云李秋实史松霞张建梅
科技视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班组合体机械类

顾宗磊 康与云 李秋实 史松霞 张建梅

【摘 要】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技术,已经逐步进入民用领域,本文介绍了一种把3D打印运用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的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3D打印;机械教学;教学模型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1]

本文中使用的3D打印,指的是使用PLA或ABS塑料材料的打印机,其造价低廉,打印成本很低,成型快,可以按需定制,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中应用广泛。而在机械专业教学中有很多专业课中需要实体与模型,造价高不说,而且使用上不能灵活更改,3D打印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下面制图教学为例,进行了实验。

机械类课程(如机械设计)作为工科专业必修课,其教学方法与手段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从早期的挂图、实体模型加粉笔三角尺加黑版教学方式,到现在的网络模型库、慕课视频加课堂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一直在进步。但因为在教学过程太依赖于网络和计算机,现在的制图教学出现了很一些新问题,主要有:1.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太快 ,影响学生的思考时间,反而不如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2.微课视频,网络模型库需要学生能上网,有自己的计算机,但是现在很多大学在大一都是限制带计算机的;3.即使学生有计算机,多数还是以游戏为主,很少课下学习,学生兴趣不大。

对于第一点,笔者在每堂课后都会及时听取学生反馈,根据学生实际理解程度选择什么时候用粉笔,什么时候用课件,二者相互结合。对于第二和第三点,笔者除了及时申请对学生开放学院的机房外,并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在教学中加入3D打印的内容,用于替代教学中常用基本体、组合体模型。

3D打印的模型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型来说:一是,制作灵活,可以按需定制;二是,相对轻便,大小自由控制,而传统模型一旦采购完成,很难再改变形状和大小,笔者现有过去采购的模型相对较重,重新购买费时费力。

学校在去年,新建了3D打印实验室,购置了高档和低档3D打印机数台,主要用于研究和学生学习,为这次教学尝试提供了条件。2015届机械类专科学生共有6个班,分为两个教学班,为了对比,笔者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班进行实验(实验班),另一个按常规教学方式教学(对比班)。

在教学过程中,找出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首先教会他们如何使用3D打印机,然后把一些常用的模型让学生自己打印出来。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如组合体、相贯线等问题,可以自己建模打印,打印好的模型学生可以自己带着,也可以放在课堂,自习室或宿舍,让所有同学传看,并在课堂上展示讨论。

同过打印的模型,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上课提问的积极性出勤率提高了很多,在讲相贯线和组合体等一些较难的问题时,比以往轻松了不少。

在学期结束后,两个教学班使用同样的试题测试,最终成绩对比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比对比班平均分高了9分,高分段人数集中在[90,80)区间,而对比班分数集中在[70,60]区间,从成绩来看,实验结果比较理想的,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结果很理想,但是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1.受设备限制,并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2.实验过程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方式;3.时间关系,数据有限,需要更多时间去积累;4.组织方式有待改善。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运用3D打印的一次教学尝试。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空间思维想象力培养的问题,从期末成绩中来看,结果比较理想。虽然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但不失为一次良好的教学方式。同时可推广到其他用到用到模型的机械类课程中,比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其它课程。

【参考文献】

[1]全球首款3D打印金属手枪问世成功发射50枚子弹[OL].新华网,2013-11-9.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教学班组合体机械类
SpaceX公司超重-星舰组合体首飞异常情况初步分析
空间站组合体3D展示产品
雅韵·智慧·健康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