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泽娟, 谢海玲
(海南省安宁医院, 海南 海口, 570206)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改善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符泽娟, 谢海玲
(海南省安宁医院, 海南 海口, 570206)
摘要:目的评价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改善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认知行为干预,利用健康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利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强迫症得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以及强迫症得分都较干预前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都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 强迫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强迫症是一种强迫性障碍疾病,具有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方面障碍[1]。一般情况下患者本身清楚自身行为、观念不合理,但是没有办法控制或者摆脱这种现状,因此常常出现焦虑和痛苦等负性情绪。研究[2]显示,强迫症对人们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都有影响,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目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抗抑郁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百忧解、赛乐特等,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以及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等[3]。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探讨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10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版强迫性神经症[4]相关诊断标准。男45例,女55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2.56±4.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10个月,平均病程(1.51±0.13)年。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各50例,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89±4.0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9个月,平均病程(1.49±0.20)年。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3.33±4.47)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年10个月,平均病程(1.53±0.16)年。2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病因、文化程度、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自愿参加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症状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者;年龄在18岁以上成年人;肝肾功能健全、心脑器官功能正常者;智力正常、配合临床调查者。排除标准:孕、产妇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有基础疾病者;语言交流、表达能力障碍者;对相关药物过敏或者过敏体质者;精神分裂症等继发性强迫症者;病情加重出现神经系统障碍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 ① 密切观察患者一举一动,防止出现自杀或轻生现象; ② 仔细观察患者身体及行为变化,及时给予正确指导; ③ 保证病患情绪不要过度激动,保持病房卫生与整洁。
1.3.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行为认知干预,具体方法: ① 日记记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醒病患对自身症状查找与分析,可以通过作业、检查、监督等方式加强患者对自身强迫行为及观念记录,每天对患者记录结果进行主观评分,对比前后变化,进一步掌握治疗和干预技巧。② 认知行为教育:就认知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多与患者交流强迫症临床表征和认知行为,增加其自身对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解,最好能让其主动配合治疗。③ 病患交流:可以让患者之间就对方行为进行相互指正,同时进行认知行为进行探讨,互相督促强迫症思想与行为的转变,在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自身认知行为存在问题的理解。④ 心理互动与实践:了解患者强迫症具体内容,帮助其接触害怕事物,并让其主动表达当时的大脑思想及体会,对于具有非理想性观念或者行为者及时进行矫正,可以通过心理互动方式或者实践将正确的认知方式灌输给患者,替换其不正确思想观念及行为。⑤ 心理干预:专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可以适时提出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也可以通过病患间互相鼓励或者家属安慰等方式,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其中心理状态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5], 0~20分正常,21~40轻度抑郁、焦虑症,41~50分中度抑郁及焦虑症,50分以上属于重度抑郁和焦虑,分数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不好。生活质量利用MOS健康调查表进行评定[6],主要包括社会功能、情感精神、生理功能、经济生活、躯体功能五个方面,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强迫症得分根据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测量结果进行评定[7],其中包括强迫思维(20分)、强迫行为(20分)、强迫总分(40分)3个因子。0~10分为1级,11~20分为2级,21~30分为3级,31~40分为4级。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比较±s)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都较干预前有所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升更加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2组患者干预前后强迫症得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见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8.0%(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强迫症得分对比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强迫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临床上被称为强迫性神经症,精神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治疗难、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8]。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强迫思维以及强迫行为反复出现于大脑中,而且患者本身也具有反强迫观念,但是无法控制自身不合理思维与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甚至出现轻生自杀行为。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太清楚,但是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基因、人格养成、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及神经系统生化因素等有关[9]。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临床主要利用传统药物控制,主要药物有5-羟色胺以及帕罗西汀、百忧解等神经系统抑制剂,或者佳乐安定等镇静类药物,但是临床药物治疗仅仅是利用药物控制患者神经系统过度兴奋,需要长期利用药物来维持大脑思维不出现出格行为与观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0-11]。心理治疗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是心理干预疗法,认知行为干预属于认知功能锻炼疗法,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训练,来达到改善其思想行为的目的,进而控制强迫症状的产生。
学者[12]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在首次发作时会出现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经过临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3], 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与患者具体临床表征、预后效果、强迫症等级以及社会、情感等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出现强迫症者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两者可以作为强迫症病情的衡量指标之一。认知行为干预主要以认知理论作为基础,包括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利用学习能力来达到对患者不适当行为和思想进行改正的目的。认知理论利用人的认知功能来改变其不合理情感以及行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行为与思想不合理之处,然后通过认知行为矫正来达到改变患者本身对世界的客观认知反应。很多医学工作者[14]认为,在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最终结果发现,利用认知行为干预强迫症患者能够从根本上将患者不合理思维与行为进行矫正,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强迫症状。
强迫症患者较多,单单依赖医护人员不能有效予以认知行为干预,目前国际研究组建立计算机矫正训练系统,通过记忆、计划训练以及认知灵活性三大方面对患者进行训练,主要训练方法有飞行、鼠标训练,数字序列以及排序、视觉、数字记忆法,视觉推理以及购买计划等多个方面,能够对患者认知功能全面训练[15]。此系统试用于强迫症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得到广大强迫症患者青睐,建议临床发展利用。
参考文献
[1]Tsaltas Eleftheria, Kontis Dimitris, Chrysikakou Sofia, etal, Reinforced spatial alternation as an animal mode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investigation of 5-HT2C and 5-HT1D receptor involvement in OCD pathophysiology[J].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05, 57(10): 1176-1185.
[2]杨琳蔚, 郭冬梅, 张红, 等. 大学生强迫症高危人群的中医心理干预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11): 155-158.
[3]江鸿波, 李莉欣. 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 37-40.
[4]苏中华. 强迫性神经症[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5]张明园. 精神病科量表评定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4-38.
[6]方积乾. 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5-6.
[7]漆书青, 戴海崎.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0-58.
[8]Catapano Francesco, Perris Francesco, Masella Mariangela, et al.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3-year p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OCD follow-up study[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6, 40(6): 502-510.
[9]曹党芹. 认知行为治疗与抗抑郁剂联合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观察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4): 120-121.
[10]樊莺歌. 强迫症的病因及治疗现状[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 30(4): 324-326.
[11]李美娟, 杨淑芬, 付萍萍. 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干预, 2012, 11(7): 23-24.
[12]严中慧, 陆新芬.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指标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 34(12): 196-198.
[13]Perreault Melissa L, Seeman Philip, Szechtman Henry. Kappa-opioid receptor stimulation quickens pathogenesis of compulsive checking in the quinpirole sensitization mode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07, 121(5): 976-991.
[14]刘春英, 张晓菲, 任丽娜, 等.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和治疗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3): 127-129.
[15]王玲芝, 郭耀光, 沈峰. 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初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4): 749-751.
Effect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therapy in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FU Zejuan, XIE Hailing
(HainanProvincialAnningHospital,Haikou,Hainan, 570206)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therapy in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MOS health questionnaire, SAS and S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Yale Brown scale (Y-BOC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core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Th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s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in both groups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KEYWORDS: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8-017-04
DOI:10.7619/jcmp.201608006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