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技术在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25 00:37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4期
关键词:牙列义齿种植体

李 宁

孟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焦作 454750

种植牙技术在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李 宁

孟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焦作 454750

目的研究分析种植牙技术在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义齿修复,观察组实施种植牙技术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稳固率、成功率、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稳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种植牙技术;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

牙列游离端缺失是临床牙科常见疾病,其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变得较为复杂、脆弱,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1]。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义齿修复术,但手术有效期限短、推广范围有限[2]。随着医疗水平发展和大众对牙齿修复要求的提高,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广泛推广[3]。本研究分析种植牙技术在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72例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36颗牙列游离端缺失,男20例,女16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4.52±3.15)岁;观察组患者36颗牙列游离端缺失,男21例,女15例,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65.26±3.64岁)。入选标准:①身体质量良好,无重大疾病。②部分牙槽骨丰满,咬合状况较良好。③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颌骨疾病、牙齿畸形或错合者。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③精神、意识障碍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义齿修复,进行常规取模并设计制作,装入义齿,并按时复查。观察组实施种植牙技术修复,其操作步骤为:①术前准备:采用游离标准尺测量病患口腔牙槽骨厚度,通常其厚度大于5mm,进行X线全景片检查,全面了解牙槽骨高度与神经管间关系。测量制作完成模型,保证其精确性,并根据结果选取种植体,确定手术方式、方向及钻孔方向,进而制定手术方案。逐步应用蒸馏水、3M多酶清洗液、蒸馏水清洗手术种植器械,并烘干、消毒备用。②术中操作:患者牙龈部位做切口,避免伤及神经及种植体植入孔,对钻孔区唇颊实施剥离,依据手术方法,实施钻孔操作。冷却钻孔,并保持间接性深入,有效控制钻孔方向、转速、深度。钻孔完成后,安置种植体,确保牙槽骨表面与种植体上端保持一致,最后,严密缝合创口,确保不暴露种植体。③术后处理:实施常规抗炎治疗,按时清理手术部位。术后3-4个月采用暂时性义齿,术后4个月,2期手术,安装愈合基台,择期修复牙冠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稳固率、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稳固率根据X线检查(基牙牙根、种植牙牙周组织、牙槽嵴吸收等)与临床检查(附着体义齿外观、牙槽嵴粘膜、种植牙牙周、基牙牙周、咬合关系等)分为稳固、不稳固两个级别;手术成功:种植牙动度小于1mm;X线检查种植牙周围未发现放射线透射,垂直向骨吸收小于0.2mm/年;无疼痛、感染、神经及神经管损伤。满意度:患者依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术后舒适性、稳固性、成功率、美观程度分为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并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稳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稳固34例(94.44%),不稳固2例(5.56%);对照组患者稳固29例(80.56%),不稳固7例(19.44%)。观察组患者稳固率显著超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35例(97.22%),不满意1例(2.77%);对照组患者满意31例(86.11%),不满意5例(13.89%)。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牙列游离端缺失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4],传统义齿修复成功率较低,应用时间较短,难以普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种植牙技术在老年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采用种植牙技术应用于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稳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种植牙技术可明显提高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稳固率;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种植牙技术较传统义牙修复成功率较高;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种植牙技术治疗后相对稳定,并且种植牙美观、舒适,能大大提高满意度。种植牙技术虽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有研究表明[5],种植牙技术手术精确度要求较高,手术前需做严密、充分的准备工作,且需有效固定上部结构间与种植体,后期重视维护。此外为确保顺利进行种植牙技术,需注意身体素质较差、口腔环境较差、骨量较少、骨质疏松影响种植体稳定性者,均不合适本手术。因此,手术过程中,须确保操作精确,严格把控植入角度、位置及深度,术前准备手术导板,把控方向,种植成功后,进行生理性冠桥修复,定期复查,确保种植牙齿长期有效。合理设计修复体冠边缘,保证后期种植基台的清洗,及后牙咬颌面与修复体接触均匀。制作骨孔时,有效控制其深度,冷却,并确保牙槽骨表面与种植体上端保持一致。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正确安装暂时性义齿,定期清理手术部位,避免发生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临床效果较好,其成功率超越常规义齿修复,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昌峰.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04-105.

[2] 王璐.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4(11):30-31.

[3] 唐巍,李家峰,孙晋虎.老年人牙列游离端缺失种植牙修复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28(04):252-254.

[4] 蔡洁明,褚烛天,舒传继,等.种植牙技术对老年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3):2509-2511,2561.

[5] 吴显才.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4,29(22):37-38.

李宁,男,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牙列义齿种植体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